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最新章节。
"本侯是那种眼皮子浅的?分明是权宜之计!读书人讲究个'志士不饮盗泉',你三天两头给我泼脏水算怎么回事?快去!跑不够十圈别回来!"
"使不得啊!"
贾诩顿时面如土色,胡子都惊得翘起来,"老朽这把年纪......实在跑不动!不能跑啊!"
典韦早一个鹞子翻身窜过来。
铁钳般的大手拽住贾诩就往外拖,"活动活动筋骨多好!您这岁数更该练练,要不将来拿什么养老?"
"老夫现在就要养老!尊老爱幼懂不懂?君侯!主上!您快管管......"
"跑完请你喝杜康!"
许衡的声音追着两人飘出殿外。
郭嘉等人正撞见典韦像拎小鸡似的架着贾诩往外冲,惊得集体石化。
望着两道远去的身影,众人头顶仿佛飘过一串疑问。
——这老狐狸何时摸进殿的?
——怎么又双叒叕被拖去跑圈?
——莫非是专门来讨罚的?
"文和先生真乃......"
郭嘉摇着头踏入殿内,只见许衡正招呼夏侯恩带人准备文房四宝。
要写人生第一张借据了。
不过看君侯龙飞凤舞的架势,压根没打算留还款的余地。
......
[夏侯兰返回虎豹骑后,立即召集自己的亲信部下商议此事。他率领部队急行军,直奔许营驻地而去。
整支队伍在营地外围完成集结。这次行动共调集了四千六百余名全副武装的将士,其中八百余人配备了精良战马。这些士兵直接向许营投诚,主要因为典韦承诺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际上如果能采取更激进的手段,本可获得更多兵力支援。
观望者仍在犹豫不决,但这次错过机会后恐怕再难遇到良机。
曹纯听闻消息时在主帐内暴怒不已,几乎昏厥。此时张辽派人送来数千石军粮,以便剩余部队能继续向黎阳进发。然而接到的军令却令人绝望:即便抵达黎阳,仍要与许衡部队毗邻驻扎,且该地最高指挥官依然是张辽。
曹纯拒不接受这般安排。拿到粮草后,他让士兵饱餐一顿,随即率军直扑邺城侧翼。行军途中全军上下都显露出决死一战的虎狼之姿,这数月来积累的怨气终于爆发。他们计划利用许衡防务空虚之机发动突袭。
此时此刻的曹纯已无所顾忌,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傲慢的许衡付出血的代价。
当夜,部队抵达首个关隘时,意外收到了许衡的亲笔信函。
曹纯当机立断下令撤军,途中喜形于色,以最快速度赶往黎阳。原来许衡在信中不仅加盖了私人印章和将印,还附有邺城官印。更令人意外的是,随信送来刘备当年所赠名剑——雌雄双股剑中的英雄剑,作为这数月来所受委屈的补偿。
"善!有了这些凭证,我面见主公时便有了依仗。"曹纯展阅信笺,眉宇间尽是得色。
那些白纸黑字的欠条,他要快马加鞭呈递许都。若许衡此次再行抵赖,必将遭士族唾弃,为天下笑柄,更会触怒曹公。
此非君子行止!
主上岂能轻饶?
.....
清河水畔。
袁绍正摩挲着许衡手书,召集沮授、郭图、许攸及次子袁熙共议。
这个游走于各方势力间的骁将,若能择木而栖,无异于为袁氏添一臂助。届时挥师南下,胜算又添三分。
"果然,他与孟德已生罅隙。"袁绍掩卷长叹。
字里行间透出的忧思郁结,分明是心怀怨懑。
"许逸风以布衣之身累功至斯,古今罕有。当年吕布依附董卓,也不过封个温侯。"郭图捻须而笑,"如今曹孟德重蹈覆辙,竟让这般虎将投奔明主,实乃天佑冀州。"
这番话说得袁绍龙心大悦。
许衡与曹操的盟约,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如今袁氏不仅赠予 ** ,更将邺城相让,这般厚待堪比心腹爱将。连儿子的姻缘都能割舍,何等气魄?
想必许衡此刻,早已铭感五内。
"唔......"袁绍反复检视书信,冷峻的面容渐趋和缓,"许逸风起于微末,建功立业反遭宗亲倾轧。看来无需我等费力,他们自会内讧。"
**
“可曾料到,他围困曹纯一月有余,如今虽无奈放人,却已令曹操心生猜忌。”
“眼下,虎豹骑兵马归入其麾下,迫使他写下欠条,虽能暂时平息纷争,却也算权宜之计。”
袁绍负手踱步,忽而问道:“邺城粮草尚存多少?”
“不足五万。”
明暗探子皆由郭图统管,所报数目正是如此。
且来年收成多为许衡私藏,他定不会尽数囤于府中,必会拨作军资。如此,明年许衡将步履维艰。加之东郡粮道被夏侯惇扼守,其人性情刚烈,绝无可能让许衡囤积粮草。
——优势尽握。
袁绍眉梢微扬,朗声道:“自今日起,许衡任我拿捏!”
“确是如此。”郭图顺势上前,低声道,“许衡此番来信,表面是为谢主公允婚之谊,实则暗含求助之意。只是碍于身份名声,不便直言。”
“信中暗示曹氏步步紧逼,令他难以喘息。试想,若诸位辖地遭两路兵马夹击,能否如许衡这般隐忍?”
“断然不能。”郭图捋须沉吟,“此时若稍赠粮草,既可加剧曹氏猜忌,再附一封语焉不详之信,更令其生疑。如此,许衡纵不降我,亦难久留邺城——此乃身陷漩涡之必然。”
“不费一兵一卒,便可逼走许衡。”
“边境驻将非曹操亲信,已犯兵家大忌;外姓将领周遭无曹氏亲族制衡,足见其信任之虚。”
袁绍眯眼慨叹:“然曹操素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名,此事天下皆知。”
郭图朗声笑道:“主公无需忧虑,今时不同往日。曹操当年唯有以此言笼络谋士武将,如今他雄踞三州一郡,疆域之广远超昔日兖州东郡太守之微末。”
“既已摆脱初平兖州时的窘迫,岂会再拘泥‘疑人不用’?所求不过大战告捷后,仍牢牢掌握兵权。”
“正因如此,许衡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