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浮华囚笼(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凡人寻道》最新章节。

与镇北王及清虚子等人达成初步共识后,李寻并未久留边关。魔门踪迹在建康隐现,且可能渗透朝堂,这比前线的魔兵更为棘手。在清虚子等人的建议下,李寻决定以“活神仙”的身份,应皇帝之前邀约,正式进入建康这个南朝的权力与欲望中心。

渡江南下,离雁门关越远,北地的肃杀与悲壮便愈发淡薄,取而代之的是江南水乡的温软与建康城极致的繁华。皇帝得知李寻南下,龙心大悦,再次下旨,以更高规格的礼遇相迎,并赐下一座位于秦淮河畔、紧邻乌衣巷的奢华宅邸。

这座宅邸飞檐斗拱,亭台楼阁,极尽精巧。院中引活水为池,遍植奇花异草,更有从各地搜罗来的珍奇异石点缀其间。仆从如云,皆是精挑细选,言行举止无不透着世家大族的规矩与奢靡。

李寻入住之初,尚能于庭院静室中打坐修行,或是翻阅府中藏书,试图从中找到关于魔气、百家或是修行界的只言片语。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活神仙”入住秦淮别院的消息,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引爆了整个建康的上流社会。王、谢、袁、萧……这些曾经“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顶级门阀,以及众多攀附权势的官僚、豪商,如同闻到花香的蜂蝶,竞相前来拜会。

请柬如雪片般飞来,今日是王司徒的赏花宴,明日是谢驸马的曲水流觞,后日又是某位皇亲的寿诞……李寻起初还以初来乍到、需要静修为由推拒几分,但很快便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皇帝的关注、权贵的“热情”,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牢牢困在这座金玉其外的牢笼之中。

他不得不周旋于这些场合。宴席之上,觥筹交错,珍馐美馔如同流水般呈上,许多菜肴李寻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身着华美绫罗的舞姬翩跹起舞,乐师演奏着靡靡之音。士族子弟们高冠博带,言必称玄理,语不离风月,挥斥方遒,仿佛天下大势尽在掌握。

一位王姓子弟,举着夜光杯,醉眼朦胧地对李寻道:“李先生乃世外高人,可知我等为何而活?便是要效仿竹林七贤,放浪形骸,寄情山水,不负此生风流!”说罢,将杯中价值千金的葡萄美酒一饮而尽。

另一位谢家郎君,则热衷于向李寻请教养生炼丹之术,言语间透露出对长生不老的极度渴望,并暗示若李寻能献上仙丹,保他谢家富贵绵长。

李寻坐于席间,面带微笑,应对得体,心中却是一片冰冷。他看着这些锦衣玉食的权贵,谈论着虚无缥缈的玄理,追求着镜花水月的长生,却对北方日夜传来的烽火、对边境浴血奋战的将士、对流离失所嗷嗷待哺的难民,漠不关心,甚至以此为谈资,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刻在他心中有了无比真切的体会。这些门阀士族,早已在数百年的安逸与权势中,磨掉了先祖的锐气与担当,只剩下精致的利己主义与空洞的精神内核。他们所维护的,不过是自身的特权与享乐。

在一次由某位极度崇佛的皇亲主持的素斋宴上,满桌皆是仿制荤腥的精致素菜,所用材料无一不是天南地北的奇珍。席间,众人讨论的不是佛法精义,而是哪位高僧的袈裟更华美,哪座寺庙的佛像更金碧辉煌。一位官员甚至提议,应在秦淮河上再造一座九层浮屠,以“镇压王气,祈福国运”,引得众人纷纷附和。

李寻沉默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谬与悲凉。北地将士在用生命抵御魔化的胡人,而这座帝国的中枢,却在为如此虚无缥缈、劳民伤财的事情津津乐道。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而华丽的戏台,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假的表演,而他,则像一个被强行拉上台的观众,被迫观看这出名为“浮华”的闹剧。

夜深人散,他独自回到那座奢华的宅邸。仆役早已备好香汤,点燃名贵宁神香。他挥退众人,站在空旷的庭院中,仰望着被建康灯火映得有些昏黄的夜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这孤独,并非源于形单影只,而是源于精神上的格格不入,源于无人理解的清醒。

他就像一只被关在黄金笼子里的异兽,被所有人好奇地观赏、称赞,却无人真正理解他的来处,他的追求,以及他内心对这片沉沦天地的忧虑。

“这便是……我所要守护的人间吗?”李寻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迷茫。他体内的真炁,在这片奢靡浊气的包围下,似乎也运转得有些滞涩。他知道,必须尽快找到破局之法,否则,不等魔门来袭,他自己恐怕就要先在这片温柔富贵乡中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