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最新章节。
刘表兴办官学,广纳儒士,此事在《后汉书》中曾被提及。他在襄阳重建州学,延请通晓儒术之人任教,实现了"五载之间,道化大行"的效果,连孩童都勤奋向学,武人也改变面貌。当时名士纷纷前来投奔,四方百姓携幼扶老前来求学。
不过办学需要师资与教材。刘表已聘请以宋忠为首的经学家担任博士,眼下急需教学用书。当时尚未发明印刷技术,所有典籍全靠手抄流传,存世量极少,许多经学典籍都是孤本。这些书籍无法在市面上购买,只能在士人间私下交易。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购置经学典籍的重要性堪比后世购置房产。
汉代有谚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足见典籍之珍贵。刘表为振兴荆州文教,急需大量典籍。他致信许衡,实则是看中了蔡邕的藏书。据传蔡邕家中藏书过万卷,这在当时堪称巨量。若将汉代官方的石渠阁等藏书机构比作国家图书馆,蔡邕的私人藏书便相当于重点高校图书馆的规模。
许衡推测刘表觊觎蔡邕藏书已久。张允、李典二人不太关心文教之事,张允不解地问:"眼下军务繁忙,舅父为何还要交付此事?"许衡暗自苦笑,他不能明说刘表最大的愿望其实是当校长而非军阀。若让刘表在荆州牧与太常两个职位间选择,虽不确定他会如何抉择,但内心必定更向往后者。
许衡最后表示:"既然父亲交代了,我自当尽力。蔡邕的藏书,未必不能设法获取。"
张允奇怪地问道:"那么多书籍,恐怕不是一个人能收集全的!至少得要几代人的积累,这些都是蔡邕的宝贝,怎么会轻易送给你父亲?他和令尊交情很好吗?"
许衡摆摆手回答:"家父在信中提到,蔡邕被董卓召到洛阳不久,他就去荆州上任了,两人只见过几面。"
张允惊讶道:"就见过几回?那怎么行得通?"
许衡低头继续查看竹简后面的内容。
刘表虽然跟蔡邕不熟,但在给自己写的信里已经说明了该怎么做。
"是这样,家父年轻时曾拜司空王畅为师,如今他的儿子王谦在洛阳任职,仕途不顺。父亲念在同乡和师生情谊,想请王谦带着家眷来荆州,特意写了封信让我派人送去。"
张允恍然大悟:"这么说,这位在洛阳的王先生应该和蔡中郎熟悉?那令尊为何不直接给他写信,反而要你联系?"
"我离洛阳更近,事成之后王谦离开京城也需要我帮忙,所以托我处理这件事......表兄,帮我给王谦写封信,我念你写......然后把我和家父的信暗中送到洛阳,务必交到王谦手上。成不成,我都尽力而为。"
......
处理完信件的事,喝完药,许衡刚要休息,门外突然响起急促的喊声。
"公子!属下黄忠有要事禀报!"
许衡让张允打开房门,黄忠神色慌张地走进来。
"见过公子!公子身体不适,属下却深夜打扰,实在罪过。"
许衡知道必有急事,便说:"汉升为何如此着急?有话直说无妨。"
黄忠严肃地说:"梁县遭到西凉军进攻,吴懿带着张任拼死突围,到阳人县向我们求援!"
这番话在屋内激起轩然 ** 。
张允立即转向许衡:"公子,益州人关键时刻抛弃我们,现在被西凉军攻打反倒来求救?真是可笑!属下建议不用理会他们。"
李典也说:"我们要是离开阳人县就是身处平原,没有孙破虏相助,遇上西凉铁骑,将士们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许衡神色平静地看着黄忠:"汉升怎么看这件事?"
黄忠抱拳道:“依末将之见,若不救援益州军,我军可保平安;若贸然驰援,恐独力难支……除非孙坚将军肯出兵相助。”
许衡微微颔首:“诸将之意,我已明了。盟友前来求援,若避而不见,未免有失道义。还请汉升带吴司马与张队率前来相见。”
黄忠领命退下。
张允忐忑地望着许衡,唯恐他一时冲动应允出兵,因小失大。
“表弟,切莫感情用事。”
许衡默然不语,只是凝视门外,神色沉静如水,似在权衡利弊。
按常理,益州军曾背信弃义,本不该相救,但若坐视不理,必损声名。
许衡权衡再三,仍决定救援。
然而时机至关重要——若仓促出兵,无孙坚策应,荆州军在 ** 中必遭西凉军屠戮。
他愿做慈悲菩萨,却不愿当泥塑傀儡。
最佳之策,当如孙坚所言:待益州军与西凉军久战疲敝,敌军确信荆州军不会驰援梁县而全力进攻时,再突袭其后方。如此既可救人,又能博得美名。
而今难题在于:益州军已退至阳人县,然此刻出兵尚无胜算。若强行发兵,荆州将士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许衡欲取仁义之名,却不愿以将士鲜血为代价。
如何拖延时机,既能合理解释,又令益州军感恩戴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片刻后,黄忠引吴懿、张任入内。
吴懿见许衡,当即单膝跪地,含泪抱拳:“许公子!西凉军夜袭梁县,我军伤亡惨重,现退守东侧山谷旧营!恳请公子速速发兵!”
“咳咳……”许衡剧烈咳嗽数声,颤巍巍抬手:“吴司马何须如此……快请起……”(李典忙上前搀扶)
吴懿急切抱拳道:"三公子与贾参军率众死守大营,如今危在旦夕!末将与张任奉贾参军之命突围求援,恳请公子看在同袍之谊速速发兵!"
许衡轻咳数声,转头望向浑身是血的张任:"张队率...吴司马所言属实?"
张任抹去脸上血污,沙哑道:"句句属实!若再无援军...我等迟早全军覆没!"每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霍阳山下抛弃友军的场景仍刺痛着他,此刻前来求援实属无奈。
"既是盟友...岂有见死不救之理..."许衡说着突然剧烈咳嗽,李典连忙上前搀扶。吴懿这才注意到他病容惨淡:"公子这是?"
"染了风寒。"许衡强撑着要起身,"取我战甲..."话音未落便踉跄欲倒。
张任触及其滚烫的额头,心中暗惊。待摸到潮湿的后襟,脸色愈发凝重——统帅竟在这紧要关头病重!
"公子病了几日?"张任急问。张允立即接话:"连日用药不见好转,反每况愈下!"话里掺着水分——实情虽未痊愈,却比初病时好些。
"休要多言..."许衡虚弱地摆手,"速速...备甲。"
孙坚很快就收到了吴懿、张任前来求援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