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争夺天下霸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最新章节。

正因如此,他对欧洲战局格外关注——这直接关系到天朝是否能顺利推进南亚大计。

“若德军主力持续倾注于高卢方向,则日不落帝国可从西线抽身。

当然,他们也可能趁德军调兵至中部、北翼空虚之际发起反扑。

然而,考虑到堑壕鏖战之惨烈,在尚无有效战术破解此类消耗战的情况下,英军贸然进攻,恐将付出巨大代价。”

“因此我军推演认为,最可能的选择是——英人将向南亚增派兵力!”

参谋部汇总多方研判,得出结论:英军南调的可能性最大,尤其结合近期西欧传来的情报来看,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你们估算,英人最多可能调遣多少部队前往天竺?”李秀成眉头微蹙,沉声发问。

天竺地域辽阔,人口稠密,欲征服这样一片广土众民之地,本就极为棘手。

这与汉军此前在西伯利亚的经历截然不同。

彼处地广人稀,村落零落,几乎不见城邑。

故而击溃俄军之后,无需派驻重兵维持秩序,也无需分神治理地方,大军可全数集中用于追击与歼敌。

但在天竺,情况完全不同。

这里村镇星罗棋布,城镇遍布各地,每攻下一地,就必须留下守军维稳控局。

否则即便夺下城池,也只是徒有其名,实则无法掌控。

若无足够兵力镇守新占区域,攻势再猛也难以为继。

正因如此,此次出征才需筹备二十余万乃至五十万大军。

如今若再叠加英人从本土调援的可能性,汉军势必要追加兵力。

否则原有计划恐将难以为继,甚至功亏一篑。

“估计数量有限,毕竟苏伊士运河掌握在我们手里,他们无法由此进入东方战场,只能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这样一来航程遥远,补给困难,能调动的兵力恐怕不会超过当年联军远征粤省那次的规模。”

数年前,汉军尚未完成对天朝的统一之际,日不落联合其他西方强国,曾集结十余万大军进犯天朝。

那是天朝历史上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来自西方的军事入侵。

从欧洲到南亚的距离本就比抵达天朝要短得多,但当时那支远征部队中,日不落大量征调了天竺等地的地方武装与殖民地兵员,真正由本土跨海而来的作战人员,实际不足十万人。

以这一战为参照,推算此次对方可能出动的兵力总数,结论仍具相当可信度。

“十万人左右,再加上他们在南亚驻扎的部队以及依附于他们的仆从武装……”

李秀成面色凝重,眉头紧锁。

皇帝听罢二人分析,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把出兵规模定在五十万吧。”

“倾五十万大军南下征讨天竺,务求一役决胜负,彻底根除南方边疆的后患。”

诏令下达之后,天朝迅速启动战时动员机制。

自内乱平定以来,汉军虽持续扩编,但扩张速度并不激进。

原因无他——周边并无足以威胁国家安全的强敌存在。

在这种环境下,将巨额资源投入过度庞大的常备军,并非明智之举。

与其如此,不如将资金用于发展国内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长期收益更为可观。

唯有夯实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体系,才能推动经济全面成长;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提升整体生产力,进而增强朝廷财政能力,最终支撑起一支更强大且装备先进的现代化军队。

经过数年不懈经营,天朝的工业进程已初显成效。

南方粤省如今已建立起上万家各类工厂,涵盖轻重工业各个领域,吸纳就业人口逾百万。

这些工人所得收入较之过去务农时期普遍翻了一倍以上,收入增长又带动消费活跃,使得粤省经济迅速领先全国,在天朝各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前最繁荣富庶之地。

与此同时,产业兴起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也显着增加了朝廷税收来源。

1846年以前,整个天朝年财政收入尚不过数千万两白银;即便在汉军统一全国之后,虽相较此前腐败昏庸的清府时期增长数倍,至1865年全年总收入也仅达一亿二千万两左右。

然而到了1868年,单是粤省一地,年度税赋贡献便已突破一亿五千万两白银。

一个省份的税收,竟超越数年前全国总和,且不止一倍!

这充分说明,工业化所带来的财富积累何其惊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