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平平无奇的旅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醉梦瑶》最新章节。
接下来就是买锯木机找锯料师傅了。
沈山河原本是打算等过完年,从外出打工的人那里打探出点消息后再去,但现在即然前期工作顺顺利利且离着过年还有二十来天,何不就在年前把事情落实了,也好安安心心过个年。
说干就干,两人当即给父母去了信,让他们来帮忙看一下店,这次他们预计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左右。
有了上次进城的经验,这次两人依旧只每人带两百元路费,然后各自带上存折本。
他们预定的目的地是浙江萧山,如果结果不理想便再去嘉兴。因为当地的木材贩子的木材大多发往萧山,其次是嘉兴,这两个地方听说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厂有许多,相关从业人员也很多。
另外,对于生产锯木机器的厂家,沈山河通过拨打114查询电话联系上了浙江缙云木工机械总厂,那是全国木工机械协会主要成员,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公司位于浙江缙云县,主营木工带锯机等,后改名森工木工机械有限公司。对方说他们在萧山有销售点,并告诉了沈山河联络地址、方式。至于价格,因为对方报出的型号什么的沈山河根本不懂,也没啥参考价值。
沈山河所在的县是有铁路的,在蒋介石国民政府手里就有修过,新中国成立,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苏联援助下修了大坝,当地水库蓄水后又修了铁路——湘黔线,很多地方还沿用了以前的线路,只是火车站就在沈山河相邻的乡镇上不在县城。
两人先坐火车到了省城,然后转车去往杭州萧山。
车到省城是早上,两人又去买了到萧山的车票,不过要到晚上八九点才发车,第二天上午十来点到。也就是说他们俩在省城有一个白天的时间,两人决定再去逛逛桥南的家具市场。
这次两人学乖了,对于靠上来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通通不理。
因为是冬天,个把星期不洗澡也无所谓,钱包存折都揣衣服兜里,两手空空,兴好两人的穿着还人模狗样,要不然就两人边啃包子边走路边东张西望的样子,典型的进城来找工作的农村娃。
“要不要去上次那条街了看看,咱给你特批一笔活动经费,让你去体验一把。”
沈山河想起上次的窘境,调笑道。
“上次也不知道是谁撒腿就跑,不是跟你吹,哥当年混歌厅混舞厅,手里抱一个,腿上坐一个,人送外号‘情歌王子?,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
“就镇上那巴掌大的地方,就摆个电视挂个镭射灯就敢叫歌舞厅,还没人家桥底下热闹,你也好意思去称王称霸,有本事真刀真枪的干一个。”
“哼,看不起谁呢?有本事你叫一个过来试试。”
“行,这次住宾馆咱分开,订两间房,到时候有妹子敲门记得给她开门。”
“开就开,看我不把她老底都掏光,将她收拾得手软脚软的,叫她几天都开不了张。”
“你啊,就一张嘴还行,其他地方嘛,估计不顶用。”
“哼,跟你说个真事,有次我在山上看到一只鸟,隔我得有四五米远,正好当时我尿急,我就掏出家伙对着那鸟就滋了过去,你猜怎么着?”
两个血气方刚的小年青,聊着聊着就开起了黄腔。
……
“那是两码事,咱们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不会像你一样满脑子下流思想。”
“拉倒吧,不行就要认,有病咱得治。别耽误了人家那么好的姑娘。”
“放心,耽误不了,你是捡不到便宜的。”
“沈哥,这你就不厚道了,你可不能宁愿自己撑死也不给兄弟留一口呀。兄弟可是还要为你鞍前马后的效劳呢。”
“我没拦着你呀,你尽管上手,只要兄弟你一句话,当哥的我全力支持,包括脱衣服的忙都可以帮,你说,要脱哪个。”
“你狠,那就脱陶丽娜好了,到时候我去说,你千万别怂。”
……
虽然来过,但两人依旧在桥南市场绕了好几圈才找到家具市场,一样的套路,又收集了一些新鲜款式图纸。
随便吃了个饭,两人又慢慢走回火车站。
岁末的街头,虽然寒风瑟瑟却依然人来人往,街道两旁林立的居铺里东西琳琅满目。小吃的摊位上热气腾腾,各种香味随风而来,偶尔也能听到爆米花机的轰鸣。
除了衔道更宽更长,街道两边的房屋更高更密,商品更多之外,单论热闹程度,其实还不如小镇赶集的那日,不过小镇的红火就象女人的“大姨妈”一个月就那么几天,这里是天天如此。
逛街对两个单身小年轻来说没多大吸引力,尤其是冬天,即便是个长腿大美女也是包成一团,少有的几个不戴帽子围巾的,此时的长发在寒风中也是“飕飕”的而不是“飘飘”的。倒是路过炸“臭豆腐”的摊子两人花几毛钱买了两份“臭豆腐”,算是品尝了一下大城市的风味。
回到火车站,两人找到侯车室歇一下发酸的脚。平时在乡下,一走二三十里山路都没觉得脚酸,这就从桥南过来个多小时还把脚走累了。
看来,每个人都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不适合你的,哪怕再平坦,风景再好,你也会走得很累。
坐在侯车室里,听着广播里送走一波又一波的人,你北上,他南下,我往东,他往西。刚刚还是眼前的人,转眼东南西北,一辈子再难相见,这人生的无常,比乡间的野草的枯荣还要平常……
隔着发车的时间还差得太远,两人又坐不住了。
“要不去上次那条街看看?”
王建民怀念道。
“拉倒吧,这是白天。再说这大冷的天,你还想人家敞开门坐外面穿个短裤衩子跟你招手啊。”
“那怎么办,就在这里傻傻地坐五六个小时?”
“去古玩市场瞧瞧,咱们不还收了几件清末家具吗?去问问价格。”
“行,走起。”
两人来古玩市场一看,傻眼了。冬天的古玩市场鬼影都没一个,零星开着的几家店子,也多是瓷器、书画、钱币之类的,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店里摆了古木家具的,进去一问。老板说没见到实物没办法出价。主要得看它的用料,其次是做工、品相、年代。民间普通材质的东西不值什么钱。
对于品相和作工,沈山河还有点把握,作工不好的,早就散架了,也流传不了上百年。而且他结合手里《鲁班经》上的技巧加上现代的作旧手法修补下,品相也没得说,不是很厉害的资深鉴定师傅很难看得出来。
然后在沈山河连比带画的一番描述下,老板最终说了个价钱,送到店来,400元左右,也就是新货的一倍左右。
运输太麻烦,沈山河又问了有没有专门下乡捡漏的,说自己做旧家具回收的,手里有不少古家具要出手。当然他不会说出“铲地皮”“爬山头”这种行话,只半懂不懂的说些“捡漏”呀,“旧货”呀什么的。
每个老板背后都是有人供货的“掮客”,但他是不会告诉沈山河的,只问了他的电话号码和地址,说有机会让人家过去看看。
出了古玩市场,两人又在火车站周围瞎晃悠,不知不觉竟然又转到了上次那条满是发廊店的街道里,果然如沈山河所料,大门都关着,门口浓妆艳抹的女子都坐屋里去了,依旧穿着清爽,隔着玻璃的门窗,见有人望过去,使劲的招手,几个心急的,待沈山河两人路过门口时,还开门出来拉人,单薄的身影在飕飕寒风中瑟瑟发抖,可怜巴巴的摇着两人的手臂。
“靓仔,进来坐坐呀?”
只是这寒风中的诱惑比起上次来实在是差着太多,终究没能勾住两人前行的脚步。
“你忒不是东西,那么漂亮的小姐姐冻成那样了你都不知道送点温暖。”
王建民就是嘴欠,没事总喜欢撩拨人,不过很难从沈山河这里讨到便宜。用他的话来说,沈山河有八百个心眼子,一个不小心就掉里面了。偏偏这缺德冒烟的还拿把铲子守在上面。他啥都不服,就服他埋人的利索劲。好在他还挺有原则,不埋熟人不埋苦难人,不仅不埋,还给人挖路。只有一点王建民不认可,就是他总不把人埋死了,总要给人留个窟窿眼儿,你说你都把人埋那样了,还指望着人家能发个芽开朵花来回报你是咋的?
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干脆利落,别留祸根。
沈山河哪管王建民心里的七弯八绕。
这种助人为乐的机会还是让给你来,你平常不是总看着小妮子她们流口水吗,别说兄弟我没给你机会。”
“啍,那是一回事吗?有能耐你把小妮子让给我呀。”
“那没办法,小妮子也不向你招手呀,但凡她象刚才那女子一样给你抛个媚眼招个手,哥哥我绝对乐见其成。可惜了啊,你魅力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