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最新章节。
陈宫想起白马义从"义之所至"的誓言,冷笑更甚。
(
赵宫内心暗自庆幸袁绍强占冀州,如今十八路诸侯溃败奔逃,早已失去百姓支持。
刘玄正值鼎盛时期,势力与民心与日俱增。若公孙瓒打着刘玄旗号贸然进攻冀州,那些败军之将必定借机诬陷刘玄,搬出冠冕堂皇的说辞加以指责......
原本大获全胜的局势,却被公孙瓒染上一丝污点,简直像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况且若公孙瓒真要攻打冀州,也该先将实情向刘玄禀明。若刘玄准许出兵,事成之后自然不会觊觎冀州半分粮草。
在袁绍与公孙瓒眼中,冀州富得流油,粮草充足只缺精兵。但在陈宫看来,比起玄菟国简直天差地别。
自刘玄占据玄菟郡以来,便派遣精于农事者开垦荒地,还投入大量钱财招募种地能手。百姓不仅能获得自种粮食,还能得到额外赏钱。对平民而言,哪怕多挣一文钱都如同天降横财。
在刘玄治下,百姓干劲十足。后来毛玠又献上农耕良策,使耕作效率与收成大幅提升。如今玄菟国经数年发展,家家户户丰衣足食,除自留口粮外,都愿将余粮献给刘玄充作军粮。
陈宫深谙此理:虽用酿酒巨资购粮可支撑数十年,但绝不能坐吃山空。现今大汉战乱四起,各地诸侯都明白无粮难聚兵的道理。要想收复河山,唯有自给自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陈宫收粮时必按市价给付,形成良性循环。玄菟国因久无战事,年年五谷丰登,粮仓充盈。
玄菟郡虽仅占半州之地,却从不盘剥百姓。单是百姓自愿多缴的粮草,便已远超袁绍强行征收之数。
白马将军这般妄加揣测,实属自取其辱。
军师眼中锋芒乍现,当即修书急送翼德处。既然公孙氏不义在先,便休怪我等翻脸无情。
公孙瓒苦于辖地不足,我玄菟郡同样渴求拓展。主君临行前埋下三座王者水晶于此,多年积蓄已至兑换之期。
刘玄赴京前便令陈宫、张飞、徐荣广募壮士,日夜操练赤血、蓝星二军。众将恪尽职守,当初留守的十万雄师,如今已壮大至二十余万。
十六路诸侯围攻之际,主君仅凭黑湮军应敌,未动玄菟一兵一卒。公孙瓒暗中积蓄力量,我玄菟将士又何尝不是枕戈待旦?若非鲜卑不宜耕种,陈宫早 ** 挥师北进。
如今边患尽除,胡骑望见蓝星军旗便魂飞魄散,哪还敢犯境滋扰?倒是日日祷告我军莫要北上征讨。
文和诏令明言:若公孙瓒身死,我军当即接管幽州。有此诏命,陈宫自然放手施为。蓝星军尚能偶经战阵,屯守各城的赤血军却闲得发慌——日常操练后竟只能回家务农,此番正好拿幽州试试刀锋。
子龙率白马义从赶至辽西边境时,恰遇翼德布置的信使。但见十万大军严阵以待,赵云虽疑云满腹,仍整衣入帐拜见。
中军帐内,张飞听得公孙瓒毙命的消息冷笑连连。闻报来人持公孙氏信物求援,更是面现鄙夷。待验过陈宫密信与主公诏书,方挥手传唤赵云及白马义从将领入帐。
张飞与关羽的威名在讨伐黄巾时便已传开。此刻大帐之中站着一位虬髯大汉,赵子龙与白马义从将领对视一眼,心中已了然。
"拜见翼德将军。"赵云执礼甚恭,长揖到地。
张飞的目光扫过公孙瓒部将的白袍,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
"白马义从?既是公孙伯珪的部属,有事直言便是。"
那雷霆般的嗓音震得帐中诸人耳膜生疼。赵云察觉张飞态度冷淡,虽心中疑惑,仍恭敬道:"恳请将军出兵,助我等为公孙将军雪恨!"
"袁本初强占冀州横征暴敛,更害死公孙将军胞弟。将军率十万雄师讨逆,却中埋伏......"
话未说完,张飞忽然拍案而起,震得案几四分五裂。
"俺老张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张飞须发皆张,"实话告诉你们,某在此驻军正是奉大哥之命,专为接应尔等抵抗袁贼。"
"但公孙瓒算什么东西?也配让俺为他 ** ?!"
这声怒吼传出帐外,列阵的白马义从纷纷变色。帐内那位白袍将领面沉如水,唯有赵云若有所思——这位燕人张翼德虽言辞粗犷,却是真性情。
张飞若是懂得借势转圜、卖个人情给袁绍,倒显得他颇有谋算了。可惜,他的性子一眼就能看透。
赵云见身旁的白马义从统领似要发作,当即抬手示意阻止。
“张将军,或许对公孙瓒将军有所误解?在我眼中,他乃当世豪杰!”
“他北伐匈奴,又因袁绍强占冀州、横征暴敛致使民生凋敝,这才兴兵讨伐,实为大丈夫!”
赵云神情从容,言语平和,周身气度不凡。
张飞本欲怒斥,话到嘴边又止住。他细细打量赵云,虽然对方与白马义从皆着银甲——
但细看之下,无论是甲胄制式、材质光泽,还是那股隐隐透出的雄厚气息,都绝非寻常战将可比。
临行前,刘玄特意叮嘱过,唯恐张飞莽撞误事,还照着自己对三国人物的了解,详述了赵云的特征。
让张飞若遇此人,务必以礼相待。此刻,张飞脑海中的记忆与眼前之人渐渐重合。
“阁下莫非是赵云,赵子龙?”张飞语气缓和,早先的怒气已烟消云散。
“将军如何认得在下?”一向淡然的赵云也不禁面露讶色。
张飞朗声大笑,快步走下堂来,脸上堆满热络笑容,连声招呼入座。
“子龙啊,主公时常提起你!方才是我老张眼拙,可别见怪!来人,上酒!”
亲兵匆匆备酒去了。
望着突然殷勤的张飞,饶是赵云智勇双全,此刻也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