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最新章节。
“贾公考虑清楚了?”
许衡没料到贾龙竟如此快就作出决断,原以为他至少还得多斟酌几日。
看来自己低估了他。
“末将等愿追随公子,驻兵房陵,逐步图谋上庸诸县,只求公子兑现先前的承诺,助我成事。”
“这是自然,山阳许氏向来言出必行,从不食言。”许衡斩钉截铁道。
说罢,他起身走到贾龙面前,伸出一只手郑重道:“许衡对天起誓,若贾将军不负我,我必不负将军!”
这番话发自肺腑。许衡虽让贾龙助他谋取东三郡,却从未想过利用后便将之舍弃。
相反,他期待有朝一日能与贾龙推心置腹。
许衡精于谋略,工于心计,这是他在后世商海沉浮中磨砺出的本能。
但骨子里,他亦有着与同袍并肩共进的豪情。
他做不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却愿践行“我为三十人,三十人亦为我”。
若有朝一日,他能凭借王道正气,实现“我为麾下三千人,三千人亦为我”的境界——许衡认为,那便是真正的成功。
尽管他与贾龙眼下各有所图,究其根本,不过是立场不同使然。
位置决定想法。
这种事,终会随着时间慢慢融合。
贾龙凝视许衡递来的手掌,深深吐纳,旋即抬手相迎
——两掌相击的脆响在厅内回荡。
只见贾龙后退三步,对许衡行了个庄重的揖礼:"少君!"
许衡唇边浮起笑意。
他抬手示意贾龙入座。
此刻起,许贾二人终是卸下心防。
"将军麾下兵马现况如何?"
贾龙正色答道:"这数千勇士皆随末将平定过马相之乱,原是蜀中豪族私兵,为平三郡之祸整编成军。其家眷多居犍为以南,不在刘焉掌控范围。"
许衡微微颔首:"请将军详解蜀中局势。"
贾龙当即剖析道:
当年马相祸乱三郡,蜀中豪族多迁往犍为、越嶲避祸。刘焉入主后倚重东州士族,收编青羌兵马,掌控了蜀郡、广汉、巴郡三处要地。
汉中太守苏固乃扶风人士,早于刘焉就任,扼守蜀地与朝廷联络要道,实属朝廷阵营。
南边牂牁、益州、永昌三郡地处偏远,蛮族众多,向来不受重视。
如此看来,刘焉实际掌控着益州最富庶的三郡,包含旧治雒县、新治绵竹,以及织锦漆器闻名的成都。
听罢分析,许衡恍然:
蜀中豪族势微,难与刘焉抗衡。若无变故,任岐等人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欲成大事,必须牵制刘焉。即便将军拿下东三郡乃至汉中,长久以往仍难逆转颓势。"
贾龙沉吟许久,忽然道:"末将倒是有一计。"
"巧了。"许衡展颜一笑,"我亦有所筹谋。"
贾龙提议:"既然如此,不如你我在掌心各写一策,如何?"
许衡立刻吩咐侍从取来笔墨,两人各自在掌心写下文字。
待墨迹干透,两人同时缓缓展开手掌。
贾龙掌心显现"三刘"二字。
许衡掌中则写着"焉子"。
两人目光交汇,会心一笑,竟是不谋而合。
以益州地形与刘焉掌握的蜀中资源,任岐为首的本地豪强即使得贾龙相助,也难以在正面抗衡中取胜。
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即使采用许衡占据东三郡的计策,最多也只能维持僵局。
既然军事上难有突破,便需另辟蹊径。
此刻留守京城的刘焉三子,正是牵制其父的最佳筹码!
贾龙起身抱拳:"公子高见与末将不谋而合,末将这便着手准备。"
许衡明白,贾龙是要拟写奏章。
战后正是与董卓谈判的良机。
乱世之中,敌友只在利益之间。
正如孙坚虽斩华雄、杀胡轸,却仍可能与董卓言和。
史载曾有董卓欲与孙坚联姻之事。
战罢议和,向来是诸侯较量的惯例。
许衡沉思片刻:"将军可先拟奏章,待明日曹操抵达,我与其商议妥当后,便可与董卓交涉。"
"遵命。"贾龙应声道。
许衡忽然想起一事:"军中那些东州将领,近来如何?"
提及此事,贾龙面露愠色。
东州士族与益州豪强的矛盾根深蒂固,他们天然就是刘焉党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