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草台班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最新章节。

刘禅的心中,一直都还是有将邓艾儿子邓忠招为自己的妹婿的想法。

毕竟邓忠勇猛异常,又生的漂亮异常,面如傅粉唇若涂脂,是个大帅哥,而且年龄才十五岁,正好和刘理相配。

虽然总有人说,婚配别找外形太好的,但刘禅的择偶观有点偏,她就喜欢外形的,毕竟人品才学这些东西都有假的,惟有外形假不了,万一找了个伪君子,婚前各种好,婚后原形毕露,真的是啥都没捞着。但找个好看的配偶,就算对方人品不怎么样,最后也分开了,至少也捞着一个美女或者帅哥,过程也是舒适的。

她自己只喜欢漂亮的美女,所以以己度人,她还是想给刘理找个帅的。

但刘禅对于邓艾,一直都不想绑定太紧,虽然邓艾现在是荆州刺史,但未来很多年,他都很难有提升,毕竟姜维,邓艾,蒋琬,魏延分别担任凉州,荆州,益州,雍州刺史,这四个职位,已经是很高的职位了,再升就是到朝中担任三公了。

刘禅不知道长久的不给邓艾升职,他会不会心生怨恨。万一他真的太看重官位这种东西,忘了自己把他从寒微中提拔出来的知遇之恩,那刘禅将刘理嫁到他们家,就是害了刘理了。

除此以外,十四五岁或者十六七岁的青年才俊,还真没有几个被刘禅看在眼里的。

不过不要紧,妹妹年龄还小,还有的是机会去发现和考察优秀的孩子。

如果实在没有好孩子,那就只能委屈妹妹,等她到了二十三四岁自己的这个年龄的时候,去嫁给比她小六岁的诸葛瞻了。

虽然女人比男人大六岁,很难成婚配,但从后世来的刘禅,觉得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

诸葛亮没有原本的历史上那么忙,有的是时间教育儿子,诸葛瞻虽然现在才七岁,但聪明伶俐,知书达礼,又长得粉雕玉琢,非常漂亮。

当然,这个诸葛瞻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诸葛瞻,刘禅穿越过来后,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凡是她拿下荆州和益州之后才出生的人,很难说这个人跟原本历史上的那个人有什么关系。

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曹彰就是历史上的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曹彰,但刘永,刘理,刘谌,诸葛瞻,可以说和历史上的刘永,刘理,刘谌,诸葛瞻毫无关系。

刘理的婚事不着急,将家里男孩们的婚事全部确定好之后,刘禅也歇了一口气。她不但是国家之主,也是这个家的主人,这些事,都得她一个人操心。

难得刘家人聚集在一起,刘禅干脆把刘封和刘林也留了下来,再一想,既然刘封和刘林在这里,干脆把关家人,张家人一起叫过来,就当是大家一起吃一餐定亲饭好了。

于是刘禅让春梅去把关家人和张家人全部叫到宫里来,他们几家的关系一直很好,什么定了婚以后,孩子们就不要再见面了,这样的礼节完全不用管也不用遵守,没结婚之前,大家仍然是兄弟姐妹。

尤其像刘谌和关颖,才八九岁,结婚还有七八年呢,订婚本来就是为了安抚关羽的心,免得他突然老死看不到刘关两家结亲,所以订婚之后,刘禅完全没有让这些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们结婚前再不往来的想法。

让他们先培养培养感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挺好的。

三家人合在一起快快乐乐的吃完饭后,刘禅才送走关羽和张飞两家人。

一天下来,刘禅真是忙得脚不沾地,没休息一下。早上就是回长安的第一次早朝,然后就是去诸葛亮那里了解政务,又接连去关羽和张飞家里提亲。

现在终于忙完,也可以好好洗个澡,休息一下了。

从荆州一路回来,昨天晚上因为太累,回长安就倒头睡了,连澡都没洗一个。

……

转眼之间,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了。

年前几天,刘禅依然是十几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没有战事的时候,她一定会是带着粮食和财物出城赈济穷苦百姓。

不过现在和以前有了一些不同。

经过她多年来的努力,在她的辖区,穷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或者说,她现在救济的穷人,标准已经比以前高很多了。

以前,是衣无寸缕,屋无茅草,饥寒交迫到了极点,如果没有她的救济,很可能这个冬天都活不下去的人,才是急需她救助的人。

而现在,家无余财,床上只有柳絮填充的被子,家里有锅碗瓢盆,但没有柴也没有煤的人,也是她救助的人。

她的治下,已经没有身无寸缕,屋无茅草的穷人了。

不是他们都已经灭亡了,而是他们在刘禅的治下,都已经过上了最穷也有床柳絮被子,最穷家里也有几斤粟米的日子了。

刘禅十几年来的努力,终究是没有白费的。

只要用心去做,也许让经济高速发展并不容易,但消除贫困,只要有一个廉洁高效的组织,真的不难。

但说来容易,真的建立一个廉洁又高效的组织,真的建立每一个官员都用心的去消除贫困的组织,似乎又不容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刘禅,她就真的做到了。

现在刘禅,救济穷苦百姓可以不再带着重重的,堆满好几十车的粮食了,她直接带着钱财就可以救济百姓了。

因为她已经建立了一个商品相对于封建社会来说算得上高度发达,货运也很便利的社会,只需要给钱给穷人,他们自己就可以买到粮食,买到其他过冬的物资了。她的每一个县城,都有粮食储备的仓库,只要有钱,都可以买到粮食。囤积居奇,试图操控粮价的人,刘禅会让他们亏得血本无归。

以前她遇到的穷人,即使她给他们钱财,他们也没法拿着钱财,去遥远的城里买到粮食,走不出多远,他们就冻死饿死了。

而现在呢,穷人虽然是穷人,但并没有穷到山穷水尽,由于刘禅的修路政策,只要为国家修路的人,每年总能赚到一些钱,换取粮食和布料。

只要刘禅再给他们一些救济,过完冬天是完全可以的。

人口不是资源,人口也不是耗材,刘禅的心中,人口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劳动,他们曾经用双手改变着世界,创造着价值,世界就该对他们报之以温柔。

商品能够更有效的运转,导致刘禅现在出门只需要带钱,就可以救济百姓。而带钱无疑比带粮食更方便,又让她能救济更多的百姓。

直到大年前一天,刘禅才风尘仆仆的返回长安。

她把诸葛亮叫到了宫里,跟他谈起了一路的所见所闻,笑得如同孩子一般开心。

看着刘禅的笑脸,听着刘禅银铃般的笑声,诸葛亮沉默不语,只是在心底感慨着。

他越来越感觉到,刘禅的胸怀,宽广到任何人都无法接近,如果说上古的圣人都是传说,那么刘禅就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圣人。

只是诸葛亮唯一担心的,是刘禅把皇帝做成了这样,以后的皇帝可怎么办,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如果将来有一天,失去了刘禅之后,他们的生活倒退了,那又怎么办?

他不知道,刘禅心中,帝制本来就不该再持续太久了,以后的皇帝做不好怎么办?百姓的要求高了,而且民智又开了,百姓回不到以前的愚昧时代怎么办?

在刘禅心中,这很简单,推翻帝制,换上能和刘禅一样做的好的圣人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