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打好最后一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最新章节。
毕竟,这场战争的走向,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北方强敌的军事部署。
若普鲁士能表现出色,成功牵制住法、俄两国的注意力,那么清军在中亚与西伯利亚的推进压力也将大大减轻。
当然,清军在这些地区的行动,反过来也能为普鲁士分担不少战略压力。
“不过老近卫军的数量似乎不多,这次战斗损失严重,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战力。”
清军参谋长蒋百里分析道。
林文点头表示认同。
老近卫军这类精锐部队,数量必然有限。
如果人数过多,战斗力势必稀释,而且早就该被各国情报所察觉。
过去之所以没人发现他们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高卢方面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支军队规模小,便于隐藏情报。
毕竟,如果老近卫军是一支数万人的庞大军团,那几乎不可能做到如此低调。
“总体来看,普军目前的部署较为平稳,没什么明显破绽,但也没有特别亮眼之处。”
李秀成站在战场沙盘前说道。
随着战事的推进,双方的部署也逐渐明朗。
面对法军的进攻,普军采取了对应部署,在每支法军军团对面都布置了同等甚至更多兵力,以阻挡其推进。
这种布防方式实在难以称得上高明。
如果普军没有其他后手,恐怕他们在李秀成心中的评价会大幅下降。
对于李秀成的看法,林文并未反驳。
以如今的视角来看,普鲁士的部署确实平淡无奇,但他心里清楚,这场战争最终是以普鲁士的大胜收场。
而且他们击败法军所花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仅一个半月左右。
虽然比后世某位元首的闪电战略慢一些,但也已属神速。
后世网络上之所以流传着大量“乳法”段子,正是因为高卢在这两场战争中的失败来得太快、太突然。
普法战争中,他们从主动宣战到皇帝亲率十几万军队投降,仅仅用了四十五天,也就是一个半月;
而二战期间的法兰西战役,德军从发起进攻到攻占巴黎、高卢投降,也只用了四十二天。
高卢并非小国弱邦,而是欧洲大陆上举足轻重的强国。
这样的一国,却在战场上表现得如同纸糊一般,轻轻一推便土崩瓦解,而且还不止一次。
这确实让人忍不住想拿他们开涮几句,毕竟,在高卢投降之前,谁能攻下那座铁塔城?这种事不只是网络上的段子,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情况,而且还不止一次!
普鲁士正是凭借这一场战役的胜利,才为日后统一德意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既然能打出如此辉煌的战绩,他们在军事上的布局绝不可能那么简单。
“普军在正面战场上兵力虽然庞大,但最精锐的第二军团却迟迟没有现身!”
林文盯着沙滩上象征两军的红蓝旗帜,眉头紧锁地说道。
“不是说他们驻扎在麦克马洪军团对面吗?”
李秀成瞥了一眼地图上标注的法兰克服城。
这里是普鲁士在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根据之前他们掌握的情报,第二军团似乎就驻扎在这一带。
“情报可能有问题。”
一旁的蒋百里早就有疑虑,此刻听到皇帝的质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如果第二军团真在法兰克服,他们怎么会放任麦克马洪的部队进入萨尔布吕肯?”
萨尔布吕肯是莱茵河西岸的战略要地,地处德法交界的山区,地势较高。
一旦被法军占领,不仅进可攻退可守,更在战略上占据了显着优势。
所以,从普鲁士的角度来看,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就不可能对法军的进入视而不见。
“法兰克服在莱茵河东岸,若法军占领了萨尔布吕肯,等于普军自动放弃了西岸的防御,这种姿态,不像那个有‘铁血亲王’之称的腓特烈·卡尔会做的事儿。”
林文的分析让李秀成和蒋百里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不得不承认,皇帝说得非常有道理。
普军的军事部署,确实太诡异了!
“而且最近根本没有关于第二军团的消息。
他们有超过三十五万人,抵达法兰克服之后,却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一点动静都没有,你们不觉得这很反常吗?”
皇帝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人全都开始认真思考——普军第二军团,确实有问题!
“难道他们是声东击西?”
蒋百里立刻联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也就是说,第二军团表面上宣称驻扎在法兰克服,实际上早已转移别处!
“如果卡尔亲王率领这三十多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北边或南边的战场,配合正面部队,很可能会给法军左右两翼带来致命打击。”
蒋百里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判断合理,于是立刻提出了这一推测。
“嗯,有这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