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下午(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这扣件是昨天下午加固的,每个立杆都加了双扣件,我亲自盯着拧的。”老杨赶紧解释,怕罗明误会。罗明没说话,又连续查了五根立杆,每根都是双扣件,螺栓的扭矩看着也够。“不错,但不能只看表面,得测垂直度,要是立杆歪了,受力就不均了。”他从工具包里掏出气泡式水平仪——这是老式的金属外壳水平仪,长约 20cm,玻璃管里装着红色液体,中间有个刻度区间,气泡在中间就说明垂直。

罗明把水平仪贴在立杆的侧面,先测纵向垂直度——眼睛和玻璃管保持水平,红色气泡稳稳停在刻度正中间;又转了 90度测横向,气泡依旧在中间,他伸手在立杆顶部轻轻推了推,立杆没晃,水平仪里的气泡只轻微动了一下,很快又归位。“偏差 2mm,在允许范围内,规范要求不超过 3mm,没问题。”他说着,让小林把数据记下来,“每根立杆都要测,尤其是靠近梁的位置,荷载更大,偏差不能超 1mm。”

小林蹲在旁边的笔记本上记录,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混着工人清理积水的“哗啦”声,在楼层里显得格外清晰。“罗部长,支撑间距要不要量下?之前按板厚 120mm算的,间距定的 1.2m。”老杨主动提议,手里已经递过来一把钢卷尺——卷尺的挂钩处磨得发亮,显然用了不少次。

罗明接过卷尺,从一根立杆的中心量到相邻立杆的中心,尺带被拉得笔直,雨水打湿的刻度有点模糊,他用指腹蹭了蹭才看清:“1.2m,正好符合要求。”他又量了两组,一组 1.18m,一组 1.22m,误差都在±2cm以内,“板厚 120mm对应的支撑间距就是 1.2m,要是间距太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会往下塌,到时候楼板就薄了,影响承重。”

说话间,罗明走到模板拼接的位置——这里是两块 1.2m×2.4m的木模板,拼接处留着一道缝隙,他用手指伸进去摸了摸,缝隙大概有 3mm宽。“这里缝隙太大了,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会漏浆,最后楼板底部会出现蜂窝麻面,还得返工修补。”他说着,用指甲抠了抠缝隙边缘的模板,因为连日潮湿,木模板边缘有点发胀,导致缝隙比干的时候宽了些。

老杨的脸一下红了,赶紧朝旁边喊:“小张,把海绵条拿过来!赶紧把这缝隙贴了!”名叫小张的年轻工人手里攥着一卷黑色海绵条,跑过来时差点踩滑——模板上的积水还没清干净,他赶紧扶住旁边的立杆,才稳住身形。这海绵条是 10mm宽、5mm厚的,专门用来填模板缝隙,小张用美工刀裁出合适的长度,然后小心翼翼地贴在缝隙内侧,用手按实,确保海绵条和模板紧紧贴合,没有翘边。

“贴的时候要贴内侧,别贴外侧,不然混凝土压力大,会把海绵条挤掉。”罗明在旁边指导,“贴完后再用胶带封一圈,双重保险,保证不漏浆。”小张点点头,又从口袋里掏出透明胶带,沿着海绵条的边缘贴了一圈,动作比刚才熟练了些。老杨在旁边看着,也跟着学:“以后拼接模板前,先把边缘的潮气擦干净,木模板潮胀干缩,提前处理能减小缝隙。”

罗明蹲下身,检查立杆底部的垫板——每根立杆下面都垫着一块 5cm厚的松木板,木板的尺寸是 20cm×20cm,比立杆的直径宽了不少,紧紧贴在模板的方木上,没有移位。“垫板面积够大,不错。”他用手按了按木板,没有下陷的痕迹,“梅雨季节模板下面的方木容易受潮变软,垫板面积小了,立杆会陷进方木里,导致模板下沉,楼板就不平了。”

小林这时已经把所有检查数据都记在了《模板支撑检查记录》上,还举着相机拍了照片:一张是立杆双扣件的特写,一张是水平仪测量垂直度的场景,还有一张是工人贴海绵条的过程。“罗部长,记录好了,照片也拍了,等下就存进电脑里。”他把相机挂回脖子上,笔记本揣进怀里,生怕被模板上的积水打湿。

“老杨,记住,模板支撑验收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别为了赶工期省步骤。”罗明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木屑,“下午浇筑前,再复查一遍扣件扭矩和模板缝隙,尤其是刚才贴海绵条的地方,要是掉了赶紧补。民生工程的楼板,每一寸都得扎实,不能出半点差错。”

老杨连连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把罗明的叮嘱记了下来:“您放心,下午两点浇筑前,我亲自复查,不合格绝不浇筑。”他说着,已经开始安排工人复查立杆扣件,声音比刚才响亮了不少。

罗明看了看手表,已经 14:00了,楼下传来搅拌车的轰鸣声——应该是准备浇筑用的混凝土到了。“走,去楼下看看混凝土的坍落度,这梅雨季节,砂石含水率变了,坍落度也得跟着调,不然混凝土太干太稀都不行。”他说着,率先朝楼梯口走去,帆布工具包里的水平仪轻轻晃动,玻璃管里的红色气泡,在昏暗的光线下依旧亮得清晰,像一颗紧绷的心,始终守着质量的底线。

从四层模板支撑区下来,楼梯间的水泥地面还沾着未干的雨水,每走一步都得刻意放慢脚步——上午刚有人在这里摔了一跤,现在墙角还贴着张“小心地滑”的黄色警示贴。罗明的工装鞋底沾了不少木屑和水泥灰,踩在湿地上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帆布工具包晃在身侧,里面的磁性测厚仪外壳偶尔撞到栏杆,发出“笃笃”的轻响。

二层的卫生间施工区就在楼梯口旁,隔着一道临时拉起的蓝色防护网,能听见里面传来工人清理积水的“哗啦”声。掀开防护网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聚氨酯气味扑面而来——不是刺鼻的化学味,而是带着点乳胶质感的清苦,罗明下意识地抽了抽鼻子,这气味他太熟悉了,去年在城东保障房项目查防水涂料时,每天都能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