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不懂。(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醉梦瑶》最新章节。

发飙的小妮子比过年跑进了菜园子的年猪还难摁住,把沈山河与王建民二人折腾得够伧,最后沈山何不得不祭出了他独特的哄女孩子的法宝——送雕花木盒子。读书时装文具,现在装首饰装化妆品。

只是小妮子说出的要求让人哭笑不得,她要在盒子上刻狗尾巴花,沈山河只当她是要捉弄他,没有多想。

沈山河当天下午就开始张罗着给两位姑奶奶打造小木箱子。已经是二十四号了,他要争取在二十六号前完工,上了漆晾一天,二十七号给她们送过去后就回家。所以连做带雕还有漆只有一天半的工夫,看来晚上需要加班了。

因为也有自己的份,小妮子一直跟在身边,除了选了自己喜欢的木料之外,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便拿个大火盆在木工坊的屋子里烧起一个火堆,现存的木材边角料,刨木花,遇火就燃,一会儿木工坊里便温暖如春。

沈山河忙到很晚,才把两个小木盒子毛胚做好,爬到床上倒头就睡。

年轻人就是好,即便累了个半死只要晚上睡上一觉,第二天清晨醒来照样生龙活虎。雕刻是慢工细活,沈山河先在给陶娜的盒子告左边上描了一朵亭亭玉立怒放的荷花,又画了枝稍矮稍斜立的含苞待放的荷花,一个弯折的莲蓬,下面描几片荷叶,稍中间描了一条小船,小船上有一个古妆采莲女。然后在在上角题上诗。

“荷叶罗裙一线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沈山河知道陶丽娜是望字生义了,觉得这句诗描写的是荷花一枝独秀,芙蓉衬托于四周的场景,体现了荷花力压芙蓉一头的意境,正好喻示自己压了苏瑶一头。只不知道,若是有一天她明白过来荷花古人也叫做“水芙蓉”时心里会怎么想?

接下来是描画小妮子的首饰盒,这个相对简单点,左下角描上几株狗尾巴草,在描上晨光微风。右上角竖着写了这么一段话:

她舞动的,是生活的恬淡;她摇曳的,是儿时的春光。愿时光不老,愿生活不弃。

接下来便是雕琢时刻。

小妮子早早的也来了,照例生起大火,待得窒内温度起来的就坐在沈山河身边,呆呆的望着眼前的人以及木盒上的文字,喃喃自语:

“……愿时光不老,愿生活不弃。”

望着望着,她眼中泛起了泪光。

愿时光不老,愿生活不弃,愿此时此刻天荒地老!

“呦,金屋藏娇,红袖添香夜伴读呀,沈山河你活得可真滋润。没看出来你魅力挺大的呀,在学校有班花相陪,在这里还有美女作伴。”

不知什么时候,陶丽娜钻了进来,酸溜溜的说道。

沈山河抬眼瞄了她一眼,没搭理他,继续刻着。陶丽娜也不在乎,自顾自的在工坊里四处打量。

“沈山河你这场面还整得蛮大的啊。自产自销,一本万利,没少挣钱吧?”

“没办法,比不得你陶大小姐,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的,咱们只好自己出来打拼了。”

“是吗?刚离开学校就能靠自己打拼到这个样子,沈山河你确实不简单呢。”

自打咋天解开心结以后,陶丽娜也不怎么讨厌沈山河了,而且看到沈山河能在镇上立住脚混得有模有样,她也把沈山河从“乡巴佬”的行列中划了出来。她在镇上能入心的朋友几乎没有,而除了朝九晚五的父母之外,沈山河绝对是她生命中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了,六年时光,她生命的三分之一,所以今天在家待着无聊便不知不觉找过来了。

“有啥不简单的,开个破店而已,谁还不会?”

胡艳妮像护食的狗一样,担心有人看上她的食物,开口就呛上了。

“唉呦妹妹,这你就说错了,你看看这街上每年有多少店子关门歇业,有多少店子改头换面?就拿这里来说,这里原来是个溜冰场吧?还有他那个门面,原来是个服装店吧?现在呢?”

“那他们也有过挣钱的时候呀。你又敢说沈山河的店子能一直开下去?”

“会开多久我不知道,我只可以肯定他的店子永远不会亏本。”

“你凭啥这么肯定,万一……”

小妮子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在昐着沈山河不好一样,赶紧停了下来。

陶丽娜其实是个高冷的人,不过不知为什么却对沈山河的八卦很感兴趣,她从这两天这个女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基本可以肯定她暗恋着沈山河,而沈山河依旧一心还在苏瑶身上,而那个王建民似乎又在追着这姑娘。她像在看一部精彩电视剧,而且自己还能插进去互动一下,她甚至有一种要改写剧本由她来安排一切的冲动。

所以她热情高涨。

小妮子不与陶丽娜争了,但她故意往沈山河身边凑了凑,用轻轻的却又能让陶娜听到的声音念道:

“……愿时光不老,愿生活不弃。”

陶丽娜果然被她念出的话吸引,也凑上前去看了看。然后就被那幅画面吸引住了,也喃喃念着:

“她舞动的,是生活的恬淡;她摇曳的,是儿时的春光。愿时光不老,愿生活不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送给你的?”

陶丽娜问胡艳妮。

“嗯。”

小妮子炫耀的答道。

“那我的呢?”

陶丽娜伸手拿起旁边另一个盒子,看着上面的描图。看着看着她突然觉得自己选定的“荷叶罗裙一线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句子毫无意义一点也不香了。

于是她对沈山河说:

“我不用这句诗,你重新给我写一段。”

“写什么?”

沈山河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