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9章 改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国军垦》最新章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归初心、牢记使命”活动成效逐渐显现。
兵团上下下下,谈论理想、信念、奉献、责任的人多了,盲目攀比收入、计较个人得失的风气得到了有效遏制。
尤其是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时,那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兵团作风更加凸显。
年底,兵团举行了隆重的“兵团精神模范”表彰大会。
魏全友等一批老典型,以及在新时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新模范,胸佩大红花,接受了最高的荣誉和全体兵团人的致敬。
魏全友作为代表发言,他没有讲稿,依旧是他那朴实的语言:
“我就是一个兵,做了该做的事。看到现在兵团这么好,孩子们这么有出息,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接过我们手里的枪,我高兴!兵团精神,丢不了!”
台下,掌声雷动。亦菲看着这一幕,眼角湿润了。她知道,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
但此刻,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兵团精神在新一代人身上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表彰大会后不久,亦菲收到了一封来自基层团场的信。信是一个刚毕业分配到那里的大学生写的,信中写道:
“亦菲副总,以前我总想着怎么尽快离开这片戈壁,去大城市发展。但听了魏爷爷的故事,参加了团里的价值观讨论,我改变了想法。”
“这里或许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这里有值得我们用青春守护的东西。我决定留下,像父辈们一样,做一个真正的兵团人。”
看着这封信,亦菲欣慰地笑了。她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天空湛蓝,阳光正好。
她知道,精神的火炬已经传递下去。兵团的传奇,必将在这一代又一代人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使命的担当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而她自己,也将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守护好这片土地和它不朽的灵魂。
魏全友等一批典型人物的崇高精神,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兵团内部激荡起层层涟漪。
表彰大会的盛况通过媒体传遍天山南北,那些朴实无华却重若千钧的事迹,持续发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
然而,亦菲深知,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只是第一步,要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兵团各项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还需要更深入的机制建设和更广泛的实践融入。
她领导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没有因表彰大会的结束而解散,反而更加忙碌起来。
一、“精神坐标”与“实践路径”相结合
亦菲推动兵团党委出台了《关于将兵团精神融入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意见》。
这份文件将抽象的精神价值,细化为了可衡量、可考核的具体指标。
例如,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明确要求考察其“在艰苦岗位和关键时刻的表现”、“服务基层、联系群众的情怀”以及“维护民族团结和大局意识的自觉性”。
在经济建设领域,项目评审不仅看经济效益,更要评估其“对巩固边防的贡献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共同致富的效应”。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中,特别向愿意长期扎根边疆、奉献基层的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并设立“兵团奉献津贴”。
虽然金额不算很高,但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认同和社会尊崇。
这些制度层面的调整,像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扭转着“指挥棒”的方向。
过去一些被认为“吃力不讨好”、“见效慢”但关乎长远发展和根本使命的工作,如今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资源投入。
二、新时代的“魏全友”们在涌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魏全友等老一代典型的精神感召下,一批新时代的奉献者开始在各自岗位上脱颖而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兵团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在北疆的一个偏远风电项目工地上,年轻的技术员小李,放弃了内地知名企业的高薪聘请,选择留在这里。
项目地处风口,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一次,为了抢在极寒天气到来前完成关键设备的调试,他带领团队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野外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手脚都冻伤了。
有人问他图什么,他憨厚地笑了笑:
“在这里,我能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每当看到大风车转起来,给边防哨所、给周边村庄送去光明和动力,我就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魏爷爷守了一辈子边防线,我这点苦,算啥?”
在南疆的一个团场,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兵三代”小张,主动请缨到最困难的民族连队担任党支部书记。
他克服语言障碍,深入每家每户,了解群众诉求。他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帮助连队职工和周边村民提高收入。
他组织“双语”夜校,促进文化交融;他调解邻里纠纷,维护团结稳定。
曾经有企业高薪挖他,他拒绝了。他说:
“我爷爷当年是跟着王老将军进疆的,我父亲在这片土地上奉献了一生。”
“这里就是我的根。看着连队越来越好,各族群众亲如一家,这种成就感,多少钱也换不来。”
这些新时代的“魏全友”们,或许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但他们同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践行着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
他们的故事通过兵团内部的宣传网络广泛传播,成为了激励更多年轻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生动教材。
三、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
精神力量的汇聚,最终要落实到发展成效上。
亦菲敏锐地意识到,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能凝聚人心,更能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
在“兵团新能源产业发展联盟”的框架下。她特别倡导设立了“技术创新与共享奖”和“社会责任贡献奖”。
鼓励成员单位不仅比拼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技术普惠和对兵团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