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最新章节。

曹操僵立原地,如遭雷殛。

这便是爱妾的手段?!

箭在弦上竟......

月华流转,曹宪院中灯火犹明。

曹操示意侍女噤声,悄声问道:"还未歇息?"

"回主公, ** 今日心绪不佳,仍在研读古籍。"

纱窗上映出少女执卷的身影,案头竹简泛着岁月微光。

于是他缓步走近,曹宪或许察觉到了动静又或许浑然未觉,许是故意装作不知,始终不曾抬头。

凑近后方才看清,那原是许衡往年赠予曹宪的旧籍。

不过是年节时分相赠的寻常物件,且是钟繇手摹的副本,并非珍本孤册。

此刻曹宪却读得津津有味。

曹操驻足观望片刻,轻咳一声。

少女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却仍不肯抬起脸来。

这姑娘生得玉雪可爱,圆润的脸蛋似刚出笼的包子,身量虽不矮却也称不上高挑,赌气时两颊鼓鼓的,嘟着嘴的模样格外招人疼。

曹操一见便知她正暗自怄气。

"听说宪儿觉得为父处事不当?不该纵容宗亲与许衡作对,不该任他受人欺凌?"

"君王当以仁德立世,以信义待人。择才不论亲疏,若任人唯亲,纵容打压贤才,自古衰败之君多由此起。"

曹宪并未直言回答,反是引了某册典籍所言。这等事在春秋史册中,犯下类似过错的主君将领实在不胜枚举。

纵是诸多王室贵胄,亦难逃此窠臼。

"呵呵......"

曹操忽然笑出声来,语气甚是愉悦,倒未因这番言语着恼,径自在女儿案几对面坐下。

倾身向前,仔细端详着自家掌上明珠。

"当初命你入宫伴驾,为天子妃嫔,你执意不肯。如今......"

"为父倒有个解决这等不公的办法。"

曹宪立时有所会意。她本就机敏过人,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父亲这是在试探自己心思。

遂羞赧地垂下头去,侧过脸轻声道:"愿闻其详。"

曹操道:"若是许衡娶了你,便是吾曹家女婿。届时他不再是布衣白身。"

"虽非曹氏宗亲,却也是一家人了。如何?"

此言一出,曹宪顿时怔住。她虽隐约猜到父亲所指,当真听他说出口时,仍觉面红耳赤。

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

曹操见状,不由抚掌大笑。

"哈哈!如今可算看明白了,我家这颗明珠啊,怕是留不住喽。"

曹宪低声唤道,脸颊泛红:"父亲..."

"送你去许都皇宫你不肯,去邺城反倒害羞起来,好好好..."

"为了不让父亲被人说昏聩,只能委屈女儿了?"

"不委屈..."曹宪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耳根更红了。

邺城。

许衡当日抵达官渡,连夜渡河,在河面与典韦 ** 言欢。带着两坛酒、一盒酥饼、烧鸡和狗肉火锅,整夜泛舟倒也惬意。次日便率龙骑军进城,刚到衙署就收到清河郡来信。

郭嘉已收到信件数日,专等许衡归来。拆开信后,许衡饶有兴致道:"袁绍祝贺我封邺侯,要赠礼安抚百姓、扩建城池,还邀我去清河赴宴。"

郭嘉皱眉:"断不可去。他手握重兵,在清河有恃无恐。"

"有趣的是这个,"许衡笑道,"袁绍说我夺取邺城反倒助他收服幽州,要记我功劳。你们说这是何意?"

郭嘉立即会意:"想拉拢君侯。"袁绍确实财力雄厚,但麾下势力错综复杂。若得他扶持,许衡地位必将提升。

在袁绍帐下立足,倒也并非坏事。

角落里传来贾诩沙哑的声音:"此乃离间之计。"

他蜷在火盆旁,低声道:"袁绍意在挑拨君侯与丞相。真要归顺,君侯反受冷落;可若引得曹操生疑,宗室怨恨,我等在邺城便危如累卵。"

"故而这份'功劳'不但要接,还得讨些实惠。"

郭嘉:"???"

**!

简直荒谬!

徐庶尚未参透其中关窍,直言问道:"此话怎讲?"

这些时 ** 在邺城已摸清贾诩脾性——寡言少语却手段狠辣,每每献策皆鞭辟入里。但今日这番言论,实在令人费解。

受这份功劳?岂非自认与袁绍勾结?届时百口莫辩,处境必将艰难。

"况且各要道皆驻重兵,"徐庶眉头紧锁,"若再收袁绍钱粮......"

贾诩轻笑:"元直终究年轻。"

"君侯素来见利必争,袁绍既送上厚礼,他岂会推辞?只怕嫌少呢。"

徐庶顿悟——确实疏忽了君侯脾性。依其作风,这等好处断无拒收之理。袁绍若知君侯秉性,怕也不敢如此行事。

思及此,徐庶反倒庆幸。正因君侯这般性情,如今收受厚赐竟无半分踌躇。

"那......我便收下?"

许衡眨了眨眼。

两人刚踏入正殿饮了盏茶,许衡的衣衫已被汗水浸透,典韦同样仰头豪饮,闻言立即嚷道:"收下!必须收下!"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若是推辞岂非愚不可及!"

喘息稍定,许衡抚掌而笑:"就这么回复本初吧。"

郭嘉淡然拱手:"不知主公欲求何物?"

许衡眼中精光一闪,朗声笑道:"我已有计较!速速修书!"

......

数日后。

清河郡守府内,袁绍展阅回信时,笑纹深深堆在眼角。

"早料定这许逸风定会领情!子远!"

许攸趋步上前,躬身道:"此乃意料中事。据探,许氏不过是汝南商贾之家,如今主公雄踞幽冀,威震河北,他自然要留条后路。"

"纵不立即归顺,也会暗中示好。待曹贼败亡之日,也好在冀州谋个安身之所。"

袁绍捻须颔首:"甚善。此事便交由卿处置。"说着将信笺递出,"他所求封赏甚是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