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最新章节。

"陈宫驱赶百姓,我等淮南子弟何必为他卖命?"

军中窃语四起,怨声载道。

......

府衙之内,陈宫独目喷火,攥紧檄文。

"严氏母女竟敢投靠刘备!"

"早知就该将她们射杀!可恨!"

他将檄文狠狠摔在案上。

郝萌忧心忡忡道:

"严氏檄文已动摇军心,流言四起。"

"袁术旧部多为淮南人,怨气尤重。"

"长此以往,恐生变故。"

陈宫神色骤变,急问:

"纪灵那边可有异动?"

纪灵作为袁术旧部主帅,掌控着城中半数守军。

此刻纪灵的立场尤为关键。

"要说异常,倒也没什么异常。"

"只是最近他以染病为由,多日未曾出席军议。"

陈宫心头一紧,顿觉不妙。

纪灵原是袁术大将,当初在寿春失守、家眷被困时才被迫投降吕布。

他归顺吕布,一是心怀怨恨,二是想借机投奔袁绍。

如今吕布已死,寿春城岌岌可危,等待袁绍救援的希望愈发渺茫。

这种情况下,难保纪灵不会反水。

纪灵连日缺席军议,令陈宫怀疑他已暗中勾结刘备。

缺席军议正是心虚的表现,害怕被识破遭擒。

沉思许久,权衡再三。

陈宫长叹一声,神色黯然。

"秦牧谋略过人,连续两计已使我军士气尽失。"

"大势已去,死守寿春只会全军覆没。"

"不如弃城突围,投奔袁绍。"。

刘备军中大帐。

"军师果然料事如神,寿春城有变..."

刘备手持密信,感叹道。

此信乃纪灵心腹冒险出城送来,是纪灵亲笔所写。

信中言明陈宫已失人心,城中袁术旧部怨声载道。

他作为袁术旧将,投降吕布实属无奈,归顺陈宫更是形势所迫。

如今见识刘备雄才大略,愿率部献城归顺。

这段内容可以

纪灵的降书传来,与秦牧此前的预判丝毫不差。眼见破城在即,刘备内心振奋不已。

"有军师谋划,又有纪灵归附,夺取寿春已是板上钉钉!"刘备难掩激动。

秦牧淡然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纪灵投诚自然要接纳,不过以陈宫之智,此刻定在筹谋退路。"

刘备闻言神色一凛。

秦牧继续分析:"当初兖州兵败,他随吕布出走徐州;徐州失守,又转投淮南袁术。如今寿春城破在即,以陈宫的机变,怎会坐以待毙?"

刘备恍然大悟:"军师是说陈宫会弃城逃走?"

秦牧轻轻颔首。

刘备捋须沉吟:"确有道理。依军师之见,他会逃往何处?"

秦牧起身指向沙盘:"南面尽在主公掌控,他唯有北上投奔曹 ** 雄。但他曾背叛曹操,想必不敢再投。"

刘备会意,指向北方:"若要投曹,只能西出上蔡,经颍水北上许昌。"

“若投袁绍,当取北路,沿淮水北上,速至徐州依附袁谭。”

“眼下水势未消,恰是渡淮良机。”

“军师,可否调水军北上拦截?”

老刘目光坚定,手指淮水方向。

秦牧摆手,遥指东方:

“主公,吾以为当于东面设伏!”

“东面?”

刘备眉头一皱:“广陵郡方向需绕行千里,岂非舍近求远?”

众将纷纷附和。

秦牧看向庞统:“士元之意?”

庞统凝视沙盘,忽而抚掌:“军师莫非料定——陈宫会预判我军在北路设防,故刻意东行?”

“虽路途倍增,却可避我主力。”

刘备顿时醒悟。

秦牧颔首,又补一句:

“陈宫更会借纪灵之名,诱我军重兵囤聚北门!”

话音未落——

陈到疾步入帐,呈上密信:“纪灵遣人急报!”

刘备展信念道:

“陈宫密令纪灵明夜北门突围,邀我军合围剿杀!”

秦牧轻笑:

“好个陈公台,当真步步玄机。”

“这家伙怕是早算准纪灵暗中投靠了主公,故意借纪灵之嘴,让主公以为他们要往北门突围!”

刘备猛然想通,脸上不禁浮现钦佩之色。

“陈宫此人当真不简单,悄无声息就使了招调虎离山。”

赞许过后,刘备却突然冷笑:

“可惜,纵使他智谋再高,在军师面前也不过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将密信收好。

刘备重新坐回主位,凌厉的目光扫过众将。

“传令下去,明日调集重兵,在寿春以东布下天罗地网。”

“此战,定要叫陈宫插翅难逃!”

诸将齐声应命。

...

次日深夜。

寿春东门附近。

近四千人马正心怀忐忑地暗中集结于此。

陈宫背手而立,冷峻的目光穿透城外涌动的洪流,落在远处的灯火上。

“陈大人,我已按您吩咐,把能调动的兵马都集中在东门了。”

郝萌喘着粗气跑上城楼,向陈宫拱手禀报。

陈宫轻轻颔首,抬眼望了望天色。

残月西沉,黎明将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