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玄天现世,格物归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最新章节。

夜色如墨,繁星点缀着苍梧郡初秋的夜空。

秦王府内,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不同往日的静谧与专注。

书房里,檀香袅袅,叶凌云亲自为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斟上一杯清茶。

茶汤碧绿,香气清幽,正是岭南新制的“云雾翠”。

“沈先生,请。”叶凌云面带微笑,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与欣赏。

眼前这位不请自来的老者,正是名震大乾的“天工圣手”沈梦溪。

他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风尘仆仆,却难掩那双眼睛里的灼灼光芒,仿佛能穿透表象,洞悉万物之理。

“多谢秦王殿下。”

沈梦溪也不客气,端起茶杯,先是深深嗅了一口茶香,脸上露出陶醉之色,随后才小啜一口,闭目回味片刻,方才睁开眼,赞道:“好茶!清而不淡,香而不腻,回味悠长。岭南物产,果然在殿下手中焕发新生。”

叶凌云哈哈一笑,摆手道:“先生谬赞了。不过是因地制宜,稍加改进罢了。倒是先生,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来到这岭南边陲,凌云深感荣幸,却也着实好奇。不知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沈梦溪放下茶杯,目光炯炯地看向叶凌云,那眼神里充满了纯粹的好奇与求知欲,像一个发现了新奇玩具的孩子。

“殿下,实不相瞒,老朽此来,是被三样东西勾了魂儿。”

“哦?”叶凌云挑眉,心中已有猜测,却还是问道:“愿闻其详。”

“其一,是那晶莹剔透、光可鉴人的玻璃器皿。”沈梦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指着桌上装着“云雾翠”的玻璃杯道,

“此物非金非玉,非陶非瓷,却能隔绝风雨,透光如无物。

老朽钻研格物之道数十载,也曾尝试熔炼石英砂,却始终不得其法,成品浑浊不堪,脆弱易碎。

殿下所制之玻璃,纯净无瑕,坚硬异常,此乃巧夺天工!

老朽百思不得其解,这配方、这火候、这成型之法,究竟有何玄机?”

他顿了顿,不等叶凌云回答,又急切地接道:“其二,便是那雪白如霜、细腻如沙的精盐!

老朽尝遍天下盐,海盐粗粝,井盐苦涩,岩盐杂质多。

殿下所制之盐,竟无半分苦涩杂味,入口即化,纯正至极!这提纯之法,简直闻所未闻!”

说到此处,沈梦溪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而最让老朽坐不住的,是那第三样——白砂糖!

殿下可知,大金,大乾乃至西域诸国,所用之糖,多为红糖、黑糖,色泽暗沉,甜中带浊。

殿下这白砂糖,色泽如雪,甜味纯粹,颗粒分明!

此物一出,天下甜食,当以岭南为尊!”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震撼尽数吐出:“玻璃、细盐、白糖……任何一样,都足以震动一方,名留青史。

而殿下竟能同时掌握其法,更在这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岭南,创造出如此奇迹!

老朽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此等奇人,若不见上一面,纵死亦难瞑目!”

叶凌云听着沈梦溪如数家珍般道出他的“杰作”,心中既感得意,又有些哭笑不得。

他原以为这位名满天下的天工阁主,是为某种高深莫测的机关术或是对秦王府的立场而来,没想到竟是被这些“生活用品”给吸引来的。

不过,这恰恰说明,沈梦溪此人,心思纯粹,醉心于格物之道本身,而非世俗权谋。

这让他对这位老者更多了几分好感。

“先生过誉了。”

叶凌云谦逊道,“不过是些雕虫小技,方便民生罢了。比起先生执掌天工阁,研制出畅销大乾的烟花,为大金朝廷带来丰厚税收,凌云这点微末伎俩,实在不值一提。”

提到烟花,沈梦溪脸上却并无多少得意之色,反而摆摆手:“烟花?不过是些取巧的玩意儿,哄人耳目罢了。

殿下所创之物,才是真正惠及万民、改变生活的大道!

老朽一路行来,越是靠近苍梧郡,听闻的奇事便越多,心中震撼便越甚。”

他的眼神变得悠远,仿佛在回忆沿途见闻:“平整如镜、坚若磐石的水泥路,替代了泥泞坎坷的官道,车马疾驰,畅通无阻。

百姓家中,精钢打造的农具、厨具,坚韧锋利,远胜寻常铁器,农人耕作省力,妇人操持家务亦轻松许多。

更听闻……有那能载人升空的巨大球囊,翱翔天际,俯瞰山河……”

他看向叶凌云,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无限向往,“殿下,这苍梧郡,在老朽眼中,已非人间郡府,倒像是传说中的……格物圣地!”

叶凌云心中一动,暗道:“这老爷子,嗅觉倒是敏锐。看来他对‘格物’的追求,远超我的预期。”

沈梦溪越说越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而最让老朽……老朽……”

他竟一时语塞,平复了一下情绪才继续道:“是前几日,老朽在街边,看到一个不过垂髫之年的孩童,手中捧着一本名为《格物蒙学》的书册,看得津津有味!老朽好奇,借来一观……”

他的脸上浮现出混合着震惊、狂喜和一丝羞愧的复杂神情:“那书中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竟将天地万物运行之理,以孩童能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水为何往低处流?

火为何向上烧?

为何会有四季更替?

为何会有风雨雷电?

……

这些困扰老朽数十载,甚至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完全参透的疑问,在那薄薄的书册中,竟有如此清晰、如此合理的解释!

虽非终极答案,却指明了方向,拨云见日!”

沈梦溪猛地站起身,对着叶凌云深深一揖:“殿下!老朽痴活六十余载,自诩格物一道,略有心得。

然今日方知,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

殿下胸中所学,已开万世之先河!

这一个月在苍梧郡的所见所闻,桩桩件件,皆颠覆老朽认知。

老朽……老朽实在是忍不住了!

这才厚颜登门求见!

殿下,您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这些奇思妙想,这些精妙技艺,究竟源于何处?”

看着眼前这位激动得像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的老者,叶凌云心中感慨万千。

他能理解沈梦溪的感受,一个毕生追求真理的人,突然发现了一片更广阔、更清晰的天地,那种震撼与渴望,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同时,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格物院院长,非此人莫属!

叶凌云扶起沈梦溪,诚恳道:“先生快快请起。凌云不过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窥得一丝门径罢了。至于如何做到……”

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无非是观察、思考、实践,再观察、再思考、再实践。

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我们称之为‘道’或‘理’。

格物,便是探究这些规律,并利用它们为人类服务。”

他顿了顿,试探性地问道:“先生对格物之道如此热忱,不知……对建立一个专门研究此道,汇聚天下英才,共同探索自然奥秘、发明创造、改善民生的地方,有何看法?”

沈梦溪闻言,浑身一震,浑浊的老眼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一把抓住叶凌云的手臂,急切地问道:“专门研究?汇聚英才?探索自然?发明创造?殿下此言当真?

这……这岂不是老朽毕生所求之圣地?

敢问殿下,此地在何处?叫什么名字?”

叶凌云感受到手臂上传来的力量,心中暗喜,知道鱼儿已经上钩了。

他清晰地说道:“此机构名为‘格物院’,旨在‘格物致知,经世致用’。

院址就在苍梧郡内,目前正在筹建之中。”

“格物院……格物致知,经世致用……好!好名字!好志向!”

沈梦溪激动得在书房里踱起步来,搓着手,嘴里念念有词,

“汇聚英才,专研格物,探索天地至理,发明利民之器……此乃千秋伟业!

殿下,老朽……老朽现在能去看看吗?哪怕只看一眼!”

叶凌云看着窗外浓重的夜色,无奈地笑道:“先生,此刻已是子时三刻,格物院虽有人值守,但诸多研究场所都已熄灯。不如明日一早,凌云亲自带先生前往参观,如何?”

沈梦溪这才意识到时辰已晚,脸上露出赧然之色,但眼中的渴望丝毫未减:“是老朽心急了,心急了……那就明日,明日一早!”

他重新坐下,却再无半分睡意,拉着叶凌云,开始滔滔不绝地询问起玻璃的配方比例、细盐的提纯工艺、白糖的结晶原理……

叶凌云也乐得与他交流,将自己所知的一些基础原理和思路(当然,隐去了穿越者的身份)娓娓道来。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材料学到化学,从力学到光学,话题天马行空,却又围绕着“格物”二字。

沈梦溪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叶凌云超越时代的理论视角相互碰撞,迸发出无数思想的火花。

这一老一少,竟如多年未见的忘年知己,在摇曳的烛光下畅谈至东方既白。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沈梦溪便已洗漱完毕,在秦王府的花园里来回踱步,不时望向叶凌云寝殿的方向,那急切的模样,仿佛等待开闸放水的饥渴旅人。

叶凌云也知他心急,匆匆用过早饭,便带着同样顶着两个黑眼圈的熊大,陪同沈梦溪前往格物院。

格物院位于苍梧郡城东,紧邻新开辟的“匠作区”。

主体建筑还在施工,但一栋三层高的实验楼已经率先完工并投入使用。

楼体采用了大量的水泥和玻璃窗,显得坚固而明亮,与周围传统的木质建筑格格不入,却又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还未走近,便听到楼内传来一阵阵激烈的讨论声,夹杂着金属敲击和蒸汽喷发的嘶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