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余波与暗线(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最新章节。
叶憬然的离开并未在布达佩斯激起太多涟漪,至少在表面上。苏晚的生活迅速回归到他到来之前的节奏,甚至更加紧凑。学院、公寓、合作社作坊,三点一线。她将自己沉浸在纹样研究、学徒计划推进以及那篇日益增厚的学术论文中,用繁重而有序的工作填满每一分钟,仿佛这样就能忽略心底那丝因他离去而悄然蔓延的空落,以及对他口中“余波”的隐忧。
亚诺什主席和匠人们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对待苏晚更加周到,甚至带了些不易察觉的回护。合作在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下加速进行,第一批融合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皮具小样已经出炉,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那枚琉璃胸针依旧每天别在苏晚衣领,在布达佩斯日渐凛冽的秋风中,闪烁着温润而坚定的微光。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真正停止涌动。
这天,苏晚在学院图书馆查阅一批刚到的十九世纪民俗期刊微缩胶片。窗外天色阴沉,预示着一场秋雨。她正专注地辨认着胶片上模糊的图案,放在桌面的手机屏幕无声亮起,是一个未知的本地号码。
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手机走到走廊安静处接听。
“是苏晚小姐吗?”电话那头是一个略带紧张的女声,说的是英语,带着明显的匈牙利口音。
“我是。您是哪位?”
“我……我叫伊洛娜,是佩奇档案馆卡萨馆长之前的助理。”女人的声音压得很低,语速很快,“我有些事情……觉得应该告诉您。关于之前那封联署信,还有……还有一些别的事。”
苏晚的心微微一沉,握紧了手机:“请说。”
“馆长他……他之前的态度转变,并不完全是因为新发现的文献。”伊洛娜的声音带着愧疚,“他收到了一笔匿名的‘研究资助’,数额不小。而且,在那之前,有一位先生拜访过他,我听他们谈话间提到了……沃伊切赫先生的名字。”
苏晚沉默地听着,指尖冰凉。果然,学术争论的背后,依然缠绕着利益的阴影和那双看不见的手。
“我很抱歉当时没有站出来……但我现在离职了。我觉得这对您不公平。”伊洛娜继续说道,“另外,我还注意到,在您提交调阅申请后,档案馆内部有人……非常关注您具体查阅了哪些资料,尤其是关于南部地区纹样变体的部分。”
“是谁?”苏晚追问。
“是档案馆的一位资深研究员,佐尔坦。他和……和布达佩斯某些文化评论圈的人走得很近。”伊洛娜暗示道,“苏小姐,请您务必小心。有些人,并不希望看到您的成功。”
电话匆匆挂断,仿佛耗尽了对方所有的勇气。
苏晚站在安静的走廊里,窗外开始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敲打着玻璃。伊洛娜提供的线索零碎,却像几块关键的拼图,将一些分散的疑点连接起来。沃伊切赫的影响力,或者说他残存的网络,并未随着他的消失而彻底瓦解,它们像潜伏的病毒,依旧在暗处发挥着作用,试图从学术根基上动摇她。
她回到阅览室,看着屏幕上那些历经百年沧桑的纹样,心中一片清明。对手并未放弃,只是转换了策略,变得更加隐蔽。那么,她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根基扎得更深,让研究成果更加无懈可击。
她拿起手机,没有打给叶憬然。他远在上海,正应对着另一场“余波”,她不能再用这些琐碎的暗箭去打扰他。她只是将伊洛娜提供的信息和自己接下来的应对思路,简要记录在加密备忘录里。
然后,她重新坐回座位,调整了一下呼吸,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些承载着历史与生命的古老线条。雨声渐密,图书馆内灯光温暖而安静。她知道,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而她,必须独自坚守在这片由知识和信念构筑的阵地上。
上海,叶氏集团总部。
叶憬然面前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供应链图谱和资金流动分析。Arthur站在一旁,语气凝重:“……确认了,是沃伊切赫之前埋下的几条暗线,利用我们清理周世宏和应对新加坡狙击时的短暂混乱期,在几个关键零部件的二级供应商和物流环节做了手脚,意图拖延我们新一代产品的上市时间,并抬高成本。”
叶憬然眼神冰冷:“损失评估?”
“时间延误预计两周,直接经济损失目前估算是这个数。”Arthur报出一个数字,“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消费电子展上的发布计划,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找到具体执行人,清理掉。启动备用供应链方案,不计成本,把延误时间压缩到一周以内。”叶憬然指令清晰果断,“另外,查清楚这些暗线最近的资金往来,看看沃伊切赫是不是还有残存的资金池在支持这些动作。”
“已经在追查,对方很狡猾,资金经过多次洗白,源头难以追踪。”
叶憬然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沃伊切赫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即便主体被打掉,残存的触须依旧能制造麻烦。这种阴魂不散的纠缠,让他心生烦躁。
他拿起私人手机,点开与苏晚的对话界面。最后一条信息还是她昨晚发来的,关于论文找到一个关键佐证的简短分享。他指尖在屏幕上停留片刻,最终还是没有拨出去。
他不能让她分心。布达佩斯的战场,需要她自己去面对和征服。而他,必须确保自己这边的战场足够稳固,不让任何余波,蔓延到她所在的地方。
他放下手机,目光重新投向大屏幕上那些冰冷的数据和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