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办公室的“恰好”相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岁时予你》最新章节。

清晨的阳光透过历史系老楼的雕花木窗,在走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念抱着一摞刚打印好的实习报告匆匆走过,纸张上还带着打印机余温,墨香混合着老楼特有的书香气息,萦绕在鼻尖。她今天特意提早半小时到校,想着能在导师上班前先把报告放在桌上,却没想到在拐角处差点撞上一个人。

文件哗啦一声散落一地,像突然绽放的白色花朵。苏念慌忙蹲下身去捡,还没来得及抬头道歉,就听见一道温和又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小心点。”

那声音像春日里融化的溪水,清冽中带着令人安心的温度。苏念的手指顿在半空中,抬起头正对上陆时砚俯身望来的目光。他今天穿着深灰色的西装,外套随意搭在臂弯,白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阳光从他身后的窗子斜射进来,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

“陆教授……”苏念感觉自己的声音有些发紧,“对不起,我没注意看路。”

陆时砚已经蹲下身帮她捡文件,修长的手指轻巧地将散落的纸张归拢。当他递过来时,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苏念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手,耳尖悄悄泛红——这是她这周第三次在办公区“偶遇”他了。

第一次是周一早晨,她在咖啡间泡茶时,他恰好进来取文件;第二次是周三下午,她在档案室查资料时,他恰好来还书;而今天,周五的清晨,他们又这样“恰好”在走廊相遇。

苏念接过文件,低头整理着纸张顺序。历史系的实习报告要求严格,必须按照系里统一的格式装订。她仔细检查页码,却发现最上面一页的报告里,有几处用红笔标注的修改建议。字迹工整有力,笔锋转折处带着特有的凌厉劲儿,正是陆时砚的笔迹。

她记得很清楚,自己是昨天下午才把报告提交到系里的公共邮箱,还没来得及找导师请教。这份报告关于唐代河西走廊的贸易体系研究,她花了整整两周时间才完成初稿。

陆时砚像是看穿了她的疑惑,指了指她手里的报告:“昨天帮系里整理文件时碰巧看到。”他的语气平淡自然,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的观点很新颖,特别是关于丝绸之路与当地民族经济互动的部分。只是有些史料的引用可以再严谨些,顺手标了几点建议,希望没打扰你的思路。”

苏念注意到他说“碰巧看到”时,睫毛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她知道陆时砚作为系里的核心教授,每天要处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系里的公共邮箱每天收到的学生作业和报告数以百计,他怎么可能“碰巧”就看到她的报告?

“谢谢陆教授,”苏念连忙道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您标注的这几个地方,我确实查证得不够仔细。”

“学术研究就是这样,”陆时砚站直身子,阳光在他身后流转,“有时候最明显的史料反而最容易忽略。你提到的唐代货币在河西走廊流通的问题,系资料室最近整理了一批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或许可以去查查看。”

这时,陆时砚看了眼腕表,银色的表盘在阳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晕。他的目光又落在苏念手里还没开封的早餐面包上:“快到上班时间了,先去办公室吧。空腹工作容易低血糖。”

苏念这才想起自己为了赶早打印报告,还没吃早餐。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把面包往身后藏了藏,这个细微的动作却引得陆时砚唇角微扬。

只见他很自然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铁盒,打开盒盖,里面整齐排列着各式各样的水果糖。他挑出一颗包装精美的草莓味硬糖,递到苏念面前:“如果来不及吃早餐,先含颗糖垫垫,别让自己饿着。”

苏念怔住了,呆呆地看着那颗静静躺在他掌心的糖果。糖纸是淡淡的粉色,上面印着细小的草莓图案,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注意到陆时砚的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齐,指尖微微泛着健康的粉色。

她小心翼翼地接过糖果,指尖又一次触到他的指腹。但这次她没有躲开,只觉得那颗糖在掌心发烫,连带着她的脸颊也温热起来。

“谢谢您。”苏念轻声道,声音比刚才稳定了许多。

陆时砚微微颔首,转身走向走廊尽头的办公室。西装裤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步伐稳健而从容。苏念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上周加班到深夜的那天。那天她忘了带伞,站在办公楼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发愁,也是这个背影撑着伞突然出现在雨幕中,说“刚好要回家,顺路送你”。

那天晚上,他的车开得格外慢,车内放着轻柔的古典音乐。雨水在车窗上划出蜿蜒的痕迹,路灯的光晕在水幕中模糊成一片片暖黄。他们聊了很多,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到系里老师的趣事,再到学校后门那家甜品店的招牌布丁。下车时,他甚至还提醒她第二天会降温,记得加件外套。

苏念撕开糖纸,将草莓糖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漫开,带着清新的果香。她忽然觉得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比糖的甜味还要浓郁几分。

原来这位被同学们称为“高岭之花”的陆教授,这位在学术会议上言辞犀利、对待研究一丝不苟的“老狐狸”,一直在用他特有的方式,悄悄照顾着她。

走廊尽头传来其他老师打招呼的声音:“陆教授今天来得真早啊!”

“有点资料要整理,”陆时砚的回应温和而简洁,“您也早。”

苏念赶紧收回目光,抱着报告向自己的实习办公室走去。那颗草莓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甜味一丝丝渗入心底。

她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端,是间给研究生和实习生共用的小房间。推开门时,同系的实习生周薇已经在了,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念念你来啦!”周薇抬头看她,立刻注意到她手里的报告,“哇,你已经打印好啦?我昨晚赶稿到凌晨三点,现在眼睛都睁不开。”

苏念笑着将报告放在自己桌上:“我也刚打完。你要不要喝点咖啡提神?”

“等等再去,”周薇凑过来,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刚才看到你和陆教授在走廊说话哦。这周第几次了?第三次了吧?”

苏念感觉耳根又开始发热,假装整理桌上的文件:“碰巧遇到而已。”

“碰巧?”周薇挑眉,明显不信,“陆教授平时都从西门直接上三楼,怎么会‘碰巧’出现在我们二楼的复印室附近?而且我听说,他昨天特意去了系办公室,问了下实习生的报告提交情况。”

苏念整理文件的手顿了顿,心里那丝甜意又浓了几分,但嘴上还是说:“陆教授负责实习工作,关心报告进度很正常吧。”

“才怪,”周薇撇嘴,“往年都是李教授负责实习生的事。今年陆教授突然主动接手,系里好多老师都惊讶呢。”她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报告写得怎么样?我听说陆教授批注特别严格,上学期有个学姐被他批注得哭了好几次。”

苏念想起报告上那些细致入微的批注,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标注了可以参考的资料和方向,完全没有周薇说的那么可怕。“陆教授给的建议挺有用的,”她轻声说,不自觉地为陆时砚辩护,“虽然严格,但都很中肯。”

周薇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正要说什么,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站在门口的正是陆时砚。他已经穿上了西装外套,整个人显得更加正式挺拔。

“苏念,”他的目光直接落在她身上,“能来一下我办公室吗?关于你的报告,有几个细节需要讨论。”

苏念愣了一下,赶紧起身:“好的,马上来。”

周薇在她身后偷偷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表情明显在说“看吧我就说”。

陆时砚的办公室在三楼东南角,是系里少数几个带飘窗的老房间。深色的实木书架上堆满了各种文献资料,窗台上放着几盆绿植,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咖啡混合的香气,典型的历史学者办公室。

“请坐。”陆时砚指向窗边的椅子,自己则走到办公桌后取出她的报告。

苏念注意到他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摞论文,最上面一份的页边已经写满了批注。电脑旁边放着一个陶瓷杯,杯身上印着某次国际学术会议的logo,里面还剩半杯咖啡。

“你的报告整体质量很高,”陆时砚开门见山,手指点着报告中用红笔标注的部分,“特别是对唐代商队在河西走廊活动的分析,视角很独特。但是这里——”他翻到第三页,“关于货币流通的部分,你引用的《河西经济考》是八十年代的着作,这几年敦煌新出土的文书已经补充了很多新证据。”

苏念认真地点点头:“我昨天也发现这部分资料不够新,正想去资料室查最近的研究成果。”

“系里最近整理了一批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包括一些尚未公开发表的货币交易记录。”陆时砚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借阅卡,“我已经帮你申请了权限,今天下午就可以去查看。保管员赵老师那边我也打过招呼了,他会帮你调取相关的卷宗。”

苏念接过借阅卡,心里既惊讶又感激。系里对敦煌文献的查阅权限管理严格,通常需要层层审批,没想到陆时砚已经为她安排好了。

“谢谢陆教授,太麻烦您了。”她真诚地道谢。

陆时砚摇摇头:“指导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况且,”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报告上,“你的研究很有价值,值得这些支持。”

接下来的半小时,陆时砚详细地为她讲解了报告中几个需要改进的部分。他说话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却不会让人感到压力。偶尔苏念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也会认真倾听,然后给出建设性的反馈。

阳光从飘窗洒进来,在他低垂的眼睫上投下细密的影子。苏念注意到他左眼角有一颗很小很淡的痣,平时被金丝眼镜遮挡着,只有在这种近距离下才能看清。

当讨论到报告中关于胡商与汉人交易习俗的部分时,陆时砚突然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专着:“这本书里有个章节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站在苏念身旁,俯身指出书中的相关段落。距离突然拉近,苏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一丝墨水的味道。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理解了吗?”陆时砚转头问她,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专注而清澈。

苏念猛地回神,赶紧点头:“明白了,谢谢您。”

陆时砚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直起身子,回到办公桌后的座位上,恰到好处地重新拉开了距离。

“报告修改不用太着急,下周三前交给我就可以。”他说着又看了眼时间,“你应该还没吃早餐吧?现在去教职工餐厅应该还能买到热乎的包子。”

苏念惊讶地抬头。陆时砚怎么知道她喜欢教职工餐厅的包子?有一次她只是偶然和周薇提过,说那家的包子馅多皮薄,比学生餐厅的好吃多了。难道...

“我正好要去餐厅喝杯咖啡,”陆时砚已经站起身,状似随意地邀请,“要一起去吗?”

从办公楼到教职工餐厅要穿过一片小花园。初夏时节,园中的栀子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朵簇拥在绿叶间,散发出浓郁的甜香。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小径上,形成斑驳的光点。

两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苏念抱着文件,陆时砚提着公文包,偶尔有熟悉的老师经过,投来好奇的目光。

“最近实习还顺利吗?”陆时砚打破沉默,“听说你们在整理系里的老档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