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技术的突破:关键支持降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最新章节。

全息地图上的红点还在闪烁,陈御风的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没有按下。他盯着月球静海的位置,脑子里回放着周子豪刚才说的话——“材料本身已经产生反应”。

他调出“龙鳞-X”的频谱图,放大晶体内部结构。屏幕上,一组低频震荡波形缓缓跳动,频率稳定,周期一致。他把这组数据拖到对比界面,旁边同步加载了NASA公开的月球静海区域地磁背景波记录。

两条曲线几乎重合。

“不是巧合。”陈御风低声说,“材料在接收信号。”

林浩凑过来:“你是说,‘龙鳞-X’已经在和月球坐标产生共鸣?”

“被动接收。”陈御风点头,“但它现在只是记录,没有反馈。我们要让它变成中继站。”

周子豪抱着金属盒快步走回实验室,打开高精度磁场复现装置。设备启动后,室内灯光变暗,一圈圈环形磁场在真空舱内生成。他把一块刚熔炼完成的“龙鳞-X”样品放进去,开始调节参数。

“模拟月表环境:重力为地球六分之一,表面辐射强度设定为8.7毫希沃特每小时,磁场波动模式按阿波罗11号着陆时段还原。”他一边操作一边念出数值。

温度升到临界点时,样品表面突然浮现光斑。起初是零星几点,随后连成网络,排列方式与阿波罗11号着陆器周围仪器布局完全一致。

系统提示音响起:【在人类首次地外驻留点完成签到,获得“空间折叠技术”初级蓝图】。

林浩猛地抬头:“拿到了?”

陈御风闭眼接入系统界面。一份全新的数据包正在加载,标题是“空间折叠结构拓扑协议”,下方标注着适用范围:星际基建起降平台、曲率引擎能量缓冲带、多维应力分散架构。

“能用。”他说,“这就是我们缺的那一块。”

周子豪取出样品,放入检测仪扫描。内部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本均匀分布的晶格出现了螺旋状折叠层,每一层之间都有微小间隙,像是某种预设的变形机制。

“这材料……它自己重组了。”周子豪翻开随身携带的旧笔记本,准备记录参数。可就在笔尖触纸的瞬间,纸面自动亮起,上面原本手写的熔炼声响频率文字开始移动,重新排列成一个三维动态模型。

模型中心是一个环形结构,外圈延伸出十二个支点,每个支点连接一段可伸缩的折叠臂。最核心的部分标着“耦合节点:曲率引擎对接区”。

“我的本子……怎么自己画出了这个?”周子豪声音发紧。

“不是你画的。”陈御风看着模型,“是材料的记忆。它把接收到的信息传到了纸上。”

林浩立刻将模型导入3D打印机,加入最新提炼的纳米级“龙鳞-X”粉末。打印头开始移动,一层层堆叠材料。过程中,部件表面自然形成细密纹路,形状像雨滴滑落的痕迹。

第一块折叠基板成型时,实验室的灯光忽明忽暗,空气中有种轻微的拉扯感,像是空间被短暂扭曲了一下。

“成功了?”林浩伸手碰了碰成品。

基板表面温热,雨滴纹路微微发光。他用工具轻敲边缘,声音清脆,但频率异常,不像普通金属。

周子豪拿检测仪扫了一遍:“密度比原版‘龙鳞’高百分之三十七,抗拉强度翻倍,而且……内部有自修复通道。一旦出现裂痕,周围材料会主动迁移填补。”

“这不是跑道材料。”林浩笑了,“这是活的基础设施。”

陈御风走到实验台前,取下左手腕上的上海牌机械表。表壳有些磨损,背面刻着“天命2028”四个字。他轻轻把表嵌进折叠基板中央的预留槽位。

表盘与基板接触的瞬间,底部激光蚀刻的生产日期“2038”亮起蓝光。“2028”和“2038”交叉成十字,光影投射在桌面上,像一道时间坐标。

林浩屏住呼吸:“两个年份……对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