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最新章节。

张绣瞳孔骤缩,将亲卫重重掷地,厉喝传唤报信溃兵。

不多时。

几名丢盔弃甲的士卒踉跄入帐,伏地痛哭陈述始末。

随着溃兵断断续续的讲述,张绣狰狞的面容逐渐被惊惧取代。

"中计了!"

"刘备竟假道曹操辖境,行假途灭虢之计?"

"那织席贩履的鼠辈,竟能想出这等毒计?"

张绣踉跄跌坐,整个人如遭雷殛。

"是谁——"

"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替刘备出谋划策!"

张绣终于从震骇中回神,从牙缝里挤出低吼,面上交织着悲怆与困惑。

先是一封劝和书简,令他们误判刘备要与刘表合兵攻打宛城。

谈笑间便调虎离山,诱出宛城守军主力。

而后明修栈道佯装会师,暗度陈仓借道曹境,绕行千里突袭宛城北门!

张家少爷猛地清醒过来,眼底闪过一丝狠厉。

他想起那环环相扣的计策,绝非寻常谋士能设下的局。贾文和当年在帐下时,倒是常有这般精妙手笔。可那刘玄德不过是个丢了徐州的无主孤魂,帐下怎会有这等高人?

"将军,咱们老巢让人端了!"满脸横肉的副将带着哭腔喊道。

张少爷浑身一激灵,这才意识到处境凶险——前有刘景升重兵压境,后有刘玄德断了归路。这一万多人马,竟成了瓮中之鳖。

"传令!即刻拔营北上!"他突然爆喝,"趁那大耳贼脚跟未稳,给我把宛城夺回来!"

副将犹豫道:"可那刘备足有上万人马......"

"乌合之众!"张少爷冷笑,"不过是使诈偷城罢了。待我主力回师,定要亲手剁了那织席贩履之徒的脑袋!"

副将被他激得热血沸腾,转身就去传令。张少爷走出营帐,阴沉的目光刺破夜色,直指宛城方向。

"刘玄德,不管你背后是谁......"他咬着牙,指节捏得发白,"我定要取你项上人头,祭我叔父!"

与此同时,穰城官署内一片哗然。

"刘玄德竟破了宛城?还斩了张济?"刘表手中的茶盏哐当落地。堂下众将面面相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蒯异度手中那封急报上。

刘备已率兵越过比阳,正朝穰城进发,怎会突袭宛城得手?

莫不是插翅飞入城中?

刘表猛地转头盯住蒯越,眼中满是急切。

蒯越摇头叹息:细作探明,刘备军伪装成曹兵,经颍川绕道北上,出其不意攻破宛城。张济猝不及防,完全未作戒备。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主公与我等,皆被刘备所欺。

不愧是荆州第一谋士,仅凭零碎情报便勘破玄机。

假途灭虢!

四字如惊雷炸响厅堂。

蔡瑁等武将尚在茫然之际,刘表已骇然变色:原来那封调和书信竟是幌子,只为借我之手牵制张济主力?如此说来,比阳方向的兵马必是疑兵!借道曹操领地行此奇袭......这般天马行空的计策,他竟能想得出来?

刘表连声追问,眼中尽是惊疑。

此时蔡瑁终于恍然,拍案叫道:此计如此刁钻!刘备帐下尽是孙乾这等庸才,岂能谋划得出?

经此提醒,刘表疑色更甚。

蒯越捻须沉吟:孙乾之流自然无此韬略。依我之见,刘备逃离徐州前,必是得了高人相助。此人之智谋......恐怕与我不相上下!

言语间,这位荆州智囊对自己颇有信心,认定那位"神秘谋士"至多与己比肩。

刘表眉头微蹙,捻须问道:"依异度之见,刘玄德新得的这位谋士,到底是何方高人?"

他下意识觉得,刘备新招揽的谋士必定出自名门望族。放眼天下,能称得上顶级谋士的,哪一个不是家世显赫?像郭嘉这样出身寒门的奇才,简直是沧海一粟。自己这位同宗向来运气不佳,总不至于真能遇上这等好事吧...

"属下将徐淮一带的名士都细想了一遍,实在猜不透此人来历。"蒯越答道,"不过主公放心,微臣已加派密探详查,很快就能探明此人身份。"

刘表闻言愈发好奇,对这位神秘谋士产生了浓厚兴趣。

正说话间,蔡瑁突然惊觉道:"刘备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宛城,完全脱离了我们的掌控。照这样下去,只怕他不仅会盘踞宛城,更可能将整个南阳据为己有,不再听命于主公!"

刘表面色骤变,心头一阵发紧。原本想借刘备之力夺取宛城,既不用损耗自身兵力,又能坐收渔翁之利。谁知反倒被刘备捷足先登,来了个反客为主。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如今想让刘备吐出到嘴的肥肉,谈何容易?

"主公不必忧虑。"蒯越从容献策,"张绣得知宛城失守,定会星夜回师与刘备死战。刘备虽占据城池,但张绣麾下皆是百战精兵,双方必有一场恶斗。待两败俱伤之时,主公再挥师北上,便可坐收渔利,轻松收复宛城。"

说到此处,蒯越嘴角泛起讥诮的冷笑:"到时候,刘备机关算尽,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刘表闻言大喜,脸上阴霾一扫而空,拍案称善:"妙计!实在是妙计!那老夫就静观其变,坐看二虎相争,最后再坐享其成。"

“刘备,就算你招揽到什么能人异士,也休想从老夫这里讨到半分好处!”

府堂之中,满是讥讽的冷笑。

距离宛城二十里外。

万余名西凉铁骑正沿着官道急速北进。

军士们虽心怀忐忑,但队伍仍保持着严整的阵型。

张绣策马扬鞭,凌厉的目光仿佛要穿透前方烟尘,恨不能插翅飞回宛城。

此时胡车儿快马迎上前来。

“禀少将军,我方密探已查明。”

“刘备在汝南新收了一位军师,名叫秦牧,是荆州南阳人士。”

“刘备假道伐虢的计策,正是出自此人之手。”

张绣眉头一皱,露出不解之色。

刘备的军师?

秦牧?

还是南阳人?

“南阳名士我如数家珍,怎从未听闻秦牧这号人物?”

张绣满脸疑惑地反问。

胡车儿无奈地摊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