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最新章节。

那女子霎时面无人色,含泪望向同伴,却只见到仓皇离去的背影。

待众人走远,被留下的采女只得战战兢兢回到池中。

"相国为何单留妾身?"她强作笑颜,声音甜得发颤。

董卓半身浸在池水里,面无表情地指指水下。那采女会意,立刻潜入水中。

李儒感叹道:" ** 曾说,若能长享此乐,可谓神仙。"

董卓露出惬意的神色:"后宫佳丽众多,文优若有中意的,尽管挑选。"

李儒连忙推辞:"下官不好此道。"

这时采女浮出换气,又迅速潜入。

董卓这才转入正题:"有何要事?"

李儒神色凝重:"袁绍、袁术及宗亲联盟均有异动。"

听完详细汇报后,董卓冷笑道:"袁绍立伪帝自取其辱,袁术更荒唐,竟要立六旬老翁为九岁稚童之储!"

李儒分析道:"二袁内斗不足为患,唯宗亲联盟需警惕。"

董卓突然道:"老夫想攻打宗亲联盟。"

李儒大惊:"此举恐招致天下非议,请相国慎重。"

董卓摆手止住李儒,平静道:"文优,做人何必太死板?就算老夫放过那些宗室,难道那些世家大族就会说老夫好话了?"

李儒闻言哑然。

确实,这话说得在理。

这是董卓用一年时间验证出来的道理。

当初刚进洛阳时,董卓也试过拉拢各方势力,结果适得其反。

"凉州人学问浅薄"这话不是没来由的,在汉朝士大夫心里,这种地域偏见根深蒂固。

董卓有江湖豪气,精通兵法,足智多谋,又带着敢作敢为的痞气,这些特质加起来,确实像个干大事的人物。

可惜他始终是士大夫圈子的局外人。

在东汉延续百年的名门望族游戏里,董卓完全不懂规矩,或者说他懒得琢磨那些门道,直接把带兵打仗那套快准狠的方法搬到了朝堂上。

在这方面没人帮得了他...手下那群凉州将领,个个都是政治 ** 。

董卓最拿手的就是快刀斩乱麻。

进京十天就废了皇帝,杀了何太后,迅速掌握大权。接着又大力 ** 党锢之祸的受害者,想拉拢那些被压制的名门士族。

党锢案牵连数代皇帝,十几年来当权者都知道这事碰不得,最多小范围 ** ,从没人敢大规模翻案...

董卓偏要快刀斩乱麻,大批起用受过党锢之祸的人,还把荀爽、蔡邕这些名士都提拔上来。

荀爽九十三天就从布衣做到司空,升官比飞箭还快。

可笑的是,这位被董卓火箭提拔的荀司空,临死前还惦记着和王允合伙算计董卓。

董卓想用他惯用的快招,打碎洛阳旧有的士大夫体系,重建自己的政治班底。

速战速决是他的强项,可也暴露出他根本不懂东汉政治的游戏规则。

这游戏不是这么玩的,董卓的手段实在太肤浅了。

董卓崇尚的速战速决战术在战场上确实效果显着。

然而在讲究韬光养晦的政治博弈中,这套方法却显得格格不入。

这就像在竞技游戏里使用外挂程序,让其他参与者如何继续?

凉州武人本就受中原士族排挤,董卓掌权后非但没有设法融入中枢体系,反而急切冒进,最终导致与世家大族的矛盾愈发尖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提拔为三公的荀爽,非但不念提拔之恩,反而暗中谋划除掉董卓。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为数不少。

讨董联军中半数州郡长官都是董卓亲自任命,最终却纷纷倒戈相向。

接连遭遇背叛后,董卓彻底心灰意冷。

他不再对东汉士族集团抱有幻想。

放弃怀柔策略后,他开始奉行铁血 ** 方针。

正因如此,当李儒建议与宗室势力交好时,董卓决定采取强硬手段。

这些皇亲国戚与关东士族本质上并无区别,即便示好也会将他视为异类。

既然如此,何必保留?

"相国请慎重,眼下迁都事务繁杂,若再与宗室势力交恶,恐怕会影响大局。"

其实早在初平元年二月,关东联军刚成立时,董卓就已萌生迁都念头。

作为帝国都城,洛阳的繁华令董卓沉醉,尤其是许宏遗留的 ** 和西园裸泳馆。

但洛阳有个致命缺陷——距离凉州根基太远。

在关中地区,即使西凉军损失惨重,凭借他在羌人中的威望也能迅速重组军队。

而在洛阳,每损失一个士兵都难以补充。

迁都绝非易事,是项艰巨的长期工程。

这便是天下大势

雒阳城中,车马喧嚣,人声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