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百官“摸底”:谁是“自己人”?(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最新章节。
晨光透过偏殿的雕花窗棂,洒在青砖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距离登基大典只剩一日,林风却没心思再练礼仪——经过昨日龙袍改尺寸、周尚书请宗室“监督”的闹剧,他突然意识到,光靠“摆烂”混日子根本行不通,必须搞清楚朝堂上哪些大臣能靠得住,哪些是“老古板”,哪些跟赵衡、皇后是一伙的。于是,他让小李子传旨,召户部、兵部、吏部三位核心部门的尚书来偏殿议事,美其名曰“商办登基后事宜”,实则是想悄悄“摸底”,看看谁是“自己人”。 偏殿里的气氛有些微妙。三位尚书穿着整齐的官服,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茶杯,却没心思喝——谁都知道这位新太子“性情大变”,一会儿会做“仙丹”(口香糖),一会儿要改龙袍祖制,谁也摸不准他今天要议什么事,生怕说错话触了霉头。 林风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三个“老油条”,心里也在打鼓。他没跟古代大臣打过交道,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能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清了清嗓子:“今日召三位大人来,是想问问,各部门近期的‘KPI’都完成得咋样?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有没有眉目?” “KPI?工作计划?”三位尚书面面相觑,眼里满是迷茫。户部尚书王大人皱着眉,小心翼翼地问:“陛下,您说的‘KPI’……是何意?老臣从未听过此等说法。” 林风一拍额头,才想起古代没有“打工人话术”。他赶紧调整语气,让小李子在旁边“翻译”:“就是问各位大人,手头的差事办得怎么样了,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小李子赶紧点头,把话转述给三位尚书,三位大人这才恍然大悟,脸上的迷茫变成了紧张——陛下刚要登基就问“差事”,莫不是要追责? “臣先回禀。”户部尚书王大人率先站起身,躬身行礼,“户部近期主要负责先帝后事的开销,以及登基大典的物资筹备,目前已筹备完毕,只是……只是国库尚有结余白银十万两,恐不足以支撑后续各项开支。” “十万两?”林风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追问,“王大人,你没跟朕开玩笑吧?国库就这么点‘预算’?连登基大典的后续赏赐、官员俸禄都不够吧?” “预算?”王大人又是一愣,幸好小李子及时小声解释“就是库里的钱”,他才赶紧点头:“回陛下,确实只有十万两。先帝在位时,因修宫殿、赏嫔妃,已耗去大半国库,加上去年南方水灾赈灾,实在……实在无多结余。” 林风听完,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心里直骂“原主爹也太能造了”。他原本以为国库再穷,好歹有个几十万两,没想到只有十万两——这别说应对雪域国可能的战事,连维持日常朝政都难。 “不是吧,这也太穷了。”林风忍不住吐槽,语气里满是无奈,“那你们就没想想办法?比如……比如搞点‘增收项目’,多赚点钱?” 这话一出,三位尚书脸色骤变。兵部尚书李大人赶紧站起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其他两位尚书也跟着跪下,齐声说:“陛下息怒!万万不可加税啊!百姓刚经历水灾,若是再加税,恐引发民怨,动摇国本啊!” 林风懵了。他不过是想问问有没有增收的办法,怎么就扯到“加税”了? “你们起来,朕没说要加税啊!”林风赶紧摆手,“朕是说,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比如……比如让商户多交点开办费,或者搞点新的买卖,别总盯着百姓的税银。” 三位尚书这才慢慢站起身,脸上还是带着几分警惕。吏部尚书张大人犹豫着说:“陛下说的‘新买卖’,老臣不太明白。商户的开办费已有定例,若是随意增加,恐会引起商户不满,反而不利于商事流通。” 林风看着三位大臣一脸“听不懂”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些老臣常年遵循旧制,根本没有“搞钱”的新思路,想从他们这里找到办法,怕是指望不上了。 “那兵部呢?”林风转移话题,看向兵部尚书李大人,“边境的‘防御KPI’怎么样?雪域国最近有什么动静?使者还在驿馆闹吗?” 李大人愣了一下,赶紧回禀:“回陛下,边境暂无战事,守军按例巡逻。雪域国使者昨日又去驿馆催问战书答复,臣已让驿馆官员好生安抚,暂无异动。只是……只是雪域国在边境增派了兵力,恐有不臣之心。” “增兵了?”林风心里一紧,“那你们有‘应急预案’吗?要是雪域国真的打过来,咱们有足够的粮草和兵力应对吗?” “应急预案?”李大人又是一脸迷茫,小李子赶紧翻译“就是应对突发情况的办法”,他才赶紧说:“臣已让边境守军加强戒备,粮草也已调拨一部分,只是……只是粮草储备不足,若战事持续超过一个月,恐难支撑。” 林风听完,心里更沉了。国库没钱,粮草不足,边境又有威胁,这简直是“地狱开局”。他看向吏部尚书张大人,想问问官员考核的事,看看能不能提拔几个有能力的人,结果张大人一开口就是“按祖制考核,注重德行与资历”,根本没提“能力”二字。 整个议事过程,林风感觉自己像是在跟“机器人”对话——问东答西,听不懂现代词汇,满脑子都是“祖制”“定例”,想找个能跟他聊“搞钱”“创新”的人,比登天还难。 “行了,朕知道了。”林风摆摆手,语气里满是疲惫,“你们先下去吧,登基大典后,再议具体事宜。” 三位尚书如蒙大赦,赶紧躬身行礼,退出了偏殿。看着他们的背影,林风忍不住揉了揉眉心,心里第一次生出“当皇帝真难”的念头。 “陛下,您别生气,”小李子递过来一杯热茶,小声说,“这些大臣都是老古板,不懂您的想法也正常。要是您想搞钱,不如……不如问问特区的商户?之前您让他们搞连锁包子铺,听说赚了不少呢。” 林风眼睛一亮。对啊!他怎么忘了经济特区的商户?那些人脑子活,又受了他的恩惠,说不定真能想出搞钱的办法。而且,之前他想的“连锁品牌”“炎币”,也能从商户这里先试试水。 “小李子,你说得对!”林风一下子来了精神,“等登基大典结束,你就帮朕联系特区的几个商户,朕要跟他们聊聊‘增收项目’!” 小李子赶紧点头:“哎,好!老奴这就去安排!” 就在这时,偏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跑进来,脸色发白:“陛下!不好了!雪域国使者在宫门外大闹,说……说若是陛下登基后再不答复战书,他们就……就带兵攻打边境,还要……还要烧了驿馆!” 林风刚升起的一点希望,瞬间被浇灭。 登基大典在即,雪域国使者又来闹事,国库没钱,大臣靠不住,他这个“新帝”,还没登基就要面对这么多麻烦。 林风看着窗外越来越亮的天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不管了,先登基,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搞钱!不然别说应对雪域国,连自己的皇位都坐不稳。 只是,这钱,到底该怎么搞?特区的商户,真的能帮上忙吗? 林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却感觉心里比茶水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