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光明试点,孙连城展现风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最新章节。
祁天佑把黑色轿车滑进茶楼后巷的阴影里,引擎熄灭的瞬间,副驾上的笔记本电脑还亮着光。
屏幕中央,赵德汉审批异常的标记点,死死钉在矿口坐标上。
他没合盖,指尖捏着 U 盘在键盘边缘顿了两秒,才猛地拔下塞进内袋。
手机突然震动,郑归发来的定位跳出来:
省环保厅东门,十分钟内送达。
六点零七分,他拨通那个仅存于通讯录黑名单的紧急号码。
铃声在寂静的车厢里荡了两下,对面接起,只有呼吸声在听筒里沉浮。
“讲真,现在有个会要开。”
祁天佑往后靠向座椅,头抵着冰凉的车窗,
“光明区区长要汇报试点成果,宣传口临时砍了二十分钟发言时间。我猜,有人怕数据太干净,晃了眼。”
电话那头的沉默漫过三秒。
“作风巡查组可以关注议程合理性。”
对方的声音终于传来,“但别提具体人名,尤其是那个姓赵的。”
“明白。” 祁天佑挂断电话,拇指在录音 APP 上按了上传键。
匿名报送通道的进度条缓慢爬行,他盯着屏幕补了行附言:
“基层改革典型发声受阻,疑似存在程序干预痕迹”。
三分钟后,系统回执弹出,红色字体刺得人眼疼:
已推送至省委宣传部督查邮箱。
七点十八分,省会议中心后台走廊。
孙连城攥着发言稿的手指节泛白,衬衫领口洇出的汗渍像两道深色的痕,目光死死锁在 “环保一票否决制实施成效” 那行标题上。
旁边的工作人员递来塑料提示牌,黑色马克笔写着加粗的字:
发言时长压缩至八分钟。
“他们是想让我只念结论?”
孙连城的嗓音发紧,指腹摩挲着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
“数据图表全删了?那些才是实打实的东西!”
“上面说,避免技术性内容冲淡主题。”
工作人员耸肩走开,脚步轻快得像踩在棉花上。
孙连城低头看表,距离登台还有十二分钟。
他摸遍西装内袋,掏出那个锡箔纸小盒,倒出一粒速效救心丸塞进嘴里。
舌尖立刻泛起苦意,顺着喉咙往下沉。
这时手机亮了,祁天佑发来一条链接,标题是《光明区空气质量监测原始台账(2023Q1-Q3)》,PDF 封面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公章闪着防伪水印的银光。
紧接着第二条消息跳出来:
“把第三页 PM2.5 同比下降 41% 的柱状图截出来,投影时放大三倍。
记者提问环节,谁问数据真实性,你就说‘欢迎查原始记录,编号 GMD-2309-887’。”
孙连城的手指抖了一下,手机差点从掌心滑出去。
这哪里是稿子,分明是裹着纸的弹药。
八点零三分,礼堂的追光灯突然亮起。
孙连城走上讲台,他没碰那份精简稿,
直接点开 PPT,第一张就是那张被要求删除的柱状图,
“去年这时候,我们区的小学停了七天课。”
他开口,语速快得像在赶时间,
“不是因为疫情,是因为雾霾指数飙到了 500 以上。
家长堵在区政府门口,举着孩子戴 N95 口罩的照片,风一吹,那些照片就在手里抖。”
台下有领导悄悄交换眼神,钢笔停在笔记本上。
这种话,不该出现在四平八稳的经验汇报里。
“后来我们搞‘环保一票否决’,企业排污超标一次,所有补贴清零,项目申报冻结两年
。刚开始有人说我折腾,说我断了光明区的财路,可三个月后,一家化工厂主动拆了暗管。”
孙连城顿了顿,“那家厂的负责人是我老同学,酒桌上拍着桌子跟我说:‘连城,你这是要我破产啊!’
我盯着他的眼睛说:‘那你儿子将来生孩子,肺是黑的还是白的?’”
台下传来轻微的骚动。
有人低低地笑,也有人皱着眉摸出手机。
“我不是环保专家,也不是什么技术官僚。”
孙连城的声音沉下来,“我是在烟囱底下长大的工人子弟,小时候爬墙摘枣,能看见黑烟把天都染成灰的。
我知道什么叫忍气吞声,也知道什么叫破釜沉舟。”
掌声突然响起来,不热烈,却像雨点子似的,持续了好一会儿。
祁天佑坐在第一排,慢慢摘下眼镜,用中指顺着镜框边缘推了三次。
那是他们早就约定好的信号:稳住,继续。
孙连城看见了。
他深吸一口气,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指尖捏着照片的边角,举到身前:
“这是我爸,退休的钳工。上个月去体检,医生说他肺部的阴影缩小了百分之六十。”
照片里,老头蹲在新建的绿地旁浇花,身后是曾经堆满垃圾的排污沟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