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赵云也暗暗佩服:能将敌情剖析得如此透彻,这军师果然不凡。
唯独孙坚听到这里,眉头微微一皱。
“军师所言我也考虑过,但除了孟津,实在找不到其他适合大军南渡的渡口了!”
“刚才军师说西侧各处皆可渡河,难道是要绕道蒲坂?”
“那可就直接进入关中腹地了!”
众将领闻言,纷纷点头赞同。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若真从蒲坂渡河,无异于孤军深入敌境,凶险难料!
见众人神色凝重,秦鸣朗声笑道:
“诸位这是作茧自缚了!”
“我军何必非要全军同时渡河?”
“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岂非不智?”
“须知我军四万之众,而敌军防线仅布防万人,甚至不足!”
“不如化整为零,分批渡河——今日三千,明日五千,沿黄河数百,里防线择机登陆!”
“莫说敌军难以察觉,即便发现零星渡河,难道他们能守住整条黄河防线?”
“若敌军敢分兵百,里追击,我军即刻从孟津主力强渡!”
“若其按兵不动,不出数日,我军便可全员过河!”
“如此,天堑变通途,岂不快哉?”
众将闻言愕然,随即恍然大悟。
自古渡河皆集中突破,何曾见过这般蚂蚁搬家的策略?
这完全是以兵力优势碾压敌军防线漏洞,堪称兵不血刃的妙计!
孙坚击掌赞叹:“军师此计大善!按此施行必能安然渡河!”
忽又皱眉道:“唯有一虑——若先头部队渡河后遭遇敌军突袭,虽主力可顺利过河,但先锋岂非白白折损?”
秦鸣从容解答:“此事早有对策,需设双重保障。”
“其一,佯攻河东。令敌军误判我军意图,放松沿河戒备。”
“明攻河东,暗度黄河,正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妙!”
“其二,夜渡为要。兵卒卸甲伪装百姓渡河,过河后于北邙山秘密集结。”
“即便偶有暴露,敌军亦难窥全貌!”
孙坚闻言开怀:“军师筹谋周全,倒是某多虑了!”
众将喜形于色——至此渡河难题迎刃而解,只待商讨过河后的战略部署。
典韦凝视着洛阳周边地形图,眉头紧锁道:
"军师,洛阳北侧有北邙山作为屏障,即便渡过黄河,仍需突破小平津关与孟津关两处要隘!"
"我军应当选择哪条路线攻入洛阳?"
韩当仔细研究地图后提议:
"军师,既然董卓准备迁都,不如先夺取小平津关,切断其退路如何?"
众将领纷纷颔首,唯独秦鸣突然出声反对:
"此举实属下策!"
"贸然夺取关口只会打草惊蛇。若截断董卓退路,他必会放弃与其他诸侯周旋,转而全力攻我关隘!"
"届时孟津关守军切断我军退路,再加上牛辅从河东出兵,我军将陷入三面夹击的绝境!"
这番分析令众人悚然一惊。
深思熟虑后,确实如此——渡河看似占据地利,实则孤军深入险境!
孙坚急切追问:
"那依军师之见,莫非放任董卓逃窜?"
"非也!"秦鸣肃然道:
"我军渡河后便是一支奇兵,必须静待良机。"
"唯有在董卓迁都之际,方可发动突袭!"
赵岑忍不住插言:
"难道在迁都前就按兵不动?"
众人虽然诧异于赵岑首次发言,但更关注秦鸣的答复。
所有人眼中都带着同样的疑问:难道辛苦渡河却要无所作为?
秦鸣轻笑一声,手指点向地图某处:
"自然不会闲着!"
"可派遣精锐翻越北邙山,在此处秘密行动。"
众人凝神看去,那处位于平津关以西的瀍河——洛水上游的一条支流。
孙坚大惑不解:
"在此处设伏?要埋伏也该选函谷关!"
面对众将疑惑的目光,秦鸣眼中精光闪动:
"此行绝非游山玩水!"
"这支奇兵须在此筑坝蓄水,准备半渡而击!"
"半渡而击"四字一出,众将豁然开朗。
孙坚立即醒悟:"军师要借水势截断敌军?"
027章 一水三用,董卓欲焚洛阳?
这个绝妙计策令所有将领都为之一振。
他凝视着地图,发现自洛阳前往长安的路线,必须横穿涧河峡谷,顺着河谷行进至函谷关,方能踏入弘农郡地界。
而瀍河与涧河在此交汇,最终注入洛水,恰巧横亘在董卓大军的行军路线上!
若在上游筑坝截流,待敌军渡河时突然开闸放水,顷刻间就能将董卓大军斩为两段!
众人盯着地图,顿时领悟了秦鸣这支奇兵的奥妙!
祖茂击掌赞叹:
"原来军师的伏笔藏在此处!"
"着实精妙!"
"以此计策,我军兵不血刃便可令董卓部众阵脚大乱!"
秦鸣颔首道:
"我军南渡后需隐匿行踪,若全员翻越北邙山恐暴露行迹。"
"故待董卓迁都时,我军当取道小平津关!"
"此处守备薄弱,可速战速决。"
"夺关后沿官道疾驰南下,纵使敌军察觉我军动向,这滔天洪水亦能阻断其退路,正可一鼓歼之!"
"不过筑坝蓄水另有深意——"
"尚有余韵?"
众将领闻言俱是愕然。
不仅另有深意,竟还是双重后手?
这岂不是一石三鸟之计?
孙坚凝神思索片刻仍不得要领,急问:
"请军师详解这双重后手?"
见众人困惑,秦鸣拂袖点向地图:
"其一乃是迟滞敌军,其二实为助我军破敌!"
"董卓麾下西凉铁骑骁勇。"
"迁都之时必以精骑断后,我军新练骑兵难撄其锋!"
"故需借天地之力制约敌骑——诸位且看,瀍河地势居高临下,下游尽为平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