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最新章节。
"撑住!我会派最好的医者救你!待你痊愈,便永远做我的亲卫,将来立了战功,封你当校尉、将军!听见没有!"
吕胥眸光渐渐涣散:"少主……疼……南郡……回家……"
许衡突然松开染血的手掌,转身大步走向长街尽头。这一刻,他放下的不仅是侍卫的手。
"全军听令!西进破敌!"
......
阳人城西,孙坚军司马程普已布好防线。
行文
程普负责的战线今日遭遇了最为严峻的攻势。
胡轸率领的西凉军主力直指此处战场。自从华雄殒命后,这位凉州名将便接掌了前线指挥权。
武威姑臧出身的胡轸,在西北战场屡建奇功。然而面对孙坚的部队,这位宿将却屡战屡败。
孙坚麾下仅有数百骑兵,而胡轸却掌握着两千精锐西凉铁骑。要知道整个南郡与江夏郡都难以凑齐如此数量的战马。
手握这等精兵却迟迟不能取胜,胡轸的威名早已大打折扣。原本他只打算在阳人县北面驻防,阻止孙坚进军雒阳即可。
但荆州传来的奏章彻底打乱了部署。这份提议设立东西两京的奏疏,在朝堂激起巨 ** 澜。
许多扎根雒阳的朝臣,正苦于没有理由拒绝西迁。荆州刘氏的建议恰似及时雨,让他们找到了两全之策。
既能不公开反对迁都,又能保全家族在雒阳的根基。各地士族代表随即开始暗中活动......
洛阳城内,关于董卓在西凉强迁百姓、滥杀无辜的传闻不胫而走。本土豪族闻讯愤慨,民间迅速掀起一股拥立洛阳为东京的声浪。
宁死不迁!民众的反抗终于爆发。
董卓图谋的不仅是迁都长安,他更觊觎洛阳的人口、财富,决不愿这些落入关东诸侯之手。可如今朝野上下坚持保留东京建制,令他只能迁走与东汉朝廷关联的官员及太仓武库,对城中士族百姓却无从下手。
这彻底触怒了董卓。他当即在洛阳展开血腥 ** ,明令敢议两京制者格杀勿论。但绝境中的士大夫集团反而激发更强斗志,屠刀已难遏止这场风暴。
司隶地区的世家大族展现出惊人能量。首当其冲的,竟是董卓亲手提拔的司空荀爽。这位垂死老臣拖着病躯上朝,直言"洛阳乃光武中兴之地,八代帝陵所在,岂可轻废宗庙"。既敢如此进谏,显然已得荀氏全族支持。
颍川陈氏随后响应。身负"三君"美誉的五官中郎将陈纪挺身力挺荀爽。要知道汉末士族互相标榜,虽常有"八俊八顾"等浮名,但"三君"称号仅有两代人获得过,其分量非同寻常......
窦武、陈蕃、刘淑为一方,陈寔携其子陈纪、陈谌为另一方。
名士之首,声名显赫。
荀爽与陈纪出列,已然表明颍川士族共同立场。
董卓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这二人恰是他亲手擢拔。
斩杀他们无异当众自辱。
董卓欲退朝息事,洛阳士族却不肯罢休。
其亲手提携的蔡邕亦上前谏言,请立两京,保全洛阳宗庙。
蔡邕更呈上名册足有百位州郡名士联署,皆反对废除宗庙。这份名单背后,是庞大士人集团的力量。
其中不乏新遭罢黜的卢植,着述百万言开创"郑学"的郑玄,名士管宁,尚书郎华歆诸人。
董卓听闻便知,此乃卢植从中串联——此人素来与自己作对,代表的是马融一脉。
这批士子多师承马融。
棘手之处在于:马融门生多聚关西。
恰是董卓即将迁往的要地!
马融虽逝,其学脉扎根关西,长安周遭众多经学名士皆属此系,正盘踞在董卓后方腹地。
迁都在即,这批人将是统治关中的关键,此刻断不可妄动。
更兼太原王氏的王允正欲发声,此人可号令并州士族。
连清河崔氏亦递上奏表。
董卓顿觉事态严重。
这是天下士族借机发难的政治反扑,他不得不退让。
除非将朝中士人代表尽数诛戮......
然此计岂能施行?
董卓满腔怒火,悉数转嫁荆州军。
本欲剿灭荆益联军,今荆州人竟敢触其逆鳞,董卓岂能容忍?
他即刻诏令:擢吕布为中郎将,统兵南下图与胡轸会师,先灭荆州军,再伐益州军,誓要荡平南方宗亲联军。
吕布与胡轸兵合一处之际,忽探得荆州军已向阳人县进发,欲与孙坚会师。
胡轸原以为仅对阵荆州军易如反掌。
不料荆州军竟与孙坚合兵。
又是这个孙坚!
形势所迫,除交战别无选择。
半年前胡轸与吕布曾联手讨伐孙坚,却因将帅不和贻误战机,反被孙坚击溃。
如今再度联手,怕也难有起色。
吕布深知孙坚用兵如神,料定计策难成,主张正面强攻。
胡轸却畏孙坚之勇,不敢摆开阵势决战,执意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