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最新章节。

"照子璟所言,这黄忠莫非是廉颇再世?"

"如此猛将,刘表竟到此时才想起重用?"

刘备惊叹之余,眼中又浮现疑惑。

秦牧冷笑一声:"刘表错失的良将何止黄忠?魏延、甘宁哪个不是当世豪杰?"

"若刘表早用黄忠,何至于沦落至此。"

刘备若有所思。

沉吟片刻,他又道:"若按军师所言,黄忠这般厉害,刘表命他守城,我军想速取江陵恐怕不易。"

秦牧眼中精光一闪:"主公不必忧虑,我既知黄忠底细,自有妙计应对。"

"主公可尽起襄阳之师南下,直取江陵。"

"先除黄忠这块绊脚石,再破江陵城!"

刘备闻言振奋。

秦牧这般成竹在胸,显然已备好制胜之策。

"好!有军师此言,备无忧矣。"

"三军休整多日,正好立即南下,直捣江陵!"

刘备再无迟疑,当即决断。

秦牧举杯朗笑:"容我以茶代酒,预祝主公拿下江陵,尽收荆州之地!"

刘备开怀大笑,主臣二人畅饮 ** 。

黄月英静立一旁,将两人对答尽数听入耳中。

"黄汉升不过是黄家旁支,连家父都鲜少提及,秦子璟怎敢断言其有万夫莫敌之勇?"

"荆州诸多无名之辈,他为何能如数家珍?"

"江陵城防之固不逊襄阳,他又凭何自信破城易如反掌?"

"秦子璟...我定要揭开你这身神机妙算的来历..."

凝望秦牧远去的身影,黄月英心潮翻涌,对这救命恩人的好奇愈发浓烈。

...

建安二年夏。

刘备命关羽领精兵五千镇守襄阳,遣文聘率七千水师控扼汉水,防备夏口黄祖。

亲率三万大军以秦牧为军师,携张飞、张辽、甘宁、魏延诸将自襄阳南下,直扑江陵。

刘表不敢正面交锋,只得收缩防线退守江陵。

当阳以南诸县皆望风归降,兵不血刃。

七日后,刘军兵临江陵北郊。

连营结寨,威逼城门。

中军帐内,刘备聚众商议破城之策。

"军师在襄阳曾说欲取江陵先除黄忠。"

"今大军压境,不知计将安出?"

刘备急切相询。

秦牧笑道:"容我更正前言——非为除之,乃为主公收服这员虎将!"

此言一出,刘备喜形于色。

能得比肩关羽的猛将,自是求之不得。

"军师有何妙策?"

刘备追问。

"先遣一将挑战刘表。"

"其麾下无将可用,必遣黄忠应战。"

“这第二步,便是趁与黄忠交锋之时,将此信暗中递与他!”

秦牧话音未落,已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

刘备与众将面面相觑,目光皆被那神秘的信笺所吸引。

“子璟,既要招降黄汉升,为何反要激他出战?”

“此信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刘备的疑惑,亦是众将心中所惑。

秦牧笑而不语,转而看向身旁的诸葛亮:“孔明,不妨猜猜此信用意?”

他有意考校这位 ** ,想探知其才思深浅。

诸葛亮凝视信函,沉吟片刻后眼中精光一闪:“若 ** 所料不差,此乃一封诈降书。”

“师父假意招降,实为离间之计,意在令刘景升对黄忠起疑。”

秦牧颔首微笑,以示赞许。

众人闻言,方知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孔明再猜,此信是何人笔迹?”秦牧再度发问。

诸葛亮顿时语塞,眉间复现困惑——既非主公手书,又非师父亲笔,莫非另有高人?

苦思良久仍未得解,只得叹道:“ ** 愚钝,实在难以参透。”

秦牧暗自评估:此子天资虽高,终究欠缺历练,尚需打磨。

张飞早已按捺不住:“子璟别卖关子了,快说这信是谁写的!”

张飞忍耐不住,急得直跺脚。

秦牧面带微笑,朝刘备拱手道:“主公且容在下稍作保留,待引出黄忠较量一番,再向您详细解释。”

刘备心中虽充满疑惑,却按捺住好奇,立即调兵遣将,摆出进攻阵势。

“依军师之见,该派何人前去挑战黄忠,行此分化之计最为妥当?”刘备询问道。

论武功,黄忠乃顶级猛将,若要全力相搏,唯有张飞能与之匹敌。然张飞性情急躁,唯恐其杀得兴起,只顾与黄忠拼命,反倒误了大事。

“在下以为,甘兴霸最为合适。”秦牧再三斟酌后推荐道。

单论武艺,甘宁确实不及张飞,与黄忠相比亦有差距。但差距并非意味着无法抗衡。以甘宁的身手,与黄忠周旋数十回合不在话下。且其智勇双全,远比张飞稳重可靠,不必担心因厮杀误事。

“甚好,就依军师所言,命兴霸前去挑战黄忠!”刘备深知张飞脾性,明白甘宁更为胜任,当即采纳建议。

“军师为何不举荐俺?”张飞闷声嘟囔,“若让俺出战,直接斩了那老卒便是,何须这般麻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战鼓雷鸣,号角声声。营门洞开,万千将士列阵而出。

江陵城内,刘表正拍案怒斥:“黄祖这个背信弃义之徒!老夫待其恩重如山,危急时刻竟为自保违抗军令,不肯率兵驰援!狼心狗肺之辈——”气得他面红耳赤,浑身发颤。

为守住江陵,他采纳蒯越之计,接连派遣使者持手令急召黄祖率江夏兵马来援。

黄祖却屡次推诿,时而声称粮草不足,时而借口军械短缺,始终按兵不动。

即便刘表许以荆州兵权,如此厚赏仍未能打动黄祖分毫。

昨日更收到黄祖亲笔书信,以孙策欲攻江夏为由,公然抗命拒调。

先前尚是虚与委蛇,如今竟明目张胆抗令,俨然撕破脸皮!

刘表怒极攻心,几欲呕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