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最新章节。

他余光扫过身旁王允——前番曹操刺董,正是此人谋划。

可如今曹操危在旦夕,诸侯各怀异心,竟无一家豪族能号令群雄共讨 ** 。

卢植不由望向殿中的袁绍,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旧遍布四海,若由袁家振臂一呼,以其赫赫门第,当可令诸侯景从。

【史书严谨版】

袁氏余脉仍列朝堂,庸碌无为而居高位。

卢植唯寄望于玄菟刘玄。

此事务需密筹,断不可令董卓察觉。个人生死事小,汉祚存续为要。

东郡曹营接诏:

"着东郡太守曹操即刻率部讨伐兖州黄巾。"

曹操集诸将议,愤然拍案:

"素无粮饷供给,危时方忆曹某。兖州地广,郡兵何以制敌?"

夏侯惇等皆主战,操独忧兵力悬殊。忽闻荀彧至,转忧为喜。

【文言雅致版】

袁氏遗孤尸位素餐,刘玄乃卢植最后所托。

汉室存亡,慎谋于密室。

天使至曹营宣诏:

"命讨黄巾余孽。"

孟德召众将:

"朝廷寡恩,今使吾辈御贼。"

诸将皆曰可战,操独思制胜之道。恰荀文若来谒。

【话本通俗版】

那袁家子弟在朝中混日子,卢植只盼着刘玄相助。

这边曹操接了圣旨要打黄巾,气得直拍桌子:

"平日不给粮饷,出事倒想起俺老曹!"

夏侯兄弟嚷嚷着要打,曹操正发愁兵少,忽报荀彧求见。

【军事简报版】

袁氏子弟占据要职无作为。

卢植锁定刘玄为关键棋子。

曹操接到歼灭兖州黄巾的作战指令。

作战会议记录:

- 兵力对比:处于劣势

- 将领意见:主战(夏侯惇等)

- 指挥官决策:待荀彧献策

【现代叙事版】

朝堂上的袁氏后代依旧浑浑噩噩。

卢植把希望押在远方的刘玄身上。

东郡军营里,曹操展开崭新的诏书。

"让我们当救火队?"他冷笑着对将领们说。

当主战派的声音此起彼伏时,卫兵通报了一位重要访客的到来。

曹操闻言喜形于色,连日苦无良策解困,今得天下名士来投,顿觉柳暗花明。

"既是名士到访,理当盛情相待。速备酒宴,诸将随我出迎。"

酒过三巡,曹操见时机成熟,执盏相询:

"文若来助,真乃天赐良机。愿与先生共襄大业,重振汉室江山。"

"今接天子诏令,令我等出兵兖州。然兵微将寡,粮秣不继,若仓促出兵恐难取胜,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荀彧从容应答:"此番黄巾复起,实因朝政失修,百姓流离所致。贼首于毒、白饶、眭固之流,皆乏韬略,部众多为裹挟之民。"

"虽拥众数万,却无强兵之实。彼等据泰山之险侵扰中原,今主力尽出寿阳,后方必然空虚。"

"明公宜伺机而动,可收奇效。"

曹操听罢豁然开朗,当即离席致意:

"得文若指点,破敌之策已在掌握。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遂升帐点将,传令济北相鲍信:

"速率部佯攻寿阳,务必牵制贼军,切莫贪功冒进。"

又命曹洪镇守东郡:

"东郡乃我军根本,全托付于你了。"

曹洪出列单膝跪地:

"末将誓与城池共存亡,绝不有负重托!"

众将得令,连夜整军备战。鲍信接信后当即依计行事——这位官阶本在曹操之上的济北相,自见识曹操用兵之能后,早已心悦诚服。

鲍信迅速将消息呈报兖州牧刘岱,转达曹操的建议。

州府厅堂内,刘岱高坐主位,斜睨着阶下的鲍信,随手将信函掷于案几。

"董卓祸乱朝纲,原以为上奏朝廷必得忠臣援手。"

"未料竟只遣个小小太守来援,还敢对本州战事指手画脚。"

"黄巾不过乌合之众,我兖州将士足以应对。明日我便亲率大军出征。"

"那个东郡太守来不来,已无关紧要。"

信笺被随手抛落地面。

鲍信再三苦劝,刘岱反而怒意更盛,当夜便集结兵马,准备天明出战。

曹操计算着信使往返时间,次日正午即率精锐部队携粮饷器械向寿阳进发。鲍信是否配合已不重要——朝廷诏命本就要求二路夹击。念及鲍信昔日相助之情,曹操仍希望能协同作战。毕竟三十万黄巾虽多为百姓,战力不及正规军,但加上随军亲属逾百万之众,当以固守缓攻为上策。

行军未及半途,急报骤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