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干禧缘之缘自天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醉梦瑶》最新章节。

沈山河俩人下榻的是下南门带最高最大的常德大酒店的顶层。站在窗前放眼望去,下南门一带灯火渐次亮起,沅江的水波映照着岸上的光影,整座城市仿佛被镀上一层温柔的暖色。

这里是常德最古老的码头,曾是商贾云集、舟楫往来的繁华之地,而到了千禧年之交,它已悄然蜕变成一座融合历史与现代的文化地标。

远望诗墙公园的夜晚,水中倒映着岸上的灯光,在一片灯火朦胧中显现出独特的诗情画意。公园的露天舞厅里的歌声隐隐传来:

……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人值得等待

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

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

散步的人们沿着江岸缓行,时而驻足细读墙上的诗句,时而远眺江面,看渔火点点。诗墙的几大篇章——《百代沧桑》《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在夜色中更显厚重,仿佛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脉络。公园里偶尔传来二胡或笛子的悠扬曲调,那是附近的民间艺人在即兴演奏,为夜色增添了几分古韵。

而下南门这个曾经本地最热闹的水运码头,千百年间,商船、客船、渔舟在此停泊,货物与故事在此流转。到了现在,虽然航运功能已逐渐淡化,但这里依然保有着繁华余韵仍是城市的核心商圈之一。

春申阁是下南门的标志性建筑,这座仿古楼阁为纪念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而建,飞檐翘角,在夜色中轮廓分明。

沈山河白天曾从他的大门下走过,还仔细品味过门楼上的对联:“珠履三千,要使英雄皆入彀;虎贲百万,不教嬴氏独称王”。阁前的广场上,常有老人摇着蒲扇纳凉,孩童追逐嬉戏,小贩推着三轮车叫卖冰棍、凉粉,空气中弥漫着糖油粑粑的甜香。

不远处的麻阳街一带,老式砖木结构的店铺仍保留着旧时风貌,昏黄的灯光从木窗格中透出,照在青石板上,仿佛时光在此停滞。偶尔还能看到挑着担子的货郎,吆喝着“卖豆腐脑咯”,声音在街巷间回荡。

诗墙公园往西,便是人民路,常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此时这里已是霓虹闪烁,店铺林立,服装店、音像店、小吃摊挤挤挨挨,热闹非凡。步行街上,年轻人三三两两,有的在街边摊挑选磁带,有的在冷饮店前排队买冰镇绿豆沙。

夜市里,麻辣肉、酱板鸭、牛肉粉的香气交织,摊主们熟练地翻炒着铁锅,火光映红他们的脸庞。街角的老茶馆里,几个老茶客围坐一桌,一边喝茶一边听收音机里的常德丝弦,悠扬的曲调与街市的喧嚣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里既有千年码头的沧桑,又有现代城市的活力。诗墙公园的灯光映照着沅江,下南门的街巷里飘荡着市井烟火,人民路的霓虹点亮了年轻人的梦想。这里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新生活的起点。

“你在看什么?”

身后传来陶丽娜的声音,她简单的裹着酒店的浴巾就出来了,走到沈山河身边依偎在他身上,一起欣赏窗外的夜景。

……

“老公,你喜欢乡村还是城市?”

陶丽娜突然问道。语气中似乎有“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的味道。

“无论乡村还是城市,有你在的地方,我就喜欢。”

这种陷阱岂能坑到沈山河,轻轻松松他就给填了。

这话陶丽娜很是受用,给了沈山河一个长长的吻,却在他欲做进一步的动作时咯咯娇笑着躲开了。然后指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步行街道:

“咱们去好好体验一下这里的夜市吧。”

“好吧,正好顺便给你把金银首饰买了。”

华灯已上,步行街正是热闹非凡之时。街口卖糖炒栗子的铁锅"哗啦哗啦"翻动着,焦糖的甜香裹着吆喝声在人群中飘荡;冰糖葫芦的草靶子上,红艳艳的山楂裹着晶亮的糖衣,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小贩此起彼伏的招呼声、顾客讨价还价的嚷嚷声、商铺播放的喜庆音乐声,全都搅在一起,把整条街煮得沸腾。

街道两旁的霓虹灯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将俩人的身影拉得时长时短、时有时无、时多时少,有时重叠、有时交叉、有时分散,仿佛一群嬉戏打闹的小孩。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诱人的香气,烤串的烟气在微风中飘散,与远处飘来的甜品香味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陶丽娜被一家糖画摊吸引住了,她睁大眼睛,看着师傅熟练地将糖浆在玉石板上勾勒出各种图案,有灵动的小兔子、威武的老虎,还有栩栩如生的蝴蝶。沈山河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妻子专注的神情,眼中满是宠溺。他轻声问道:

“喜欢哪个?”

陶丽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雀跃的光芒:

“那个蝴蝶好漂亮,我要那个。”

沈山河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了一个蝴蝶糖画,递到她手中:

“给你,小心烫。”

陶丽娜接过糖画,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甜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也映照在她幸福的眼眸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群熙攘攘,两旁的店铺里播放着不同的音乐,混杂在一起,却又不显嘈杂。突然一个卖花的小女孩拦在他们面前,伸出一枝鲜红的玫瑰。

“哥哥,买一朵花送给这位漂亮的姐姐吧。”

稚气未脱的童音里带着沉重的希冀。显然,这是一个被人操控被迫营业的孩子。沈山河暗自打量了一圈才问道:

“小妹妹,需要帮忙叫警察叔叔吗?警察叔叔可以送你们回家。”

“不用了哥哥,我是跟着村里人一起来的,你只要帮我完成任务就好了。”

看来这已被某些地方或某个家族做成产业了。沈山河只好掏钱买了一朵玫瑰递到陶丽娜手里。

陶丽娜似乎也明白了些什么,所以并没有收到玫瑰该有的喜悦。

好在这一丝丝的不和谐很快湮没在街市的繁华中。

小两口随着熙攘的人流,慢慢的终于看到了一家卖金银首饰的店面。金店门口挂着大红灯笼,玻璃柜里排开黄澄澄的首饰,龙凤镯、绞丝链、百岁锁,件件擦得锃亮。美女服务员见来了生意,忙堆着笑迎上来:

"新娘子好福相,先生好福气!这对龙凤镯刚到的,足金999,要不要试试?"

陶丽娜抿嘴一笑,伸出纤细的手腕。服务员麻利地取出镯子,金器碰在玻璃柜台上发出清脆的"叮当"声。镯子刚套上手腕,陶丽娜就忍不住轻轻"呀"了一声——沉甸甸的金子贴着皮肤,凉丝丝的触感让她心头一颤。她举起手腕对着灯光转动,金镯在暖黄的射灯下流转着蜜糖般的光泽,衬得她白皙的肌肤愈发莹润。

"给我看看。”

沈山河柔声说道。

陶丽娜侧过身来把手伸到沈山河面前,金镯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在玻璃柜台的倒影里划出一道金色的弧光。柜台后的大镜子映出她红润的脸颊,耳垂上那枚珍珠坠子也跟着轻轻摇晃。

"再试试这项链。"老板娘又取出一条绞丝链,链坠是朵绽放的莲花。冰凉的链子贴上脖颈时,陶丽娜不自觉地缩了缩肩膀。沈山河站在身后,透过镜子看见金链子垂在她精致的锁骨上,莲花坠子正好落在那个他熟悉的浅窝里。街对面突然炸响一串鞭炮,红纸屑纷纷扬扬地飘过来,有几片沾在了陶丽娜的发梢上,在金光里格外鲜艳。

"都要了,再来一对戒指,一副耳环。"

沈山河霸气的一挥手。服务员喜笑颜开,腰又弯下去几分,沈山河甚至从她制服的领口看到了山岗丘壑。

掏出钱包时,陶丽娜紧紧搂他的胳膊,嘴角的笑意怎么也掩饰不住。服务员则乐呵呵地拿来红绸布将首饰盒一一包装入袋,金器碰撞的清脆声响淹没在街边奶茶店的摇杯声里。

离开时,陶丽娜不时低头看腕上的金镯,那种沉甸甸的感觉那么的真实,仿佛整个未来的重量。

街尾的老槐树下,算命瞎子的胡琴声幽幽飘来:

"金玉良缘天作合,月圆花好正当时......"

身上带着不少金器,两人纵是游兴正浓也只好返回酒店,只是这下就害惨沈山河了。心潮澎湃下的陶丽娜将他按倒在地变着法的蹂躏了一番,好在沈山河技高一筹,好歹应付过去了。

折腾一夜,第二天俩人睡到上午十点才磨磨蹭蹭起了床,吃过饭,两人便商量着要去哪里玩。

陶丽娜第一个想到的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桃花源。她也没见过族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陶渊明的后代,但终归是同一个姓,自然有一种另样的情怀。

但沈山河另有看法。若不是因为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所谓的“世外桃源”就是个山旮旯,比自己老家强不到哪去。所以他提议去德山,若不是因为陶渊明的那篇文章上了语文课本让万千学子刻骨铭心,论文化历史底蕴,德山甩桃花源好几条街。

德山原名枉山,因上古时期善卷先生隐居于此,隋刺史樊子盖将其改名为善德山,简称德山。善卷拒绝舜的禅让,选择归隐,其超脱名利、独善其身的品德影响深远,是德文化的源头,也让“常德德山山有德”的民谣广为流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