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接受任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之利刃出鞘》最新章节。

独立营成立的第五天,平安镇的空气里,除了清晨的炊烟,还多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铁血味道。

操场上,方振武正用一根藤条,毫不留情地抽打着一个队列动作出错的新兵,吼声震天:“挺胸!收腹!脚尖向下!你们的腿是面条吗?鬼子的刺刀捅过来,你们就用这软趴趴的腿去挡吗?”

另一边,黑三正带着一连的老兵,进行着残酷的白刃战对练。木枪撞击的闷响和粗野的吼叫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杀红了眼,仿佛眼前的队友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张大牛抱着膀子,站在钟楼上,满意地看着这一切。他的队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从一群散兵游勇,蜕变成一支真正的百战之师。

“报告!”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楼下传来。

张大牛回头,只见一个穿着灰色八路军军装的年轻通讯员,正站在楼下,对着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在他的身后,是风尘仆仆的李文博,那个他们在茶馆里救下的敌工部干部。

“李部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张大牛又惊又喜,三步并作两步地从楼上冲了下来。

“是东风!吹来任务的东风!”李文博哈哈大笑,用力地拍了拍张大牛的肩膀,“张营长,恭喜你们啊!你们在野狼沟那一仗,打得太漂亮了!把鬼子一个加强大队几乎全歼,还缴获了那么多好东西!军区的首长们,都对你们赞不绝口啊!”

“嗨,瞎打误撞罢了。”张大牛咧嘴一笑,那道刀疤显得格外豪迈,“快!里面请!”

指挥部里,方振武和林啸天闻讯也赶了过来。

“张营长,方教导员,林副营长。”李文博收起了笑容,表情变得无比严肃,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盖着红色印章的文件,“我这次来,是代表太行军区指挥部,向你们独立营,下达第一个正式的作战任务!”

“任务?”

在场所有人的呼吸,瞬间都变得急促起来!

“对!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李文博将文件在桌上展开,同时铺开了一张更为详细的军事地图。

他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地图上一条贯穿了整个区域的黑色线条上。

“这是正太铁路。”李文博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它是连接山西和河北的交通大动脉,更是日本华北方面军的生命线!鬼子从我们山西掠夺的煤炭、钢铁,还有他们用于屠杀我们同胞的兵员和军火,百分之七十,都要通过这条铁路来运输!”

“军区首长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近期,对这条铁路,以及华北地区所有的日军交通线,发起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破袭战!”

“大规模破袭战?”方振武的眼睛亮了。

“没错!”李文博重重地点头,“我们要在一夜之间,让整个华北的日军交通,彻底陷入瘫痪!让他们的火车出不了站,汽车上不了路!让他们的前线部队,变成一群没有补给的孤魂野鬼!”

他看着眼前这三个已经热血沸腾的悍将,郑重地说道:“而你们独立营,由于地处正太铁路的心腹地带,军区交给你们的,是其中最关键,也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他指着地图上一座被红色圆圈标记出来的铁路大桥。

“这里,是‘杏花河大桥’。是正太铁路上最大的一座桥梁,全长超过两百米,下面是几十米深的悬崖。一旦炸毁这座桥,正太铁路西段,将至少瘫痪三个月!”

“军区命令:你部,不惜一切代价,在预定的总攻时间内,彻底炸毁杏花河大-桥,切断正太铁路!”

命令,如同一块巨石,狠狠地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炸桥?”黑三瞪大了眼睛,“李部长,你没开玩笑吧?这……这桥可是鬼子的命根子,防守肯定比天皇老子的卧室还严!”

“没错。”李文博的表情无比凝重,“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杏花河大桥的两头,各有一个加强排的鬼子驻守,配备了四挺重机枪,还有探照灯。铁路线两侧,每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炮楼。可以说,那里就是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

“这……”二狗倒吸一口凉气,“这跟往鬼子嘴里伸手拔牙有什么区别?”

“正因为难,这个任务,才交给了你们!”李文博看着张大牛,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军区首长说了,你们独立营,是敢打硬仗、能打恶仗的铁拳头!这块最硬的骨头,只有你们啃得下来!”

“干了!”

张大牛猛地一拍桌子,那股子悍不畏死的匪气和血性,瞬间爆发了出来!

“首长看得起咱们,咱们就不能当孬种!不就是一座破桥吗?他鬼子能修,咱们就能炸!他有重机枪,咱们有九二式!他有炮楼,咱们有神枪手!这一仗,老子接了!”

“好!我就知道,没有你们独立营不敢干的事!”李文博也激动地站了起来。

“但是,光有胆子不行。”林啸天冷静的声音,及时地给众人降了温。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如同最精密的仪器,仔细地审视着杏花河大-桥周围的地形。

“李部长,我们需要更详细的情报。”他问道,“桥梁的具体结构图,有吗?鬼子哨兵的换防时间,巡逻路线,火力点的具体位置,探照灯的扫描规律……这些,我们都必须知道。”

“这些,都需要你们自己去侦察。”李文博摇了摇头,“我们在敌占区的情报网,很难渗透到这种级别的军事禁区。能给你们提供的,只有这些。”

他从包里,又拿出了一沓照片。那是从高空航拍的,虽然有些模糊,但已经能大致看清大桥的轮廓和周围的地形。

“好。”林啸天接过照片,不再多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