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9章 去京城避风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小财主招上门女婿》最新章节。
任武如同吃下一颗定心丸,微笑着答应,离开官府,脚步加快,往自家走去。
他家在城外,还要再走三四里路。
他内心火热,归心似箭。路上,眼看有许多人挑菜进城,他顺便看几眼,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挑东西的人大部分是妇人和孩子,很少有男子的身影。
平时,挑东西进城的人大部分是男子,与此时此刻的情况恰好相反。
任武胆大心细,眼看有个妇人把箩筐放到地上,擦汗、休息,他连忙跑过去打听:“伯母,为什么路上很少见男子?他们干啥去了?是不是服徭役去了?”
擦汗的妇人一听这话,眼睛一红,当即哭起来,跺脚,说:“你是关在城里的人吧,难怪不知道城外的事。”
“比服徭役更糟糕,糟糕透了,他们被造反的那个朱大王抓壮丁,抓走了。”
“怎么办?”
她不停地抹眼泪,眼里有许多红血丝。
任武大吃一惊,心跳加快,暗忖:抓壮丁?我爹会不会也被抓了?
他顾不上多问,连忙撒腿就跑,抄近路,气喘吁吁,跑向自家的茅草屋。
在他背后,抹泪的妇人自言自语:“城里人这次命好,城门之前关得严严实实,他们没被抓壮丁,躲过一劫。”
“这世道,总是欺负穷苦人,城里的富人继续过好日子,一点事也没有,呜呜呜呜……”
“但愿我家大儿、二儿和孩子爹能平安回来。”
她家太惨,一次被抓走三个壮丁。
— —
赵宣宣今天也没心情睡懒觉,多年懒习惯都被战争吓飞了。
她起床清点石夫人、晨晨和妞妞送来的东西,分门别类,做出安排。
“把药材送给各大药铺,作为交换条件,让他们在近期减免百姓的医药费,并且为受伤的士兵免费治病。”
“至于粮食,用来免费施粥。”
“打仗耽误百姓养家糊口,有些人家估计过得艰难。”
王玉娥愁眉不展,说:“刚才听出门买菜的帮工说,城内富户都连夜跑了。”
“咱们要不要把亲家母和巧宝送到京城去避难?”
“打仗本就是男子的事,亲家母身子不好,受不得惊吓,巧宝又是没成亲的小姑娘,哎!去京城避一避更好。”
“宣宣,你也去京城。”
她絮絮叨叨,暗忖:别人都跑了,咱们为啥不跑?去京城,才安稳,女子千万不能待在乱世。
以前,她听老人家讲战乱的惨事,那些烧杀抢掠……不仅抢东西,还抢女子。
她越想越怕。
赵宣宣一边把药材和粮食记账,一边微笑道:“娘亲,风年是大同府的知府,是父母官。”
“咱们作为他的家眷,如果带头逃跑,别人会怎么想?恐怕个个都跟着跑,大同府要变成一座空城。”
“再一个,我对风年有信心,不用逃跑。”
王玉娥心思沉重,反驳:“不是逃跑,是避风头。”
“咱们不要大张旗鼓地跑,悄悄的,别人哪里知道?”
“就算你不跑,非要和风年同甘共苦,至少应该安排巧宝去京城。”
“巧宝是小姑娘,越周全越好。”
赵宣宣轻轻叹气,一心两用,一边打算盘,一边说:“巧宝比我更关心打仗的事。”
“就算你劝她去京城,她也不会答应。”
她自认为是这世上最了解巧宝的人。
然而,王玉娥不信邪,非要亲自去找巧宝说这事。
巧宝弯腰亲一下璞璞的小脸蛋,背着弓箭,正准备出门。
王玉娥连忙拉她去卧房说悄悄话。
“巧宝,咱们带你祖母去京城避风头,快点收拾东西,今天就走。”
巧宝皱眉头,一脸为难,思索片刻,摇头,拒绝:“奶奶,咱们不用跑。”
“我会保护你们,而且皇上带了上万士兵过来打仗,肯定能打赢。”
“奶奶,你是不是害怕?是不是昨晚上做噩梦了?”
她贴心地搂住王玉娥,伸手帮王玉娥抚摸后背。
小时候,她害怕的时候,大人就是这样安慰她的。如今她长大了,有样学样。
王玉娥苦笑,表情比哭更难看,心里着急,说:“你咋和宣宣一样,都不肯走……”
“咱们只来大同府半年罢了,有啥好舍不得的?”
巧宝继续抚摸她的后背,脑子清清楚楚,胸有成竹地说:“奶奶,我绝不当逃兵。”
“只要每个人都出一份力,必定百战百胜。”
“如果人人都只想着逃跑,肯定被敌人追着打,逃到天涯海角也没用。”
她没把自己当弱者,反而觉得自己很厉害,能帮大忙,干大事。
王玉娥劝得口干舌燥,却无济于事,忍不住气馁,力气似乎都被抽走了。
她跌坐到炕上,愁眉苦脸,胡思乱想,唉声叹气,差点把手绢扯个稀巴烂。
巧宝走出卧房,去找正在弄烤鸭的赵东阳,凑赵东阳耳边说悄悄话,让爷爷去安抚奶奶。
赵东阳一听,笑眯眯,说:“你奶奶以前像母老虎,这几天被吓成小花猫了,胆子咋比我还小?”
他一边说,一边洗手,笑容满面,然后把手上的水甩一甩,往卧房跑去。
“孩子奶奶,风年是这里的官儿,不能跑。”
“咱们是一家人,肯定不能把风年一个人撇在这里。”
王玉娥焦虑不安,用左手手背敲打右手手心,说:“宣宣也这样说,道理我都懂,但是……”
她不敢乌鸦嘴,不敢说自己做噩梦,也不敢说老人家嘴里的悲惨经验,于是欲言又止,然后飞快地换句话说:“但是,咱们都不会打仗,何必留下来拖后腿?”
赵东阳不赞同,昂首挺胸,得意地说:“我可没拖后腿!”
“官差都夸我做的烤鸭香喷喷,吃了这烤鸭,他们精神抖擞,守城更有劲儿。”
“朝廷的兵马在城外守着,城内又有官差守着,怕啥?”
王玉娥纠结万分,有很多话压在心里,不方便说出口。
她暗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皇帝不顶用,打败仗呢?
这话如果说出来,再被别人听见,可是杀头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