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规则之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最新章节。

祁天佑的车刚驶出穿山隧道,晨雾还黏在挡风玻璃上没散,副驾储物格里的手机突然震了。

不是普通震动,是加密通讯特有的短频震颤。

他扫了眼后视镜,后方只有零星几辆早班车,遂打转向灯,把车滑进应急带。

指尖刚触到手机,锁屏界面就跳出条推送:

发件人栏是个灰底的 “柳” 字,内容只有一行:

“文件已传,注意查收。” 没有附件预览,没有多余寒暄,

像昨夜山水庄园撤离通道里,柳小叶塞给他微型存储卡时那句 “按约定办事” 一样,干脆得不留余地。

他没碰手机里的文件,反倒从内袋掏出台磨了边角的离线笔记本,

机身贴满防磁贴,接口处还缠着绝缘胶带。

U 盘插进去的瞬间,指纹识别区亮起冷光,指腹的薄茧蹭过金属边框,那是常年敲报告、标数据磨出来的印记。

PDF 加载的进度条走完时,“内部传阅?严禁外泄” 八个宋体字先跳出来,淡灰色的印痕压在京州新区规划草案的页眉上,像道没封死的禁令。

祁天佑扫了眼时间戳:

两小时前生成,比提交常委会的预定时间早了整整六个小时。

这份本不该出现在他手里的东西,此刻正躺在屏幕上,带着滚烫的隐秘感。

他点开对比图层,左手调地质局公开的地下水文图,右手拖入自己半年来攒的流动模型, 那些数据是他跑遍新区十二个村落、蹲守三口监测井换来的。

鼠标一点,半透明的红圈在屏幕上渐次亮起,七处重叠区域像扎在地图上的血色钉子:

三处是国家级生态红线区,草甸下面就是涵养水源的泥炭层;

两处压着古河道,河床里的淤沙一被扰动,周边自来水都会带土腥味;

还有两处更险,地下含水层直接连着重金属废弃矿井,一滴污染水渗下去,十年都清不干净。

翻到预算章节时,祁天佑的指节顿了顿。治污经费占比刚过 1.8%,连《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最低标准都没到。

更刺眼的是三块标着 “综合开发” 的地皮,坐标一对,正是赵立冬的小舅子去年通过 “协议转让” 低价拿的地,

当时对外宣称 “盘活闲置资源”,现在看,是早算好的局。

“不是疏忽,是算计。”

他低声念了句,指尖划过键盘,调出《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的电子版,再扒出最新修订的实施细则,逐条往模型里套。

结果跳出来时,连他都愣了半秒:

按法律要求追加治理投入,至少得是当前预算的三倍。

窗外的天刚泛起鱼肚白,祁天佑合上笔记本,发动车子。

仪表盘的指针指向七点半,离九点的专题会,还有一个半小时。

省委会议室里早坐满了人。

发改委的人在翻项目清单,国土厅的对着地图窃窃私语,住建局的笔尖在 “提速方案” 上圈画。

赵立冬坐在前排,藏青色西装的领口被啤酒肚顶得发皱,指甲缝里还沾着昨晚应酬的酒渍,手指在规划图的某几页上来回蹭,像是在确认什么。

祁天佑挑了个后排角落的位置坐下,左手搭在桌沿,指腹轻轻按了下左袖扣,

蓝宝石切面反射着顶灯的光,没人注意到,那道光里藏着个微型录音模块,已在他调整坐姿的瞬间悄然启动。

主持人刚念完 “新区建设提速方案” 的议程,赵立冬就清了清嗓子,酒气裹着官腔飘过来:

“新区要的是快马加鞭,哪能被环保条条框框捆住?

财政盘子就这么大,先把项目拉起来再说治理,这是多少地方验证过的经验!”

底下立刻有人附和:“就是,有些指标太死板,灵活点才能招来商、引好资。”

“灵活?”

祁天佑从座位上站起来,椅腿在地毯上蹭出轻响,声音不高,却像颗石子砸进满是油的水里,

“讲真,不是环保标准太严,是有些人忘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最后得老百姓用健康埋单。”

全场瞬间静了。

连空调的嗡鸣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祁天佑走到投影幕前,U 盘插进去的瞬间,屏幕上的规划图立刻被替换成他做的污染分布图。

他抬手点了点幕布:

“这七个红圈,三个在国家级生态保护区核心区,两个位于地下水脆弱带,还有两个,直接连通着上世纪的重金属矿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写得明明白白,这类地块严禁布局重污染产业。

要是硬推,依法必须追加不低于三倍的前期治理资金 , 这不是我定的,是法律条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