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最新章节。
语气坚定地说道:
“皇爷爷,我想明白了!”
老爷子一脸错愕。
还未等他开口,
朱允熥的声音再次响起:
“大明的财政税收,不是小毛病,
而是有个大窟窿!
是所有人都在啃噬、都在吸血的窟窿!
他们——就是一群蛀虫!
吸的是大明百姓的血肉!”
字字如血,声声似刀。
朱允熥用前所未有、冷厉刺骨的语气,
像一把利刃,
直直 某些人的心口。
“朱允熥,皇爷爷和父亲都在,满朝文武也在,
你胡说什么!”
朱允炆在后面气得发狂。
朱允熥却根本不理他,
一步步向前,
直视着老爷子,
声音铿锵有力:
“皇爷爷!
大哥告诉我,
现在补救,
还来得及。
若是错过时机,朝中奸佞丛生,就再也无力回天!”
果然,
再次听到“大哥”二字,
老爷子猛地站了起来。
太子朱彪也控制不住,往前冲了几步才停住。
满朝文武早已失色。
“三皇孙又来了,又在胡说!”
“上次不也这样?”
“他又提他大哥……”
“是不是中邪了?”
“要不要传御医……”
“……”
“都给咱住口!”一声怒吼,
如虎啸山林,震慑全场。
百官顿时噤若寒蝉。
老爷子却已走下台阶,
直接来到朱允熥面前:
“继续说!
一句一句,给咱说清楚!”
朱允熥再也不想压抑心中的话,
他将方才所听所思,尽数道出:
“大哥告诉我三点!”
三点!
正与之前黄子澄所言隐隐呼应。
“第一:大明税粮征收程序太过繁琐,新粮旧粮、成色好坏,全由地方官一口断定!
他们说好就好,说坏就坏,就算有监察官员,在地方上也往往无能为力!
久而久之,积少成多,
光是运到京城的税粮,怕是要被刮去上百层油水!”
闻听此言,百官齐齐震动!
朱允熥所言非虚!
此事确曾发生。
洪武十八年,郭恒案中最大罪名,便是私吞浙西税粮。
本应四百多万石的粮食,最终只收上两百多万石,足足少了五成!
案发之后,朝廷彻查,结果触目惊心。
上至六部中的户部、礼部,下至浙东地区,近乎所有官员皆涉其中。
朋党勾结,骇人听闻。
贪污税粮累计高达两千七百多万石,简直匪夷所思。
不知多少正直官员遭害,多少百姓有苦难言!
当年郭恒一案,百 战兢兢。
洪武爷杀得人头滚滚,唯有百姓拍手称快……
然而,陛下执政多年也明白, 是杀不尽的。
今日斩了郭恒,明日又会有唐恒出现!
此刻,朱允熥的话勾起了百官心中最惨痛的记忆。
众人正欲劝解,却见皇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朱允熥,
厉声道:“他还说了什么?继续讲!接着给咱说!”
朱允熥沉声回应:“皇爷爷,大哥所言第二点,在于士族勾结。”
“他们先以不法手段强征百姓田粮,纳入自己名下,享受朝廷优待。”
“百姓纳粮越来越少,士族手中田地却越来越多。”
“若朝廷不加管制,终将重现元末之景——”
“天下良田尽归富户,百姓无地可耕,亲人无地可葬。”
“届时,天下百姓必群起反抗,将所有怒火……倾泻于朝廷之上!”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已吓得魂飞魄散。
这一点,历史早有明证——
它正是大明后期崩坏灭亡的主因之一!
其害之深,遗毒无穷!
“说!继续说!”
老爷子低首瞪目,似已预见某种可怕的未来。
他的神情冰冷,令满朝文武俱感恐惧。
唯有他的声音,如催命符般敲击着每一位官员与勋贵的心:
“第三点呢!全都给咱说出来!”
…………
…………
此刻,皇上的声音响彻朝堂。
从那冷冽的眼神便可看出——
若说之前黄子澄所言只是泛泛之谈,
无非老生常谈的“天下初定”、“四民之策”,
那么朱允熥今日所陈,才是真正振聋发聩!
不就是四个字。
大明安稳!
毕竟……
天下初定是事实,不可否认。
而四民政策,是陛下为了稳固大明基业、开垦荒地,所制定的最为有利的国策!
也无可更改!
到头来。
按黄子澄的说法,
百官讨论许久,结果却只是隔靴搔痒。
这,也正是解缙站出来怒斥黄子澄“胡说八道”,再加“自欺欺人”的原因!
但现在,
随着朱允熥接连提出两点,
明眼人都看得出,
这简直是拿着骨刀,直刺大明最深处、最痛、最隐晦之处。
第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