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辩论大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仙人抚我顶,授我钛合金》最新章节。

蓬莱大学大礼堂内座无虚席,这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学术辩论吸引了整个银河系的关注。直播观众数量已经超过了五千万,这在学术辩论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正统教授率先发言。这位六十多岁的学者穿着传统的学者长袍,眼神中带着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敬畏。

各位同仁,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反对科技进步,而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纯洁性,正统的声音铿锵有力,李逍遥先生的理论虽然听起来很有趣,但它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用现代的物质主义思维曲解了古代的精神追求。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修仙,从来不是为了获得超能力或延长寿命。它是一种精神修养,一种道德提升,一种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李先生将这些崇高的精神追求等同于科技应用,这是对古代圣贤的严重误解!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显然正统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传统文化支持者的认同。

而且,正统继续说道,李先生声称的137个外星文明,所谓的觉醒现象,这些都缺乏可靠的证据。科学研究需要的是可重复的实验、可验证的数据,而不是无法证实的神秘主义声明。

现在轮到李逍遥反驳了。他站起身来,神态平静而自信。

正统教授,首先我要感谢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这种精神值得敬佩,李逍遥礼貌地开始,但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古代圣贤真的只追求精神修养,为什么他们的着作中充满了对具体技术的详细描述?

他打开一本古代典籍的全息投影:《抱朴子》中说服金丹者,体重如羽,身轻如空,这不是精神描述,而是对重力控制技术的朴素记录。《神仙传》中描述的千里眼、顺风耳,不正是现代通讯技术的预言吗?

正统立刻反驳:这些都是比喻和象征!古人用具象的语言描述抽象的精神体验!

真的吗?李逍遥微笑着说,那让我们看看更具体的例子。

他展示了另一段古文:《太平广记》记载,有修仙者能分身千万,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如果这只是精神比喻,为什么描述得如此具体?为什么世界各地的古代文献都有类似的记录?

小雅在台下准备了大量资料,此时派上了用场。李逍遥展示了一个惊人的对比表:

世界各地的记录对比:

- 中国:《列仙传》记载修仙者御风而行

- 印度:《薄伽梵歌》描述飞行的战车

- 希腊:神话中的和

- 北欧:《埃达》中的彩虹桥传送

- 美洲:玛雅文献中的羽蛇神飞行术

这些相隔万里、互不相通的古代文明,为什么会独立产生如此相似的描述?李逍遥问道,如果只是精神比喻,这种一致性如何解释?

正统有些被动,但仍然坚持:这可能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表现,是共同的心理原型!

集体潜意识确实存在,李逍遥承认,但为什么这种如此精确地预测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为什么古代的描述与我们今天实现的技术如此吻合?

他展示了更加具体的对比:

古代描述 vs 现代实现:

- 千里传音 vs 无线通讯

- 千里眼 vs 卫星监控

- 腾云驾雾 vs 飞行器技术

- 分身术 vs 全息投影

- 穿墙术 vs 量子隧穿

- 预知未来 vs 大数据预测

台下的观众开始窃窃私语,这种对比确实令人震撼。

但最重要的证据是这个,李逍遥的声音变得庄严,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古代修仙者梦想的一切。如果您认为修仙只是精神追求,那么请解释:为什么当我们的科技达到古人描述的水平时,我们确实获得了古人所说的体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