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最新章节。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矫诏!"

夜色深沉,议事厅内烛火摇曳。

郭嘉凝神沉思片刻,颔首道:"如此说来,这些人所求不过是一纸诏书。即便求而不得,只要掀起事端,便能为各路诸侯提供出兵借口,甚至不惜与司空大人、君侯、荀令君......"

贾诩接过话头,声音低沉:"玉石俱焚。"

典韦摸不着头脑,粗声问道:"你们在说啥?怎么又扯上于禁了?于禁出啥事了?"

"啧..."

"啧!"

三人不约而同地摇头叹息,脸上写满无奈。

原本肃穆的气氛顿时荡然无存。

许衡含笑摆手:"罢了,诸位且按计划行事。记住,大汉兴盛则我等安泰,我等安泰则大汉更盛!但凡有利于我等之事,放手去做便是。"

是夜,执金吾下令以庆贺为由放松城防,只对往来车马做例行检查。天色微明时,出城之人渐多。

城外十里处暗设关卡,许多身份不明者被截获。这些人体格健壮,手掌布满老茧,随即被押往校事府审讯。经查多为可疑人员,尽数以细作论处。

待许褚叩响曹操府门时,天已大亮。宿醉未消的曹操仍在回味昨夜庆功宴上许衡所赋诗文。

听完禀报,曹操会心一笑:"妙计。"

他的声音在空旷庭院中格外清晰:"这才是真正的欲擒故纵。昨夜那首诗,就是要让董承、杨彪之流寝食难安,借青亭侯之名震慑宵小。"

皓月当空时分,悄然开启城门防务,撤去岗哨,容外乡百姓入城同欢。

天色将明之际,于十里之外设伏搜捕离城者。

"彼辈急于脱身,唯恐城门紧闭盘查,必入我彀中。擒得一人,便可牵连数众。"

"仲康啊,汝弟可比你机敏许多。"

"倒也是..."许褚憨厚地摸着脑袋,嗓音浑厚:"自幼便常被他戏弄。"

"呵呵..."曹操轻笑着拍打他的肩膀,"逸风确有大才,你兄弟二人实乃吾之股肱。"

许褚赧然一笑,谦逊道:"主公宛城壮举,才真当令人敬服。"

曹操笑容骤然凝固,似是勾起不快回忆,负手快步前行。

"且去校事府。"

提了又提!日日提这宛城旧事!再提信不信吾当场......!

校事府内已羁押三名重伤细作,皆拒不交代来历。有者情急之下竟妄称谯郡人士。

许褚随行禀报现况,言及府中所囚尽皆缄口。

由此可断,此辈皆为死士。

于许都暗蓄死士,其用意不言自明。

曹操轻"嗯"一声,心中已有计较。

此必是有人豢养多时的死士。

此番自己离京,恰予彼辈可乘之机。

果然,垂钓方始,即有鱼群咬钩。

"逸风现在何处?"

许褚立即拱手:"想来尚在安寝。"

"不过舍弟有言...此辈或与种辑有所勾连,董承、种辑与王子服过从甚密,恐亦牵涉其中。"

曹操陡然驻足,沉思片刻。

如此串联,确实合理。

城外禁军虽不及金吾卫亲近天子,却也是心腹之患。若生异心,确为可乘之机。

这些兵马迟早要换上自己的亲信部将,甚至让子嗣接管才能放心。

只是一直苦无良机。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想到此处,曹操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身影。

刘备。

这位左将军每日上朝议事,听罢各州郡奏报便告退回府,深居简出。与董承、杨彪等人也素无往来。

可曹操总觉得此人至关重要。

"可有刘备近况?"

许褚闻言一怔,挠头道:"确实没有消息。若非主公提起,末将都快忘了此人。」

"听说他这半年来闭门种田,胸无大志地领着俸禄。其汝南驻军因短缺三万石军粮,至今仍在筹措。"

那三万石军粮正是许衡所借。

否则刘备早已兵精粮足,恐成心腹大患。

"传许衡赴宴。"曹操眼中精光闪动,"再请那位韬光养晦的刘玄德。"

走出校事府时,春阳和煦不燥。积雪消融,惠风拂面,正是青梅煮酒的好时节。谯郡珍藏的百年佳酿,正好邀刘备共品。

自入许都以来,刘备始终闭门谢客,只在府中侍弄菜畦。即便偶有访客,也不过亲自烹调几道小菜待客,礼送而出。

这般庸碌之态,与昔日会盟时那个立志匡扶汉室的英雄判若两人。

如今刘备却如寻常百姓一般,住在许都内城的普通民宅里。

这般隐藏心志,实在太过刻意。

曹操怎能不生疑?可刘备又杀不得。

他行事滴水不漏,毫无破绽可抓,除了曹操自己,其他宗亲重臣甚至未曾留意到刘备的存在。

既无过错,自然无从下手。

就连校事府查获的暗探也与刘备毫无关联——那几日只有他的谋士简雍来过将军府,禀报汝南民情事宜。毕竟刘备的两位兄弟仍在汝南驻扎。

他仍挂着汝南太守之职,俸禄二千石,麾下数千精锐士卒,另有乡勇数千,合计兵力过万,只是军械装备不足罢了。

如此实力竟能隐忍不发?

汝南兵马始终未动,根本寻不到把柄。

这般人物若真有异心,怎可能沉得住气?

曹操不禁想亲自会一会他。

"许褚,派人去请逸风,你亲自去左将军府接刘备。"

"诺!"

许褚领命,指派侍卫去请许衡,自己则带人直奔左将军府。

府邸狭小,原是寻常民宅——刘备特意选了简朴住处,未取豪宅大院。因此门外脚步声刚响,院内便听得真切。

刘备正蹲在菜圃里侍弄韭菜,面色苍白。昨夜听闻许衡那首诗后,他便心绪难平。"青亭,立上头"——许衡显然知晓内情,诗句或暗指杨彪与董承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