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组建前敌委员会和考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最新章节。

王吉接到“考察程亮”的命令后,立刻陷入了第一个难题:如何将“人民军有意接触并考察其诚意”的决策,安全地送进戒备森严的夏县城内,传递给程亮?

夏县如今被陈知府的兵马控制得如同铁桶一般,四门紧闭,盘查极严,尤其是对进出城的流民和商贩,检查得格外仔细。想派人混进去送信,风险极大,一旦暴露,不仅前功尽弃,还可能连累程亮和潜伏的同志。

王吉在临时情报点内踱步,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对策。他考虑过利用商队、伪装成信使、甚至收买守城兵丁,但都觉得不够稳妥。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各村的农会干部们,已经陆续接到了“坚壁清野、准备长期斗争”的命令。这些命令通过秘密交通站,以口口相传或极其隐蔽的方式,迅速传达到了大王庄、中窖村、溪涧村等每一个被人民军控制的村庄。

尽管时间紧迫,有的村子反应快些,有的慢些,但整个根据地都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迅速泛起了涟漪。农会干部们立刻行动起来,召集村民开会,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乡亲们!府城的官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他们来,不是为了保护咱们,是为了抢咱们的粮食,夺咱们的土地,把咱们重新踩在脚下!”

“咱们好不容易分了田,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绝不能让他们再抢回去!”

“坚壁清野,就是把粮食藏起来,把水井填了,让那些狗官军来了没吃的没喝的,渴死饿死他们!”

“这是为了保护咱们自己的胜利果实!是为了咱们的娃儿能有饭吃!”

“大家要齐心协力!动作要快!不能让敌人抢走一粒粮食!”

朴实的语言,切身的利益,让村民们迅速理解了“坚壁清野”的必要性。恐惧被转化为同仇敌忾的决心,人们纷纷行动起来,肩挑背扛,将家中珍贵的粮食和细软藏进深山、埋入地窖;青壮年则在民兵带领下,开始破坏通往村外的次要道路,设置障碍,填埋水井...一场全民参与的生存保卫战,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悄然展开。

与此同时,接到紧急命令的二中队和四中队,迅速集结了在各村的人民军成员,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回师八义集。他们的归来,极大地增强了核心根据地的防御力量,也让留守的军民士气大振。

而在八义集指挥部,虽然陆鸣处于隔离状态,但他的大脑并未停止运转。他反复思考着弹幕中关于改进指挥体系和监督制度的建议,尤其是那条金色弹幕提出的“前敌委员会”和“学习历史经验”的思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主播可以成立一个临时领导小组啊!】

【对!军事、政治、情报、后勤的人都要有!】

【就叫前敌委员会吧!我党在历史上多次用过,效果很好!】

【监督制度可以参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有建立报告制度!】

【要定期开会,汇总情况,民主决策!】

陆鸣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开始构思一个更加科学、高效的临时指挥架构:

1. 成立八义集反围剿作战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

组成人员: 由军事主官(周铁柱代理)、政治代表(石磊)、情报负责人(王吉)、后勤与群众工作负责人(农会主任老王)以及士兵委员会代表(李锐)共同组成。

职责: 在陆鸣隔离期间,作为根据地的最高临时决策机构。负责全面指挥反围剿作战,统筹军事行动、政治动员、情报侦察、后勤保障和群众工作。重大决策实行民主集中制,投票表决。

与陆鸣的沟通: 建立每日书面报告制度,前委需将当日重要敌情、我军动态、决策内容等汇总成简报,通过特定渠道(如用竹筒密封,由指定不接触隔离区的人传递)送达陆鸣。陆鸣则通过书面指示进行宏观指导和建议,但具体指挥权下放给前委。

2. 强化监督与纪律检查:

明确要求前委所有决策和重要行动,必须留有记录,以备查考。

充分发挥士兵委员会和农会的监督作用,确保各项命令得到严格执行,杜绝贪污浪费和违反群众纪律的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