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破局之钥与暗域涟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深渊御兽:我能掌控欲望》最新章节。
希望如同微弱的星火,在无边的黑暗中闪烁了一下,虽未燎原,却彻底点燃了林辰内心的斗志。他不再沉溺于自责与焦虑,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两件事上:加速自身恢复,以及寻找唤醒星芒的“钥匙”。
医疗中心核心监护室成了他的临时居所。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处理军务,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耗在了那具冰冷的维生舱旁。身体伤势在顶级资源和自身顽强生命力作用下已好了七七八八,但精神海的干涸依旧是个难题。常规的冥想恢复速度太慢,他开始尝试更激进的方法。
“你想用‘星核碎片’的共鸣来刺激精神海,同时尝试与星芒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陈景和老教授听完林辰的想法,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实验台,“理论上,你们都与星核碎片存在关联,这或许是一条路径。但风险极高!你的精神海本就脆弱,星核碎片的力量哪怕只是一丝,也远超你目前的承受极限。一个控制不好,轻则精神海受创加剧,重则可能被碎片中残留的星辰意志同化,变成白痴甚至……‘非人’的存在。”
林辰面色平静,眼神却坚定如铁:“陈老,我们没有时间了。研究院不会善罢甘休,‘影侍’的威胁迫在眉睫。星芒等不起,联盟……也可能等不起。这是目前我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加速的希望。”
陈老凝视他良久,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我就知道劝不住你。我会调整维生舱的外部监控符文,尽可能稳定周围能量场,并在你尝试时亲自在一旁监护。一旦发现不对,我会立刻强行中断。”
“多谢陈老。”林辰郑重道谢。
尝试在深夜进行。监护室内只留下陈老和两名最可靠的助手,罗磐则亲自守在门外,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林辰盘膝坐在维生舱前,屏息凝神,意识沉入体内。在他的精神海深处,那枚来自天工遗迹、仅有米粒大小、却蕴含着磅礴星辰之力的星核碎片正静静悬浮,散发着微弱而永恒的光芒。他小心翼翼地分出一缕细若游丝的精神力,如同触碰易碎的琉璃般,轻轻“搭”在了碎片之上。
嗡——!
刹那间,一股浩瀚、古老、冰冷而充满毁灭与新生意蕴的磅礴意念,顺着那缕精神力悍然冲入他的精神海!林辰只觉得整个头颅仿佛要炸开,无数星辰生灭、星云流转的幻象在意识中疯狂闪现,自身的意志在这股宏大的宇宙意志面前,渺小得如同尘埃。
他紧守灵台最后一丝清明,拼命引导着这股被极度稀释后的星辰之力,按照特定的轨迹在干涸的精神海中运转。如同久旱逢甘霖,龟裂的精神海贪婪地吸收着这丝高品质的能量,恢复速度肉眼可见地提升。但与此同时,那股冰冷的星辰意志也在不断冲击着他的自我意识,试图将他同化。
剧烈的痛苦让他浑身颤抖,额角青筋暴起,汗水瞬间浸透了衣衫。但他咬紧牙关,没有中断。
当感觉自身精神力恢复了一小截,并且对星辰之力的引导稍微顺畅一丝后,他立刻将这股融合了自身意志与星核气息的精神力,通过那缕微弱的灵魂链接,小心翼翼地探向维生舱中的星芒。
这一次,他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呼唤,而是将自己感受到的那丝星辰之力,以及自身坚定不移的意志,化作一道清晰的、带着温暖与牵引力的“信号”,传递过去。
精神力再次穿透那层死寂的黑暗冰壳。与上次不同,这次他携带着星核碎片的气息,仿佛一盏微弱的指路灯塔,在这片绝对的虚无中,为那可能存在的“火种”指明了方向。
他“看”到了,在那黑暗深处,之前感应到波动的地方,那微乎其微的“存在确认”感,似乎……清晰了那么一丝。就像沉睡者听到了遥远的呼唤,无意识地翻了个身。
有效!
林辰心中狂喜,但不敢有丝毫松懈,继续维持着这种危险的共鸣与传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林辰感觉自己的精神力再次濒临耗尽,灵魂链接也因为持续高负荷的传递而开始隐隐作痛时,他果断切断了与星核碎片的连接。
“噗——”他喷出一小口淤血,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虚脱般向后倒去,被早有准备的陈老助手扶住。
“胡闹!简直是胡闹!”陈老一边快速检查他的身体状况,一边气得吹胡子瞪眼,“精神海震荡,灵魂链接过载!你再这样下去,星芒没醒,你自己就先垮了!”
林辰虚弱地笑了笑,抹去嘴角的血迹,眼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陈老,我……感觉到了。它……有反应了!”
陈老检查的手一顿,看向监测星芒生命体征的仪器——依旧是一片死寂的直线。但他看着林辰那确信无疑的眼神,以及林辰精神力在短暂虚弱后,确实比之前更加凝练了一丝的现象,将信将疑地叹了口气:“就算有用,也必须循序渐进!从今天起,没有我的允许,一周最多尝试一次!否则,我立刻停止你对星芒的一切接触权限!”
林辰知道陈老是为他好,只能点头答应。尽管过程痛苦而危险,但终于找到了可能正确的方向,这比什么都重要。
就在林辰艰难尝试唤醒星芒的同时,联盟最高议会下属的“天工遗迹特别委员会”第一次正式会议,在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气氛中召开了。
会议由议会副议长李嵩亲自主持,成员包括以赵千韧为首的军方代表、以严嵩为首的研究院代表,以及部分中立派的议员。沈墨博士作为研究院方面的技术顾问列席。
会议一开始,焦点就集中在“谐振锚点”的处理上。
“三枚谐振锚点,是稳定并进一步探索天工遗迹的关键。”严嵩院士率先发言,语气不容置疑,“研究院拥有最完善的解析设备和最顶尖的科研团队,理应由我们主导对锚点的研究与破解工作。这关系到联盟能否快速掌握遗迹科技,应对可能的外部威胁。”他刻意加重了“外部威胁”几个字,目光扫过赵千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