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困难(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最新章节。

一支濒临溃散的农民武装,在正确的思想引导和组织建设下,开始艰难地向着有理想、有纪律的新型人民军队蜕变。

而陆鸣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开辟稳固的山区根据地,获得群众支持,将是接下来更严峻的考验。

但他看着眼前这些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的乡亲,心中充满了信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这火种,正在这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经受锤炼,变得越发纯粹和顽强。

深山营地,篝火摇曳,映照着村民们疲惫而茫然的脸庞。

陆鸣满腔热情地推行着从弹幕大佬那里学来的“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精神。他组织“队员议事会”,宣讲革命道理,强调官兵平等...

然而,效果甚微,甚至引发了新的困惑和抵触。

“议事会?俺们大字不识一个,能议出个啥章程?”

“为啥打仗?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吗?还能为啥?”

“平等...鸣哥儿你是好人,可这世道,哪有真平等啊...”

绝大多数队员都是文盲,他们朴素的认知无法理解那些超越生存层面的抽象概念和组织原则。他们只知道现在很苦,很饿,很害怕,对未来充满了迷茫。陆鸣宣讲的那些道理,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遥远而不切实际。

【急死我了!对牛弹琴啊!】

【没办法,文化水平太低,理解不了那么深的东西。】

【主播方法是不是有问题?太理想化了?】

弹幕里充满了焦虑和质疑。

陆鸣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挫败感。他明明是按照最正确的“答案”去做的,为什么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就在这时,那条金色的弹幕再次出现,语气却带着一种罕见的反思和凝重:

【是我的失误。】【我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历史经验,忽略了主播所处的具体环境和现实条件。】【教员当年批判的‘本本主义’,我竟也犯了。】

【我党初期,也曾盲目学习苏联城市暴动经验,结果损失惨重。正是教员敏锐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农业大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必须用农民能听懂的语言、能理解的方式去发动和组织他们。】【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精髓。】

【主播现在面临的,正是类似的情况。你的队员都是最朴实的农民,他们可能听不懂‘阶级解放’、‘民主集中制’这些理论,但他们一定懂得‘谁对我们好’、‘谁让我们吃饱饭’、‘谁帮我们报仇’。】

【建议立刻调整策略:】

【1. 化繁为简,口号要直白。将革命目标简化为‘打土豪,吃饱饭’、‘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不让子孙再受欺负’。这些是他们最能切身感受到的痛点和诉求。】

【2. 组织形式要直观。‘队员议事会’可以暂时简化,不必追求形式民主,而是由核心成员(你、周老拐等有威信的人)在做决定前,多找普通队员聊聊,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困难,让他们感觉被尊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 纪律要严明但理由要通俗。不是强调‘革命纪律’,而是强调‘不听指挥会害死大家’、‘偷藏粮食就是抢兄弟活命的口粮’。】

【4. 最重要的一点:用行动代替说教!带领他们打胜仗,找到粮食,治好伤病员,为他们解决最实际的困难!你为他们做得越多,他们就越信任你,越愿意跟你走!行动的力量远胜于言语。】

【5. 文化学习要搞,但不能急。从认自己的名字、认数字开始,慢慢来。结合现实教,比如认识‘粮’、‘地’、‘敌’这些字。】

【记住:真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必须与人民的需求相结合。走你自己特色的,符合这支队伍现实情况的‘改造’之路。】

【大佬...承认错误了?】

【卧槽!这才是真正的大佬风范!】

【实事求是!说得太对了!不能脱离实际!】

【主播快调整!】

陆鸣看着弹幕,心中的困惑豁然开朗!

对啊!自己太执着于“形式”和“理论”了,却忘了最根本的东西——眼前这些人,是需要先活下去、先感受到切实好处的活生生的人!

他立刻改变了。

他不再召开冗长而低效的“议事会”,而是每天抽出时间,坐到不同的队员身边,像拉家常一样问:“兄弟,家里还有几口人?”“最近吃的够不够?”“伤口还疼不疼?”“你觉得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他不再空泛地讲“革命理想”,而是在分发有限的食物时,大声说:“乡亲们!只要我们团结,就能找到更多吃的!就能活下去!就能找那些老爷们报仇!”

他任命最细心可靠的孙寡妇负责管理物资,当着所有人的面称量、记录每一份口粮,并宣布:“谁发现食物,谁功劳大,谁就能多分一点!谁要是偷藏私吞,就是抢大家活命的口粮,绝不轻饶!”

他组织巡逻和狩猎时,不再只是下令,而是说:“多抓一只兔子,咱们晚上就能多喝一口汤!多发现一个敌人的暗探,咱们的亲人就多一分安全!”

这些直白的话,简单的道理,直接的利益关联,队员们听懂了,也感受到了。

队伍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抱怨声少了,主动出去寻找食物、勘察地形的人多了。虽然依旧艰苦,但一种基于生存和复仇的、最原始也最牢固的凝聚力,开始逐渐形成。

陆鸣也终于明白,革命不是照本宣科,它必须根植于脚下的土地,必须回应人民最迫切的需求。真正的道路,需要在实践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探索出来。

他抬起头,望向密林深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和务实。

属于黑林沟的、独特的求生和革命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