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技火种(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宋当军阀》最新章节。

县尉赵莽的兵马虽暂时退去,却如同悬在黑石镇头顶的利刃,那“一月之期”的紧箍咒,让刚刚燃起一丝生机的边陲小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亢奋并存的诡异状态。恐惧与希望交织,化作了近乎疯狂的劳作动力。整个镇子如同一架被强行催谷到极致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超负荷运转。

林枫站在重新点燃的炼铁炉前,灼热的气浪扭曲了空气,映照着他冰冷而专注的侧脸。常规的土法炼铁,效率低下,质量不稳,根本无法满足一月内产出“加倍捐税”及“额外铁料”的需求,更别提武装自身。必须革新!

“刘莽!”林枫声音穿透风箱的呼啸与铁锤的轰鸣。

“在!”刘莽快步上前,脸上沾满煤灰,独眼却精光四射。

“现有的炉子,全部停掉。”林枫命令道,“集中所有人手,按我新画的图样,在此处,重建新炉!”

他展开一张用炭笔绘制在粗麻布上的草图。那并非传统的方形或圆形炉窑,而是一个更加高耸、结构复杂的筒状高炉雏形,配有改进的加料口、热风环管(利用地热鼓风升级)、以及分离渣铁的导流槽。图纸标注详细,虽然材料受限,许多部件只能用土石和陶管替代,但其核心原理已远超这个时代的土法冶炼。

“这…”刘莽看着那前所未见的复杂结构,有些懵,“林师,这炉子…能成吗?时间恐怕…”

“按图施工,不得有误。”林枫语气不容置疑,“所需青石、粘土,让徐文书协调人手即刻去采。陶管不够,就让窑坊连夜烧制!三日之内,我要看到炉体成型!”

“是!”刘莽咬牙领命,立刻呼喝着将工械坊所有人力投入这场豪赌。

林枫转身走向另一边临时搭建的工棚。这里,几名老铁匠正带着学徒,按照林枫口述的“炒钢法”要领,尝试对炼出的生铁进行二次加工。他们将生铁块在炉中加热至半熔,然后用长杆不断搅拌(炒),利用空气氧化掉部分碳和其他杂质,得到质地更均匀、韧性更好的“钢”或熟铁。过程极其考验火候和经验,失败率很高,但一旦成功,得到的材料性能远超生铁。

“碳…关键是控制碳含量…”林枫仔细观察着铁匠们的操作,不时出声指点,“搅拌要快,受热要匀…淬火时机要准…”他无法精确测量温度碳含量,只能凭借超常的感知力,捕捉铁水颜色、火花形态的细微变化,将现代冶金理论的皮毛,用最原始的方式强行灌输下去。

同时,他授意徐还之,组织妇孺将收集来的草木灰集中起来,用水浸泡、过滤、蒸煮,尝试提取原始的碱液,用于后续处理皮革、制作简易肥皂(改善卫生条件减少疾病)乃至…未来可能的化工起点。

农业方面,林枫划出了更多的试验田,不再局限于块茎作物。他让垦殖队尝试种植从猎户手中收集来的几种耐寒耐贫瘠的野生豆科植物(潜意识中的轮作与固氮知识),并开始系统性地堆沤绿肥和人畜粪便,尝试制作原始的“土化肥”,以逐步减少对“邪能肥料”的危险依赖,虽然目前后者仍是保证快速产出的主力。

他还设计了简易的杠杆式深井提水装置和初步的垄作栽培法,并开始勘探地下水资源,计划开凿更深、更洁净的水井。

每一项举措,都远超这个时代边陲小镇的认知范畴,充满了“奇技淫巧”的色彩。镇民们虽不解其深意,但在林枫绝对的权威和生存压力下,无人敢质疑,只是拼命执行。

林枫自己则几乎不眠不休。他穿梭于工械坊、试验田、新建的高炉工地之间,不断下达指令,调整方案,亲自解决技术难题。庞大的心神消耗和对邪能内息的持续运用,使得他脸色愈发苍白,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和对现代知识碎片的“翻译”应用,也在飞速提升。

三日后,那座堪称“奇观”的筒状高炉终于艰难地矗立起来。尽管外观粗糙,接缝处还在冒着丝丝热气,但它庞大的体积和奇特的结构,依旧让所有镇民感到莫名的震撼与不安。

“点火!”林枫亲自检查完最后一道工序,沉声下令。

改良的地热风箱被全力拉动,炽热的空气涌入炉膛。煤块和层层叠放的铁矿石、石灰石(林枫让人寻找的助熔剂)被从顶部加料口投入。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起初,炉内只是传来沉闷的燃烧声。一个时辰,两个时辰…就在有人开始怀疑这古怪炉子是否真的有用时,炉体中部开始泛出骇人的红芒,温度急剧升高!

突然,下方的导流槽口,一股炽热耀眼、如同熔岩般的亮白色铁水,勐地奔涌而出,流入提前准备好的耐火砂模中!而另一侧,较轻的矿渣则从更高处的排渣口流出!

铁水!如此大量!如此顺畅!远比之前土炉断断续续的产出要高效得多!

“成了!成了!”工械坊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老铁匠激动得老泪纵横!

林枫微微松了口气,但立刻下令:“不要停!继续加料!控制风量!注意观察铁水颜色!”

高炉的初步成功,将工械坊的效率提升了数倍!源源不断的铁水被生产出来,经过炒钢法的进一步加工,更多的熟铁和少量初级钢被锻造出来,农具、兵刃、甲片的产量和质量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