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最新章节。

片刻之后,经许衡反复斟酌,终成书信一封。信中详述当下困境:三千旧部已入许营,难以抽身;更提及早年便仰慕玄德公仁德,向往云长美髯风采,钦佩翼德骁勇善战。

信末除却满纸赞誉与思念,更道尽了此刻许衡营帐中的万般悔意。

再叹时运多舛,苍天无眼,若玄德公早至半步,今朝怎会落得这般光景。

笔锋愈深,典韦盯着信纸挤出了满脸褶子。

"啧,这般掏心掏肺的字句,刘玄德阅后怕不是要涕泗横流?定当快马加鞭来寻子龙——你莫不是又要耍 ** 手段?"

典韦眼珠滴溜转着,颊边浮起兴奋的红晕。

虽说刘关张三人勇冠三军,可咱们阵中多的是刀尖舔血的虎狼之将。

子龙银枪裂云霄,文远用兵如鬼魅,真拼杀起来未必落了下风。

"嘿嘿嘿..."许衡闻言以袖掩口,肩头笑得直发颤。

终是落下"子龙谨呈"四字,寻到那信使将回函送往清河。

这些时日袁绍全无交战之意,邺城至清河驿道畅通无阻。

不过三四日,信函便呈于刘备案头。夜深酒酣之际,这织席贩履的枭雄竟怆然泪下。

"子龙...子龙竟还念着旧情!有人牵挂便是倚仗,得此义士何愁宏图难展!"

"益德、宪和,那三千绿林好汉本该归附于我,偏叫许衡捷足先登——如今子龙已在他帐下听令了!"

张飞蒲扇般的大手拍得案几震颤:"赵子龙那杆银枪神出鬼没,胆魄更是万人敌,这般良将竟..."

"大哥若此刻相召,他真会推辞?"

刘备倏地转向简雍,眼中迸出精光:"宪和可有良策?"

文士摇着青竹扇叹息:"难。子龙重情义,必惦记许衡知遇之恩。除非..."

扇骨突然合拢:"其实何止子龙,前日某去见牵招,他如今在袁本初帐下统领三千部曲。"

"同样受着袁氏厚恩,再难改换门庭。"

刘备闻言后仰,身影在烛火中晃出长长阴影。

那是总角相交的牵子经啊...

当年若未......唉!

天意如刀,命运弄人!

念及故友,枭雄掌心掐出深深月牙痕。

昔年涿县少年拜别卢植,回乡便以游侠之名广结豪杰,谁想今日......

他一身武艺超群,性情豪爽洒脱,日积月累间身边便聚拢了许多能人异士。

就拿牵招和简雍来说,这二人便是早年追随刘备的旧部。

那时天下尚未大乱。熹平年间虽显衰败之象,但汉室江山犹在。想要踏入仕途并非易事——士族刚刚解除党锢之祸,依旧牢牢把持着晋升要道。

入仕首先要有名师门生的身份,这点刘备已经具备;其次要在乡里积累声望,例如获得孝廉的名号,方能得到举荐;接下来最好迎娶二千石官员之女,稳固门第。如此自会有人向上引荐,之后便可静候朝廷征召,或自行游历求官。

这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待到声名传入士族耳中,才有机会踏上仕途。当然,最终还要看官职是否有缺。所以说要在诸侯间扬名立万,实非易事。但弱冠之年的刘备,已然令人过目难忘。

待到二十五六岁时,他身边猛将如雨,知己遍布蓟县、涿郡,幽冀二州皆有挚交。就在即将接受征辟、展开锦绣前程之际,母亲猝然离世。

这记晴天霹雳让刘备不得不留家守孝。汉室以孝治天下,历代 ** 身体力行,地方士人岂敢逾越?更何况孝道本就是立身之本。为此刘备放弃眼前所有,那些追随左右的乡勇猛士也渐渐散去。

牵招便是其中一位,他北上冀州投奔韩馥,后转投袁绍麾下受重用,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部将。其余旧部中,唯剩简雍始终相伴。此人虽性情狂傲、言语犀利,素来目中无人,却唯独对刘备忠心耿耿。若论情谊,他比关羽、张飞两位结拜兄弟相识更早。

每当忆及往事,刘备便觉胸中郁结——若得上天垂青,此刻早已位居二千石 ** 。以名动天下之姿迎接乱世,又怎会像今日这般仰人鼻息,在赵云之事上委曲求全?

"宪和!"刘备面泛酡红,酒气上涌间双眼泛起薄雾,"此番定不能让子龙继续留在许营。纵使千难万难,我们也要设法让他偿还许衡的恩情。"

刘备帐中,简雍察觉主公对赵云的不舍,低声道:"要想留住子龙,必须让他立下战功。主公且想,若他带着三千骑兵投奔许衡,粮草辎重全仰仗对方,不出力就离开,岂能心安?"

"确实!"刘备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坚定地说:"子龙乃真正的儒将风范。"

"可眼下冀州暂无战事,袁军已撤出邺城,要等袁绍拿下幽州才有变数。"

刘备闻言眉头紧蹙。

这样下去不行。

若耽搁太久,子龙恐怕就要被许衡彻底招揽了。时日愈久,这份恩情就愈发难以偿还。

"主公不妨先修书一封,多作试探,或有一线转机。"

"好!"刘备下定决心,既知子龙有意追随,定要将其招致麾下。"我即刻手书一封,定要以真情打动子龙!"

邺城大殿内,许衡斜倚软榻,拍案大笑。郭嘉、典韦等人立于阶下,皆是无奈神色。

这位君侯近来假扮赵云与刘备书信往来,今日收到回信竟欢喜若狂。

"君侯,信中说了您不少坏话。"典韦出言提醒。他虽识字不多,也看出刘备指责许衡虚情假意、包藏祸心云云。

"无妨。"许衡浑不在意地摆手,反正正主赵云不会看到。想到自己在刘备心中评价如此"高明",不由莞尔——揣着剧本自然难以看透。

郭嘉恭敬问道:"君侯,曹公对此事可有示下?"

许衡漫不经心地道:"主公怎么说?"

郭嘉面色一僵,低声道:"主上来信中痛斥君侯厚颜 ** ,简直混账......胡闹......人都离开颖川了还要榨取颖川的粮饷。"

"无妨无妨。"

许衡浑不在意地挥挥手,这几日颖川、汝南两郡的粮草财货早已源源不断运往邺城。

以两郡之力供养一城,自然游刃有余。

即便是邺城这样的州治大城,也完全不在话下。

郭嘉继续道:"主上还说,绝不能纵容您如此肆意妄为,否则日后百官必有效仿,因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