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最新章节。
“碌碌无为了一辈子……到了晚年……”
“上天竟如此厚待老夫!”
“先是让老夫发现了世间最美的璞玉!”
“如今,又让老夫遇到这等重宝!”
“老夫何德何能?何德何能啊?”
感慨之间,
刘真同忽然神色郑重,望向朱雄英。
他索性丢掉拐杖,
整理衣冠!
挥袖拂去尘埃。
以极其庄重的礼节,
向朱雄英——
深深一拜!
“小郎君!”
“这一次,老夫输得心服口服!”
“老夫深知,此物之重要,已到了难以估量的地步,”
“此物之推广,更是刻不容缓。”
“恳请小郎君,将其传扬天下!”
朱雄英未直接回应,只淡然一笑:“现在,不就在传吗?”
刘夫子猛然抬头,
惊喜地看向朱雄英。
只听朱雄英继续说道:
“先生先前所言极是。”
“此物,是介于文字与初学者之间的桥梁。”
“这桥梁,可与我们祖先的一切典籍相连。”
“它相当于为孩童正式入学前,打下文字基础。”
“但不仅如此!”
“此物亦脆弱,因此,在广传之前,”
“朝廷之力,不可或缺!”
一旁,
马皇后眼中泛起疑惑的波澜。
“朝廷?”
朱雄英道:“正是!朝廷!”
“朝廷学堂遍布天下!”
“若由朝廷颁布法令,将其定为幼童入学基础!”
“必能以最快速度传开。”
“此外,还有声调、能让语句断句的标点符号!”
“这些基础改进,将使教学变得极为容易!”
此刻,
在马皇后眼中,
这年轻人所说的话,连她也感到迫不及待!
“方才刘先生提到要与《说文解字》结合?”
“在我看来,远不止于此。”
“当以拼音为目录,收录同音各字,附以释义,编成字典!”
“再进一步,收录组词、添加解释,形成词典!”
“甚至,采撷古之谚语、典故,融为四字一词,名为成语词典!”
“……”
“如此,这些基础知识,便可适用于不同学段的学子!”
朱雄英一番话,让众人眼前皆是一亮。
“好!”刘夫子更是赞道:“大明洪武初年,天下安定,当今圣上命九品“其后,圣上又下诏恢复科举,各府、州、县考选秀才与举人入国子学。”
刘夫子面泛红光,骄傲地说道:“我大明朝廷设有十三布政使司,统管天下一百四十府、一百九十三州、一千一百三十八县,并设众多卫所,这些地方都建有学堂!”
“可惜学堂虽多,求学之人却稀少。”
“幸得当年马皇后……”刘夫子拱手一礼。
朱雄英一愣,旁边的马皇后也明显怔住了。
刘夫子语气谦和,充满敬意:“马皇后深知百姓艰难,特意奏请圣上,让贫寒学子由国家承担食宿。”
“不仅如此,孝慈皇后还下旨,那些尚未成家的监生,由皇后自俸禄 资,赐予婚聘费用、两套女衣,以及每月两石米粮!”
“孝慈皇后仁慈之心,实为万民之福!”
“可惜她已仙逝!”
朱雄英转头看去,见马皇后眼中浮现追忆之色。
刘夫子声音又起:“如今若有这拼音之法,我大明的教学体系必将更加完备!”
“甚至可推广至成年男子,遍及乡野村落!”
“使他们也能迅速识字!”
“有这般条件……”
“拼音之法何愁不能传遍大明?”
“助我大明实现圣人所愿……”
“真正教化万民!”
刘夫子情绪激昂,急声道:
“我在京城有位族兄,身为翰林!虽年事已高,但地位尊崇!”
“我这就写信给他,让他见识这拼音!”
“老夫近日也将召集友人,将此物传出太平县!”
“还有这孩子的祖父,任职工部主事,已赴京城参加大朝会。”
“若我们传播迅速,待他抵达时——”
“翰林院、朝堂官员、民间传闻三方汇聚大朝会!”
“必使朝廷震动!”
听了刘夫子的话,朱雄英再次微笑。
他看向神情动容的马皇后,心想,那位老爷子应该快到了。
忽然,朱雄英想起一事,问那孩子:
“请问他祖父是?”
刘夫子答道:“工部主事,于修明!”
“于?”
朱雄英一愣,望向那个穿红肚兜、模样讨喜的小孩。
若没记错,他叫“小谦”?
“于谦?”
大明皇宫!
“户部有消息了吗?”
几天过去了。
近日,老爷子命户部、吏部及下属官员在南直隶彻查名为“桃花村”的地方。
可多日过去,仍无任何音讯。
老爷子越来越焦急。
此刻,他正由宫内侍从服侍,穿上明黄龙袍。
先前如寻常老者的气质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威严凛然的洪武帝!
太子朱彪侍立一旁。
“父皇,今早吏部詹大人上奏,说已核查十三个名为桃花村的地方,但未有确切消息。”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