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咖啡店里的“无意”偏爱(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岁时予你》最新章节。

午后的阳光如同被筛过的金粉,透过稀薄云层,温柔地洒在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林荫道旁的梧桐叶泛着微光,微风过处,叶片窸窣作响,仿佛在低语着秋日的私密。校园里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充沛的气息,是书香,是青春,也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期待。

苏念独自坐在宿舍的书桌前,专注地对着电脑屏幕修改论文格式。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亮她微微蹙起的眉头和认真的侧脸。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偶尔停顿,思索片刻又继续。那专注的模样,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唯有屏幕上的文字与她对话。

书桌上散落着几本厚重的历史文献,最上面那本《宋代服饰研究》已经被翻得有些卷边,书页间夹着各色便签,密密麻麻记录着她阅读时的思考与灵感。窗台上摆着一盆绿萝,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为这间略显拥挤的宿舍增添了一抹生机。绿萝的藤蔓悄悄延伸,如同她心中那些悄然生长的情愫,不被察觉却真实存在。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忽然亮起,一条消息跃入眼帘:“下午有空吗?关于你论文的框架,想和你聊聊。”发信人是陆时砚。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苏念的心跳不由得快了几分,她凝视着那条简短的消息,指尖在冰凉的屏幕上悬停了许久。那寥寥数字,似乎承载了某种难以言说的分量。她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陆时砚那张总是带着几分疏离却又偶尔流露出温和的脸庞,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她想起上次在办公室偶遇时,他对自己论文提出的建议,那些精准的点评至今仍在耳边回响。犹豫片刻,她才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有空。”

几乎是在片刻之间,手机便再度亮起:“三点,学校东门那家‘静语咖啡’见。”简洁明了的约定,却让苏念的心湖荡起波澜。她放下手机,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片被阳光镀金的香樟树林,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期待。

静语咖啡于苏念而言并不陌生。那是一家藏匿于闹市之外的安静小店,靠窗的位置可以望见一整片香樟树林。午后时分,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落在地板和桌面上,时间仿佛也在这里放缓了脚步。她提前十分钟到达,选了个靠窗的位置,点了一杯清水,安静地等着。窗外,香樟树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某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咖啡店内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气,背景播放着轻柔的钢琴曲。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分散在各个角落,或埋头读书,或低声交谈。苏念注意到墙角书架上的书大多是文学和历史类书籍,其中几本关于宋代文化的着作让她不禁多看了几眼。她随手取下一本《宋代风俗考》,翻开书页,墨香扑鼻,仿佛带领她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繁华而优雅的时代。

不多时,门口的铜铃清脆一响。苏念抬起头,正见陆时砚推门而入。他穿着一件浅灰色风衣,身形挺拔,手里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在零星几位客人中格外显眼。他的步伐从容不迫,目光在店内轻轻扫过,最终停在她身上。那一瞬间,苏念仿佛看到阳光在他身后形成一道光晕,将他衬托得更加出众。她不由得想起人民日报曾写道:“有些人,一旦遇见,便是一生的眷恋。”这一刻,她仿佛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

“等很久了?”他走近桌前,放下文件夹,目光掠过她面前那杯还未动过的清水,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关切。

“没有,我也才到。”苏念轻声回应,心中却漾起一丝难以言说的紧张。她注意到他今天似乎特意整理过发型,额前的碎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更显得他气质非凡。他的眼睛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却又温柔得让人沉醉。

陆时砚微微颔首,没等她开口说喝什么,便已起身走向吧台。他的背影挺拔如松,步伐稳健,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成熟男性特有的从容与自信。没过多久,他端着两杯咖啡回来,将其中一杯推到她面前:“热拿铁,加了半糖。”

苏念怔了怔。她确实喜欢热拿铁,也总觉得全糖太甜,半糖刚好——可这个偏好,她只在办公室随口提过一次。那时他正低头批阅文件,她甚至以为他根本没留意。此刻他却准确地说出了她的喜好,这让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人民日报的另一句话:“细节里的温柔,最是动人。”原来,真的有人会将你的每一句话都放在心上。

“您怎么知道我……”她忍不住开口,眼中带着些许讶异。

“上次听你跟同事聊天时提到过。”陆时砚端起自己的黑咖啡,轻轻抿了一口,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谈论天气。他将文件夹推到她面前,里面是打印整齐的论文框架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迹细致标注了修改建议。“你原先的结构有些松散,我重新理了一下,重点突出宋代服饰与市民阶层的关联。”

苏念翻开文件夹,指尖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框架做得极为详尽,连每一小节的篇幅比例都清晰标注,可见是花了真功夫的。她注意到批注的笔迹苍劲有力,每一个标注都显示出批注者的严谨与用心。她心头一暖,仿佛被什么柔软的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这份细致的指导,让她感受到一种被重视的温暖。

“陆教授,您不用这么麻烦的……”她抬起头,正迎上他的目光。阳光透过玻璃映在他眼睫,投下一小片浅浅的阴影。那双平日总带着几分疏离的眼,此刻竟显得格外温柔。

“你的选题很有价值,值得认真对待。”他望着她,唇角微扬,“而且,我很期待看到你的成果。”这句话让她想起人民日报曾说过:“每一份认真的努力,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此刻,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温柔的期待。

这话说得坦诚,苏念脸颊微微发热,忙低头假装修改意见,心中却怦怦跳个不停。她注意到他的手指修长有力,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握着咖啡杯的姿态优雅而自然。这些细微之处,无不透露出他的修养与气质。

两人就着咖啡的香气,聊了将近两个小时。从论文结构到文献征引,再到宋代市井的生活细节,话题不断延展。苏念发觉,褪去“教授”这层身份,陆时砚其实很健谈,尤其谈及历史细节时,眼中会闪烁出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光亮,那是对知识纯粹的热爱与敬畏。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仿佛他能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变迁。

“您好像什么都知道。”苏念忍不住感叹,“以前听林薇说您是‘行走的历史词典’,我还不信,现在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陆时砚轻笑摇头:“只是平时积累多一些罢了。”他略作停顿,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认真:“其实你很有天赋,对史料的敏感度,比我带过的不少研究生都强。”这番话让她想起人民日报的另一句话:“天赋如同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精心的培育才能茁壮成长。”而此刻,她感觉自己正置身于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壤中。

被他如此直白地夸奖,苏念耳根都烫了,忙岔开话题:“对了,您上次推荐的那本《东京梦华录》校注版,我找来读了,确实比我之前用的版本详实很多,尤其是关于瓦舍勾栏的记载……”

她说得越来越投入,眼中闪着光,语速也不自觉加快,全然未察觉陆时砚早已停下动作,只安静地望着她。阳光落在她脸上,鼻尖泛起浅浅金色,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星光。她注意到他的咖啡已经见底,而他似乎完全没有要续杯的意思,只是专注地听着她的每一句话。

“……所以我打算在第三章加一节关于勾栏艺人服饰的分析,您觉得合适吗?”等她说尽兴了,才后知后觉他一直在看自己,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讲得太多了?”

“没有。”他收回视线,端起咖啡抿了一口,掩去一丝不易察觉的走神,“这想法很好,正好补上了原先的空白。”他望向窗外,夕阳已开始西沉,香樟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时间不早,我送你回去?”

苏念连忙摆手:“不用麻烦,我自己回去就行,您还有事要忙吧。”

“顺路。”他拿起风衣起身,语气不容推拒,“走吧。”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让她不由自主地跟着起身。

回校的路并不远,两人并肩走在香樟树影里。微风过处,偶尔有落叶打着旋飘下,一片恰好落在他风衣肩上。苏念望着那片叶子,忽然想起方才在咖啡店里他看自己的眼神,心跳又一次没来由地快了起来。她注意到他刻意放慢了脚步,与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会显得疏远,又不会让人感到压迫。这种细微的体贴,让她心中泛起一丝甜蜜。

“对了,”快到宿舍楼时,陆时砚忽然开口,“周末我要去博物馆看一个宋代文物特展,有几件市民服饰的实物展出,你有没有兴趣一起?”

苏念蓦地抬头,眼中掩不住惊喜:“真的可以吗?”她早就听说这个展,可门票紧俏,几次都没预约上。此刻她的心情,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美好的机遇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她为这个课题付出的所有努力,似乎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我多出一张票。”他从衣袋里取出门票递过来,唇角含着清淡笑意,“周六上午九点,博物馆正门见?”他的手指在递门票时不经意间触到她的指尖,一丝微妙的电流在两人之间流转。

阳光穿过枝叶缝隙,落在票面上,“宋代市民生活特展”几个字清晰可见。苏念捏着那张票,觉得像是握住了什么发烫的东西,心底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欢喜。她注意到门票上的日期是周六,而今天才周三,这意味着他早就准备好了这张票,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邀请她。

“好!”她重重点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谢谢您,陆教授!”

“叫时砚就好。”他望着她,目光温和,“在外面不用太拘礼。”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却在她心中激起千层浪。这意味着他们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纯粹的师生关系向着更私人的方向发展。

说完,他转身离去,风衣下摆被风轻轻拂起。苏念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拐过路口再也看不见,才低头看着手中的门票,不自觉地弯起了嘴角。她注意到门票的角落有一个细微的折痕,似乎曾经被小心地收藏在某个特别的地方。

回到宿舍,苏念小心翼翼地将门票夹在日记本里,那个本子里记录着她这段时间以来的研究心得和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她翻开新的一页,写下今天的日期,笔尖在纸上停留许久,最终只写下了一句:“今天天气很好。”

窗外,夕阳已经完全沉入地平线,天边留下一抹绚丽的晚霞。宿舍楼里渐渐热闹起来,同学们陆续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归来。苏念坐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日记本的封面,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下午的点点滴滴。

她想起陆时砚说话时微微上扬的嘴角,想起他专注倾听时的神情,想起他递过门票时指尖的温度。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种感觉既让她欣喜,又让她感到些许不安。毕竟,他是教授,而她只是他的学生。

就在这时,林薇推门而入,看到她对着日记本发呆,忍不住打趣道:“怎么了?我们的大才女今天看起来有点心事啊?”

苏念慌忙合上日记本,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没什么,就是在想论文的事。”

林薇凑近了些,眼神中带着几分狡黠:“是吗?可我刚才在楼下好像看到某人和陆教授在一起哦。说说吧,怎么回事?”

苏念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支吾着不知该如何解释。幸好这时宿舍电话响起,替她解了围。但挂断电话后,林薇仍然不依不饶地追问着,苏念只好简单说了论文指导的事,刻意省略了那些让她心动的细节。

然而夜深人静时,那些被刻意压抑的思绪又悄然浮现。苏念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斑驳的光影,久久不能入睡。她想起人民日报曾经写道:“青春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在最适合的年纪遇见最美好的人。”这是否就是她的邂逅呢?

与此同时,陆时砚正坐在书房里,面前摊开着几本学术专着,但他的注意力却不在书上。他拿起手机,看着那条简单的回复:“不算。”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