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百年大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最新章节。

赵德才在工地上的风波,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苍梧郡的官员群体。

虽然事情本身不大,叶凌云也并未深究,但其带来的警示效果却远超预期。

秦王殿下那番“父母官”、“为百姓服务”的雷霆训斥,以及工人们自发拥护秦王的场景,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官员心中。他们意识到,在这里,在岭南这片秦王治下的土地上,旧有的官场规则已然失效。

秦王叶凌云,是动真格的!他不仅要改变这片土地的面貌,更要改变为官者的心!

于是,无论心中是否还存有疑虑,是否还留恋着昔日“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些官员们都收敛了姿态。

他们开始学着放下身段,走入工地、田埂、市集。

他们不再远远地躲在树荫下指手画脚,而是尝试着去了解工匠们如何拌水泥、如何砌砖。

去询问农夫们灌溉的难处。

去倾听商贩们对市集管理的建议。

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他们也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亲民”一些。

很快,这种改变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一日休沐,赵德才换上便服,走在焕然一新的苍梧郡街道上。

水泥路面平整干净,两旁商铺林立,行人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他正感慨着这短短数月间的巨变,忽然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

“赵大人!赵大人!留步!”

赵德才回头,是住在工地附近的张大妈,手里挎着个盖着蓝布的篮子。

“张大妈,您叫我?”赵德才有些意外。

“哎哟,可算碰见您了!”张大妈快步上前,脸上堆满笑容,不由分说地将篮子塞到赵德才手里,“拿着拿着!家里母鸡新下的蛋,新鲜着呢!你们这些从外地来的大人,背井离乡的,不容易!拿着补补身子!”

赵德才受宠若惊,连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张大妈,这……这怎么好意思!朝廷有俸禄,我……”

“哎呀!几个鸡蛋罢了!值当什么!”

张大妈佯装生气,硬是把篮子推回去,“赵大人,您可别推了!我们这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呢!

您这些日子,跟变了个人似的!天天在工地上转悠,问这问那,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麻烦事!

不像以前那些官老爷……您是好官!是真心为我们着想的!”

赵德才握着沉甸甸的篮子,听着张大妈朴实真挚的话语,心头涌上一股暖流。

这种被百姓真心接纳、由衷感激的感觉,是他过去在书斋里苦读、梦想着金榜题名时从未体会过的。

它比任何虚浮的奉承都更让人踏实、温暖。

“谢谢……谢谢张大妈。”赵德才声音有些哽咽。

“谢啥!”张大妈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对了,赵大人,您……成家了吗?我看您年纪也不小了,要不要大妈给您介绍几个好姑娘?咱们苍梧郡的姑娘,勤快着呢!”

赵德才闹了个大红脸,连连摆手:“不……不急,不急!多谢大妈好意!”

告别了热情的张妈,赵德才走在街上,发现无论走到哪里,认识他的摊贩、工匠、甚至是路过的妇人,都会主动笑着跟他打招呼:“赵大人好!”“赵大人今天休沐啊?”“赵大人尝尝这新摘的果子?”

那笑容里,没有畏惧,没有谄媚,只有真诚的友善和发自内心的尊重。

在这远离繁华、曾被视作蛮荒的岭南小郡,赵德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何为“民心所向”。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爱戴,让他心中的那点不甘和傲气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在官民同心、上下齐力的奋斗下,苍梧郡的建设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

叶凌云规划中的主干道网络,在民众自发“赶工期”的热情下,竟然提前整整两个月便宣告完工!一条条宽阔、平整、坚固的水泥大道如同黑色的脉络,将苍梧郡城内外紧密连接起来,彻底告别了昔日的泥泞崎岖。

与此同时,几座核心工坊,水泥厂、玻璃厂、制糖坊、纺织坊也已基本竣工,巨大的烟囱开始冒出袅袅青烟,机器轰鸣声预示着大规模生产的开始。

而最让叶凌云欣慰的,是几处新建的学堂也已落成,青砖灰瓦,窗明几净,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朗朗的读书声将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听的乐章。

这一日,叶凌云将宁宸轩请到了自己临时辟出的书房。

书案上,堆放着厚厚几摞手稿。

“宸轩,看看这个。”叶凌云将一叠装订好的书稿推到他面前。

宁宸轩疑惑地拿起,只见封面上写着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苍梧蒙学新编教材纲要》。

他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目录,神情渐渐凝重,继而转为震惊!

这教材与他熟知的《三字经》、《千字文》乃至四书五经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