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最新章节。
看出刘备的困惑,秦牧解释道:“战略需因时而变。若北方仍处混战,主公自可从容西进。但如今袁曹决战在即,形势已变。”
"若袁绍胜,中原州郡将尽归其手,不出半年就能统一北方。届时即便我们拿下巴蜀,北伐的难度也会倍增。"
"若曹操取胜,袁绍必退守河北。曹操北方压力骤减,定会全力经营中原。"
曹操对主公多有猜忌,一旦他抽出手来,岂会容主公染指巴蜀?
秦牧指尖划过舆图,眉宇间透着凝重。
刘备目光灼灼地盯着地形图,忽然抚掌而叹。
这正是诸葛孔明《隆中对》的疏漏所在。
孔明只道汉高祖据蜀地、出秦川,先定三秦而后争天下,终灭西楚霸王成就帝业。
却未看透其中关键。
当年项羽虽号令诸侯,实则诸侯各自割据一方。
楚地最广、兵力最盛,故而诸侯奉其为主。
高祖方能趁诸侯林立之机,破关中、联诸侯,终败霸王。
若那时项羽已扫平群雄,能号令天下共讨高祖......
凭巴蜀弹丸之地,还想出秦川夺关中?
痴人说梦。
这倒怨不得孔明。
秦祚短促,未有足够先例可循。
能拟出《隆中对》这般方略,已是惊世之才。
"故而,我军万不可坐观袁曹相争。"
"须趁两虎相斗之际,分秒必争,扩张疆土。"
"此时攻曹,反会助袁绍速胜,于我无益。"
"不如北击袁绍,趁其主力与曹操对峙,一举吞并青徐二州。"
"唯有将战线推至黄河沿岸,在中原站稳脚跟。"
"方能摆脱淮汉之困,成就 ** 之业!"
秦牧趁势向刘备献上这经略天下的宏图。
这八个字是整部方略的精髓所在。
这套战略方案,是他凭借预知能力,参考历代经验,专门为刘备量身打造的最优计划。
若只想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只需牢牢控制汉水与淮水之间的防区即可达成。
野心稍大的,最多再攻下巴蜀地区,将边界扩展到秦岭一带。
但若要北伐中原、统一天下,就必须继续向北推进,将防线前移至黄河流域。
对刘备而言,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夺取青徐地区,将战线推进至黄河岸边。
"立足中原,剑指黄河..."
刘备凝视着作战地图,反复品味着秦牧的建议,心中逐渐勾勒出一幅壮阔的战略图景。
"军师高见!"
"唯有掌控中原,方能夺取天下!"
刘备茅塞顿开,眼中燃起昂扬斗志,当即拍案道:
"我这就严词回绝袁谭的无理要求,即日整军北伐,直取徐州!"
能说出"得中原者得天下"这番话,可见刘备的战略眼光又提升到了新境界。
秦牧露出赞许的微笑,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袁谭不是气焰嚣张么?我们不妨来个顺水推舟。"
"主公不必立即回绝,可佯装与他周旋谈判,让袁谭误以为我们畏惧袁氏实力,不敢与其正面冲突。"
"这样既能麻痹袁谭,又能争取时间稳定淮南局势,趁机安插亲信接管各地要职。"
"同时暗中调集粮草,休整兵马,为徐州之战做好充分准备。"
"待时机成熟,我们突然发兵,必能打袁谭一个措手不及,送他份意外大礼!"
秦牧献上这条将计就计之策。
刘备连连称善,欣然采纳:
"妙计!就依军师所言行事。"
计策既定。
刘备当即按秦牧建议,亲笔修书让袁家使者带回下邳,假意与袁谭商议淮南归属问题。
"主公,正事已毕,属下还有些私事需要禀报。"
以下为
———————
"不知军师有何私事需向在下说明?"
刘备略显好奇地望向秦牧。
"此二女身份特殊,臣不敢擅自纳娶,理应先禀明主公。"
闻听此言,刘备朗声笑道:
"此等小事军师自可决断,何须问我?若无军师鼎力相助,备岂能有今日基业?若膝下有女,必许配军师。区区吕布之女与孙策之妹算得了什么,军师但凭心意便是。"
正如秦牧所料,刘备答应得极为爽快。
未及道谢,刘备忽然话锋一转:
"当年攻取樊城时,曾借军师婚仪掩人耳目。不若重施故技,借纳妾酒宴为掩护,暗中调兵北上?军师以为如何?"
秦牧眼中精光乍现。暗赞刘备不仅眼界开阔,谋略亦见长进。
"名师出高徒,到底是我教导有方..."秦牧暗自得意,随即拱手应道:
"主公英明!便依此计行事。"
君臣二人就此定策。很快,秦牧广发喜帖,大张旗鼓筹备纳妾之事。
...
下邳州府内,袁谭正不悦地抖动手中信笺:
"这刘大耳竟敢与我讨价还价?"
郭图眼珠滴溜一转,谄笑道:
"大公子明鉴,刘备此举正是畏惧您的威势。"
淮南是刘备拼死打下的疆土,岂会轻易让与他人?
不愿直言拒绝,反倒讨价还价,足见其既不敢舍弃淮南,又畏惧与大公子为敌。
这分明是畏惧大公子威名!
尚未交锋便心生怯意,待我大军压境,刘备焉有不败之理?
郭图轻蔑一笑,断言道。
袁谭闻言顿悟,嘴角扬起讥诮弧度。
普天之下,谁不忌惮我袁氏?那刘备也不过如此。
既然他未战先怯,我军南下必势如破竹,扫平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