第139章 三八年春的某个日常(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最新章节。

师里接到独立团的第一份报告,很是高兴。

详细的火乍药配比及土法制造工艺!

包括黑药的造粒工艺!

原本就在筹备试运行的兵工厂,如获至宝,立刻开始组织验证。

与生产工艺同时送来的,还有八辆载重自行车,虽说在山区这东西用处有限,但…这毕竟是独立团的战利品啊!

独立团的基础很薄弱,师里原本也没抱很大希望,这时有些成绩,就是惊喜了!

还没几天,独立团又以密件形式,送来一份重要资料。

师长忙于布置对付进山乱窜的鬼子,政委看了文件,硬是把师长拉回来商量。

一天后,师里专门派人,将文件送往总部,并附件建议上级重视此事……一级一级呈报上去,最终由边保接手。

欧洲方面距离太远,一时也没那么快有回音,但边保领导听从上级指示,将南太行根据地边缘的某部某人,列入观察名单,必要时会启动保护计划。

赵保胜把事情交掉,过了几天轻松日子,等伤口结痂,就要返回县城。

禁闭室已经撤岗,但赵保胜还住在这里。

胡义打着帮老赵收拾东西的借口,带着九班来玩……确实算是玩儿:本就没多少东西啊,老赵一个人搬过来的嘛。

“老赵啊,你还别说,这禁闭室还真清静啊!”胡义坐在床板上抱后脑勺靠墙,“我觉得我好像应该多住住这儿!感觉这和我家似的,好熟悉的感觉啊。”

赵保胜嘴角抽搐。

“要我说,这儿可不好,没窗户纸,还是个破板床。”罗富贵撇嘴,土炕睡得多踏实啊!

马良和刘坚强帮赵保胜打包,直接往罗富贵背上一压:“干活儿去!天天吃饱了就偷懒!”

小红缨鬼祟地问赵保胜:“不是说把东西带回来的吗?我都没空问你,咋空手回的?”

赵保胜抬下巴指指刚出门的罗富贵:“富贵儿说,直接带回来,怕是要被团里直接拿走,藏在庄外山上了。咱班里有三八式,只要有人来,就给发一支,省得别人惦记。”

胡义点头,九班几个人,都有挖坑藏东西的嗜好,这下算上罗富贵,都有三个了,以后不愁了。

赵保胜拿出一个布制的…类似背包带的可以背的,挺复杂的东西,偷摸给小红缨。

小红缨高兴地找地方去穿上……

胡义好奇,但他就那死样子,好奇也不主动问。

过了一会儿,小丫头鼓鼓囊囊地进来。

赵保胜皱眉,摇头。

胡义倒是眼睛一亮!

好东西!

哪儿来的?给苏青整一套!

马良和刘坚强眼都直了!

小红缨摆弄两下,也皱眉:“老赵,不舒服!”

赵保胜拔出小红缨腋下的大眼撸子,掂量掂量,说:“是枪太重了!”

腋下快拔枪套!(有没有眼花的?心眼儿不干净,想的也不干净)

老赵用背包带试制的,很粗糙,但基本样子出来了。

还需要改进,最好找小牛皮…但那样,又需要做皮具的一套东西…就很麻烦。

回头进县城找找,看有没有做皮具的,跟人家订制一些散件,回来自己缝。

九班存在罗富贵那儿的‘小金库’,最终也没上交,赵保胜给换成大洋,那些零碎旧钞和军票,他可以带去县城用掉。

小红缨那里也有个应急金库,还有应急保底的弹药库。

老赵自己也藏了不少,反正九班就跟松鼠窝似的,到处藏东西。

照相机赵保胜实在没空折腾,让胡义也‘借’给苏青了,包括已经拍过的底片,让她去师里想办法找人冲洗。

其余像怀表指南针望远镜,都放在九班使用…当然,小红缨全霸占了,谁要用都得她点头。

团里新兵训练接近结束,按理也有九班的份,不说补足九排,至少九班的编制还缺员呢!

胡义和赵保胜商议,如果有机会,补些什么样的兵。

赵保胜不太懂,但有印象,九班下一个成员肯定有吴石头一个,所以他提醒胡义,九班的心眼儿够多的了,要老实听话的最好。

从县城出来快五天了,赵保胜要回去了,好多事情要收尾,要观察,张翻译官那儿还没摸清楚到底咋回事儿。

离开很低调,就和回来一样,没几个人发现九班这个大块头半老头在。

清晨薄曦中,赵保胜摆摆手,和九班几个告别,头也不回地走了。

九班,也要回到他们的日常中,转身向山上跑去。

大北庄的早晨,是热闹的,八路军晨练,每天冲山头,吸引了一大堆村里娃娃,把家里的羊丢在一边,给这群朝气蓬勃的人加油。

有一群人,老也赶不上,次次都拖到后面。

班长喊加油,连拖带拽,兵们还互相挤兑抱怨,可短时间内确实有些跟不上。

几个八路军站在山头,朝这群人指指点点,众人立刻又爆发往上冲。

这些都是训练了两个多月的新兵。

山头上大概是带部队已经冲上山头的干部,新兵连代理连长郝平也在,他们正在看新兵苗子。

新兵来自各个地方村落。

上次鬼子扫荡和‘搜索’,给太行山区好多村子带来了灭顶之灾,却也激发了老百姓参加八路军的热潮。

有听了宣传鼓动为了打鬼子参加八路军的,有家破人亡为复仇从山外跑来参军的,也有为了有口吃的活命参军的,当然,还有被家人送来的。

这些懵懂的年轻人,或有理想,或有仇恨,或者什么都不懂,经过了初步训练,在村里娃娃眼里,已经有模有样。

但在八路军干部眼里,却不可避免地被分了等级,毕竟谁都想要优秀的新兵,谁都希望自己的部队战斗力能提升到更高。

眼前这些新兵,才进炉子几天?还没炼成好钢。

这些八路军一线指挥员,各有自己的独特眼光,能在胚料中发现未来能打造成刀刃的好材料。

郝平不做声,作为新兵连新训主官,他早就挑好了人,正捂得紧紧的,生怕被旁边人看出来。

算计着二连应该马上就要回来了,郝平想着是不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找团长政委说说,先挖两棵好苗到自己地里。

一个小小队伍,出发得晚,偏偏轻飘飘就越过了新兵连。

气都喘不匀的新兵自然都不说话,但明眼的都晓得,这是九班,独立团最独特的单位,强到离谱,幺蛾子也多,一直不满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