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父亲之死,身世之谜(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最新章节。

车轮碾过碎石路,最终停稳。张建军熄火时,引擎的余震还在底盘上回荡。安全屋铁门在液压装置推动下缓缓闭合,金属摩擦声划破寂静。陈御风解开安全带,没有立刻动作,而是将那张抄录了设备序列号的纸条递向沈昭华。

“先处理这个。”

沈昭华接过纸条,指尖在微型终端上快速输入指令,加密通道开启。她调出缓存服务器的访问权限,开始反向追踪IP地址的登录记录。屏幕蓝光映在她脸上,冷而静。

周子豪靠在行军床边,背包仍紧紧抱在胸前。他的呼吸已平稳,但手指关节泛白,指节因长时间紧握扫描仪而微微发抖。他低头看着背包拉链,忽然抬手拉开夹层,从中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盒。盒盖边缘卡着一道变形的焊缝,像是被人强行撬开后又粗暴合拢。

他盯着盒子看了很久,才慢慢掀开。

里面是一份泛黄的文件,封面上印着褪色红章:《1998年江城第三炼钢厂重大安全事故调查副本》。首页受害者名单中,“周振国”三个字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当场死亡”。

陈御风蹲下身,从周子豪手中接过文件。台灯灯光斜照,他翻到附录页,一行小字引起注意:“据环保局档案记录,事故发生前三个月,死者周振国曾三次提交德资合作方排放超标证据材料,最后一次提交时间为1998年6月14日。”

他目光一凝。

手腕上的机械表轻轻震动,他调出内置时间轴界面,在屏幕上并列标注两条信息:

第一条:1998年9月7日——周振国事故当日。

第二条:1999年1月12日——沈明远正式接任沈氏集团航空事业部总经理。

间隔仅四个月。

“你父亲举报的是哪家企业?”陈御风问。

周子豪声音低哑:“德国莱恩科材,当时和钢厂合资建线。后来……他们撤资了。”

沈昭华听到名字,手指一顿。她迅速调取企业变更数据库,输入关键词。几秒后,一份股权结构图弹出——莱恩科材三年后重组为“诺森海姆航空材料科技”,正是沈明远主导引进的第一家境外技术合作方,也是后续多项关键合金供应的源头。

“不是巧合。”她说,声音压得很低,“他们清除了一个知情者,然后顺利入场。”

张建军一直站在窗侧,背对着房间。此刻他转过身,走到桌前,目光扫过那份报告。他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首页签名栏。原本应有调查组负责人签字的位置,被一团浓重墨迹完全覆盖。

“这种涂改……不符合程序。”他说,“重大事故报告必须保留原始签名。除非有人不想让别人知道是谁签的字。”

陈御风翻开更多页。越往后,内容越残缺。几张关键页被撕去,剩下的部分也有明显水渍腐蚀痕迹。但在一页边缘,残留半行打印字:“……与外方协商善后方案期间,建议对家属进行一次性补偿,并签署保密协议。”

“这不是事故调查。”陈御风合上文件,“这是结案流程。”

房间里陷入沉默。只有终端散热风扇轻微转动的声音。

周子豪低头看着铁盒底部,那里贴着一张老旧照片——年轻的父亲穿着工装,站在高炉前微笑。背后墙上挂着横幅:“安全生产,责任如山”。讽刺得刺眼。

“我一直以为……是设备老化。”他嗓音干涩,“厂里说,压力阀失效,爆炸不可避免。我母亲也这么信了一辈子。”

陈御风看着他,没说话。

沈昭华关闭终端,将数据包上传至离线备份节点。她拔下存储芯片,用微型焚烧器销毁接口痕迹。“从现在起,这份文件的存在只能由我们五个人确认。一旦外泄,对方会立刻清理所有关联记录。”

张建军走到墙边工具架前,取下一把螺丝刀,蹲在通讯基站旁,拆开外壳,剪断主线路。随后他又检查通风口、灯具底座,逐一拆除可能隐藏信号发射装置的部件。

“他们在系统里埋得比想象深。”他说,“不只是商业竞争。这是链条式的掩盖,一层盖一层。”

陈御风重新打开时间轴界面,将几个关键节点连成一条线:

1998年,周振国举报未果,死于“事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