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最新章节。

“为何大明岁入仅四百万两,宋朝却有一亿六千万?”

“你们——谁来答咱这个问题!”

老爷子起身,威势迫人。

不少人低下头,暗中左右窥看,

想从旁人神色中揣测皇上此问的缘由。

圣上不是刚带群臣去了钟山?

想到这里,百官心头一凛,

隐约感到问题或许就出在钟山。

略一思忖,众人便各自盘算起来。

说到底,他们终究是大明最顶尖的智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不至于被这数字吓得无措。

“启禀陛下,”文官队列中,工部侍郎林志恒再度开口,

“宋朝商贸兴盛,岁入过亿不假,

但那些并非白银,而是以贯为单位的铜钱。”

“哦?”老爷子似乎早料到有人会在计量上做文章,

“那咱问你,

按宋朝的购买力,一贯相当于多少?”

林志恒一滞,迟疑道:“一贯……即一千文钱。”

老爷子追问:“我大明一两白银,又折多少文?”

林志恒语塞:“也……也是一千文。”

老爷子怒道:“既然如此,购买力相同,为何宋人岁入过亿,大明却仅四百万两?”

林志恒面色霎白,张口难言。

此时,

韩林学士黄子澄自信出列,他在国政诸道上钻研多年,素有见解。

“陛下,臣曾与二皇孙论及此事,

今日愿将当日所答,再陈于朝堂。”

老爷子轻“咦”一声。

皇室队列中,朱允炆闻言一喜,向黄子澄投去赞许目光。

他随即瞥向身后的朱允熥,

见对方仍低首不语,不由心底冷笑。

“皇爷爷,黄先生确实与孙儿议过此事!”朱允炆高声附和。

“既如此,你来说。”老爷子看向黄子澄。

“回陛下,依臣之见……

大明岁入不及宋,非力有未逮,实因三点先天不足。”

“讲。”

老爷子一边听着,

目光却悄然转向一旁。

早有史官立于殿侧,记录朝堂对答。

此番,圣心已决。

关于如何增加国库收入的问题,在寻找对策之前,必须先集思广益,让官员们各抒己见,找出大明财政的主要症结,才能针对性地制定提升税收的决策。

黄子澄对此十分配合,他提出了三点见解:

“首先,大明建国根基尚浅,而宋国已有两百年的太平治理,这是教化万民的成果。大明刚刚起步,百废待兴,正处于向上攀登的阶段,当务之急是确保天下太平。”

他侃侃而谈,期间融入自己的理念,百官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其次,是皇上当初定下的四民政策——士农工商。大明立国仅二十五年,一直重视农业,皇上将民籍固定,让四民各守本业。其中商人被列为贱籍,一旦入商籍,子孙后代无法读书入仕。因此百姓多选择务农,不敢从商。长此以往,商业不发达,税收自然减少。”

“第三点,”黄子澄说到这里,语气一顿,郑重说道,“是统计方式的差异。宋朝记载的税收高达一亿六千万贯,但他们将布匹、丝绸、盐铁等所有收入都计算在内。而我大明的税收,主要是税粮,那四百万两白银,是纯粹的银钱收入,并未计入其他物资。”

听完这三点,百官纷纷点头称赞:

“黄大人在此方面果然早有研究!”

“不愧是太子伴读,理清国事轻而易举!”

“黄大人确有真才实学!”

就连皇上也不由点头。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也大致符合实际情况。但皇上总觉得这三点过于表面,过于简单。如果原因仅止于此,为何大明至今仍财政拮据?为何仅据江南一隅的南宋,不仅能年年向敌国进贡巨额岁币,还能以“富饶”闻名于世?这实在说不通。

果然,就在黄子澄风光无限之时,解缙站了出来:

“黄学士,臣有一问!”

见到解缙,黄子澄脸色一沉:“解学士请讲。”

解缙问道:“按照黄学士的第一点,大明财政困难是因为立国不久。那么我想请教,南宋相较于北宋,曾被异族铁蹄践踏,但南宋定都临安后,短短几年就恢复了元气,仅凭江南一地就能召集百万大军抵抗金国。而我大明开国之初,就将灭亡金国的蒙元铁骑打得溃不成军,不仅占据江南,更收复了淮北、陕西、山西、宁夏乃至大都等元人统治的广大地区。为何我们依然国库空虚?”

“从古至今,士农工商的划分,又岂是明朝独创?对商籍的轻视,本是常例。”

“即便有所不及,也不至于造成数百万与数万万这般天差地别!”

“其三,若是依黄先生所说,更是荒谬!”

“难道只有大明征收税粮?宋朝难道没有?若无税粮,百姓吃何饮何?”

解缙越说越激动。

他年轻气盛,最看不惯朝堂上那些只凭经书典章就高谈阔论的人。

“黄翰林!”

“你所言尽是妄语!”

“你提出的三点……”

“看似有理,实则避重就轻,根本没有触及根本!”

…………

殿中一片喧哗,大臣们几乎要争吵起来。

就在这时,

无人留意到,

站在殿柱旁的朱允熥,正用袖子掩着脸,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袖口之间,隐约露出一角木雕。

自上次入梦之后,他便一直将其带在身上。

而这一次,

那熟悉的感觉,似乎又降临了!

朦胧的白雾再次弥漫四周。

朱允熥见到这熟悉景象,不再迷惘,反而满心欢喜。

忽然——

眼前光影流转。

一株巨大的桃树下,桃花灼灼盛开。

一道隐在雾中的身影,安 在树下……

他面前,

棋盘摆放,两侧茶香袅袅……

好一派超然景致!

朱允熥一见此景,浑身轻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