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复位(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最新章节。
周一清晨,京州笼罩在一层薄薄的秋雾之中。裴书文(祁同伟)站在衣帽间的镜子前,仔细地系着警服衬衫的纽扣。藏青色的制服笔挺,肩章上橄榄枝环绕的四角星花冰冷而沉重。这身衣服,曾经是原主祁同伟权力和野心的象征,如今穿在他身上,却更像是一副千斤重担,一种无声的警醒。
镜子里的人,脸色比病休前略显清瘦,但眼神却不再是记忆碎片里那种急于证明什么的焦躁和阴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平静,以及平静之下不易察觉的审慎与锐利。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将正式重返那个波谲云诡的舞台,每一刻都需要扮演好这个崭新的、也必须更成功的“祁同伟”。
梁璐起得意外地早,甚至让吴妈准备了早餐。两人坐在餐桌旁,依旧没有太多交流,但那种剑拔弩张的冰冷气氛似乎淡去了不少。梁璐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路上注意安全。” 语气算不上关切,但至少不再是讽刺和冷漠。
裴书文点点头:“知道了。” 这种日常的、近乎平淡的互动,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稳定后方。
厅里的专车准时停在别墅门口。裴书文坐进后座,对司机老张点了点头。车子平稳地驶出小区,汇入清晨的车流。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并非休息,而是在脑海中最后一次梳理今天可能面对的情况,以及他需要展现出的“新作风”。
公安厅大楼威严依旧。当裴书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大厅时,原本有些嘈杂的一楼瞬间安静了不少。来往的干警们纷纷停下脚步,立正敬礼,眼神中带着敬畏,也掺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厅长病休两周后突然回归,而且看上去气色……似乎比病前更显沉稳,这本身就足以引发各种猜测。
“厅长好!”
“厅长,您身体康复了?”
裴书文面带温和而不失威严的微笑,一一颔首回应:“好了,好了,让大家担心了。” 语气平和,没有了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急于彰显存在感的压迫感。
他首先去了常务副厅长王海的办公室。王海显然早已得到消息,正等在门口,见到他立刻迎了上来,态度一如既往的恭敬中带着谨慎:“厅长,您回来了!身体完全康复了吧?厅里这段时间一切都好,就等您回来主持大局了。”
裴书文笑着拍了拍王海的肩膀,这个亲昵的动作让对方微微一愣。“老王,辛苦你了!这段时间多亏你坐镇,我才敢安心养病。走,咱们会议室聊,你把近期主要工作情况,简单跟我通个气。”
他没有选择在自己的办公室单独听汇报,而是直接去会议室,并且让王海“通气”而非“汇报”,姿态放得很低,显得既信任副手,又注重程序公开。
九点整,公安厅党委会议室。所有在家的党委委员悉数到场。当裴书文走进会议室时,众人起身。他走到主位,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目光扫过全场,脸上带着诚恳的表情:“大家都坐吧。首先,我要向党委同志们道个歉,也道个谢。前段时间身体不适,临时病休,给厅里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辛苦各位了。特别是王海同志,担子不轻。”
开场白谦逊而务实,让在座的党委委员们多少有些意外。以前的祁厅长,可很少这样说话。
落座后,裴书文没有长篇大论,直接进入主题:“我病休这两周,虽然人在家里,但心一直系着厅里的工作。也简单看了看近期的简报。总体平稳,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这个会,我不听长篇汇报,主要就两件事。”
他伸出两根手指,语气清晰而沉稳:“第一,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就是确保沙瑞金书记到任前后,全省社会大局的绝对稳定。治安、消防、交通、舆情,各条线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出任何纰漏。这件事,由王海同志总牵头,各分管领导各负其责,明天上午我要看到各部门的细化保障方案。”
他将维稳重任明确交给王海,既是放权,也是考验,更符合他病休初愈不宜过度操劳的人设。
“第二,”他顿了顿,目光变得严肃,“借这个机会,我也强调一下队伍建设。我们是执法机关,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越是关键时期,越要严守纪律规矩,做到依法履职、清正廉洁。近期,个别兄弟单位出了一些问题,教训深刻。我们要引以为戒,党委成员更要带头表率。”
他没有点名道姓,但“兄弟单位出事”的暗示,足以让在场所有人心领神会,联想到近期政法系统的一些风声。这番话,既是对全厅的要求,也隐隐表明了他这个厅长对某些问题的警觉态度,与他病休前那种与赵家走得近的形象形成了微妙反差。
整个会议简短高效,不到四十分钟就结束了。裴书文的发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没有空话套话,更没有任何急于揽权或针对个人的迹象,展现出的是一种抓大局、重规矩、稳字当头的新风格。
散会后,党委委员们低声交流着离去,不少人脸上都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这位祁厅长,好像真的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回到厅长办公室,裴书文并没有立刻处理积压的文件。他先让办公室主任把近期的重要文件、简报整理送过来,然后独自坐在办公桌后,环顾这间宽敞、气派却也曾充满原主焦虑和野心的房间。他需要时间,一点点地将这里的气息,扭转成属于他裴书文的节奏。
下午,他主动给高育良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
“老师,没打扰您工作吧?”电话接通,他语气恭敬。
“同伟啊,回厅里了?”高育良的声音带着笑意,似乎心情不错,“怎么样,身体能扛得住吗?”
“谢谢老师关心,没问题了。”裴书文答道,“上午开了个党委会,把近期工作梳理了一下,主要还是强调稳定。一切都按部就班。”
“嗯,稳定是第一位的。”高育良表示赞同,“你刚回去,节奏不要太快,先把局面稳下来。有什么情况,及时沟通。”
“我明白,老师。”裴书文顺势说道,“另外……有件事想跟老师您汇报一下。我打算近期对厅里的工作作风,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执法环节,搞一次不打招呼的暗访调研。您看……”
高育良在电话那头沉吟了片刻。这种暗访,容易得罪人,但也最能发现问题,体现主官的责任心和魄力。以前的祁同伟,更喜欢搞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动作”,对这种细致活兴趣不大。
“可以。”高育良最终肯定道,“注意方式方法,目的是促进工作,不是为了整人。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也要注意保护干警的积极性。”
“老师放心,我有分寸。”裴书文恭敬地回答。这个提议,既是对高育良之前“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导的回应,也是向老师展示自己工作思路转变的一个具体举措。
放下电话,裴书文知道,自己在高育良心中的“转变”印象,又加深了一层。
处理了几份紧要文件后,他特意让办公室主任通知下去,他要去几个基层支队和窗口单位看看,不用提前准备,就当是熟悉情况。
当裴书文的车突然出现在某个交通支队违章处理大厅时,里面的干警和办事群众都愣住了。支队长闻讯匆匆赶来,额头冒汗。
裴书文摆摆手,制止了对方的汇报,而是随意地走到几个办事窗口前,观察民警的工作状态,偶尔还和排队等候的群众简单聊几句,询问办理业务是否方便,对服务有什么意见。
他的态度平和,没有训斥,也没有摆架子,但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和突然袭击的方式,让所有干警都绷紧了神经,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无形中提升了一大截。
一天的公务结束,裴书文回到别墅时,天色已晚。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却感到一种充实。重返岗位的第一天,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初始印象:沉稳、务实、注重规则、关心基层。
梁璐破天荒地问他了一句:“第一天回去,感觉怎么样?”
裴书文脱下外套,松了松领带,语气带着一丝真实的疲惫,但眼神平静:“还好,积压的事情不少,慢慢来吧。”
梁璐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但眼神似乎柔和了一瞬。
裴书文知道,这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但他也清楚,这只是开始。赵瑞龙的疑虑,沙瑞金即将到来的压力,侯亮平那边的调查,都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他必须利用这初步建立的“新形象”,更快地巩固阵地,为应对接下来的狂风暴雨做好准备。
他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橘色的光芒照亮了书桌上那本《天局》的封面。胜天半子?不,他现在要做的,是先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为自己争得一个稳稳的“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