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祭旗、履带与捷克的风(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帝国再临:我的1915》最新章节。

卡尔一世那带着屈辱和恐慌的承诺,如同注入濒死者体内的强心针,虽不能根治沉疴,却暂时吊住了奥匈帝国这具庞大而腐朽躯体的最后一口气。

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伴随着德皇对奥匈皇帝“已亲自解决侧翼危机”的保证,通过加密电波,穿越硝烟弥漫的天空,抵达了东线马肯森将军那如同风暴中心的指挥部。

命令下达后的几个小时,是整个东线战役最漫长、最煎熬的时刻。

马肯森站在前沿观察所,望远镜的视野里,那片被奥匈军撕开的、如同地狱之口的巨大缺口,正涌入越来越多的俄军灰色浪潮。

炮弹在缺口附近炸开一团团死亡之花,他派出的预备队——第119掷弹兵团,如同扑火的飞蛾,在缺口两翼刚刚展开,就遭到了数倍于己的俄军猛烈冲击,伤亡惨重。

正面,德军的进攻虽然依旧凶猛,但俄军的抵抗如同被注入了狂热的信仰,变得异常顽强,每推进一米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时间,正一分一秒地滑向深渊。

“将军!奥匈第4集团军司令部急电!” 通信参谋几乎是冲进来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嘶哑。

“奥匈皇帝……卡尔一世陛下……直接越级下达命令!命令第16军所有溃散部队立刻返回原阵地!违令者就地枪决!督战队已由集团军司令部直接派出!同时……奥匈第3步兵师和第7骑兵旅正全速向缺口增援!预计……预计两小时内可抵达部分前沿!”

马肯森猛地抢过电报,手指因为用力而颤抖。

他飞快地扫过上面的字句,那代表着奥匈最高意志的命令,虽然迟到了,但终究还是来了!他立刻扑到电话机旁,嘶声吼道:

“接前沿所有炮兵阵地!给我集中火力!覆盖缺口!覆盖正在涌入的俄军!不要管弹药储备!给我打光!打光为止!掩护我们的预备队和……奥匈的增援!”

命令如同燎原之火!沉寂片刻的德军炮兵阵地再次发出震天的怒吼!这一次,火力不再分散,而是如同烧红的铁拳,狠狠地、不顾一切地砸向那个致命的缺口!

炮弹如同密集的冰雹,将涌入缺口的俄军先头部队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爆炸的火光和浓烟瞬间将缺口区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屠宰场!

德军第119团的压力骤然减轻,士兵们依托着临时构筑的简易工事,爆发出惊人的韧性,死死钉在两翼!

与此同时,在缺口后方,奥匈军的阵地上,出现了极其诡异而残酷的一幕。

溃散的奥匈士兵如同受惊的羊群,被骑着高头大马、手持皮鞭和手枪的督战队驱赶着、咒骂着,连踢带打地赶回他们刚刚丢弃的战壕。稍有迟疑或反抗,督战队的枪口便毫不留情地喷出火舌!绝望的哭喊、军官歇斯底里的命令和零星的枪声混杂在一起。

这种用枪口逼出来的“勇气”虽然脆弱,但确实暂时堵住了缺口涌入的洪流,为奥匈姗姗来迟的正规增援部队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窗口!

当奥匈第3步兵师的部分先头部队终于跌跌撞撞地赶到缺口附近,与德军预备队汇合,勉强建立起一道摇摇欲坠的防线时,马肯森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一半。

致命的侧翼威胁被暂时遏制住了!虽然代价是惨重的,而奥匈军督战队枪决溃兵的枪声似乎从未停止,但德军突击集群被合围的致命风险,终于解除了!

压力骤减!马肯森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面战场!“进攻!进攻!进攻!” 的命令再次响彻德军各攻击部队!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德军精锐,在炮兵近乎奢侈的炮火支援下,再次爆发出恐怖的战斗力!

如同挣脱了枷锁的猛虎,向着摇摇欲坠的俄军主阵地发起了更加凶猛的冲击!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在泥泞的堑壕里反复上演,德军的MG08机枪和少量提前投入试验的MP18冲锋枪喷射出致命的火舌,成片收割着士气开始动摇的俄军士兵。

胜利的天平,再次开始向德军倾斜!而这一切的转机,都源于柏林皇宫里那场冷酷无情的电话勒索和皇帝陛下洞穿迷雾的决断!

几天后,一份来自前线的特殊“包裹”,在严密护卫下送到了柏林皇宫林晓(威廉)的案头。包裹不大,外面裹着浸透泥浆和暗褐色污渍的帆布。

侍从长古斯塔夫亲自打开,里面是一个简陋的木盒,掀开盒盖,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和硝烟味扑面而来。

盒子里,静静躺着一顶被子弹打穿、沾染着大片黑褐色血污的奥匈帝国将军大檐帽。帽徽上的哈布斯堡双头鹰沾满了污泥,显得格外刺眼。

帽子下面,压着一张折叠起来的、同样沾着污迹的文件。

汉斯上前,小心地拿起文件展开,低声念道:

“……奉皇帝陛下谕令及前线最高军事法庭紧急裁决:原奥匈帝国第16军军长,冯·霍蒂少将,犯有临阵脱逃、违抗军令、疑似通敌(证据编号:维也纳密报副本、圣彼得堡汇款记录影印件)等叛国重罪……已于战场就地枪决,以正军法!……其首级……按惯例已悬于溃兵聚集处示众……特呈其帽徽,以儆效尤!——东线德军宪兵司令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晓(威廉)面无表情地看着那顶沾血的将军帽。

冯·霍蒂,这个被抛出来的、分量十足的替罪羊,他的死,完美地履行了多重使命:

平息了德军前线将士对奥匈“猪队友”的冲天怒火;给了卡尔一世一个向国内(尤其是愤怒的匈牙利贵族)交代的台阶;

更向所有心怀鬼胎者展示了背叛帝国意志的恐怖下场——无论是敌人,还是“盟友”!

“处理掉。” 林晓(威廉)挥了挥手,声音平淡无波。

一顶染血的将军帽,成了这场危机最血腥也最有效的句号,也成了他重塑东线秩序、敲打奥匈帝国的祭旗之物。

就在东线的硝烟暂时被胜利和血腥压下的同时,在克虏伯位于埃森的庞大兵工厂深处,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关乎帝国命运的“战役”,正在白热化地进行。

巨大的、如同钢铁教堂般的总装车间里,灯火彻夜通明。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机油、熔融金属和焊接电弧的臭氧味。

巨大的行车吊着沉重的钢板和铸件来回穿梭,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铆钉枪密集的“哒哒”声如同狂暴的骤雨。

数百名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眼睛布满血丝,在巨大的图纸、冰冷的钢铁部件和咆哮的机器之间穿梭、争论、测量、组装。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两个字:疯狂!

皇帝陛下那“一个月!否则去西线当炮台!”的死亡威胁,如同无形的鞭子,日夜抽打着弗里茨·克虏伯和每一位参与“战车”项目的工程师。

被逼到绝境的日耳曼工程师们,爆发出了近乎自毁式的偏执与创造力。

“履带!加宽!再加宽!接地长度增加百分之三十!诱导轮重新设计!强度!我要的是能碾碎俄国冻土的强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