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明成化‘薄胎之王’青花宫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最新章节。

从工部局出来,曹子建跟吴掌柜告辞后,朝着包通晓招呼道:“通晓,走,我们先回茶楼。”

重新回到茶楼的曹子建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先将那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纹盖罐给收入储物戒指。

做完这一切后,曹子建这就将包通晓给喊到了自己的跟前。

“通晓,你以后要经营这座茶楼,我有必要先将淞沪茶楼的基本情况跟你说一下。”

包通晓闻言,这就认真聆听了起来。

“同临平聚义堂那种只是单纯喝茶谈事的茶楼不同,淞沪这边,因为有洋人的各种洋玩意,使得茶楼融合了传统和新的元素,可以说,淞沪的茶楼将多元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都是茶楼,但其内的一些功能完全不同。”

“有些茶楼为了能吸引到更多的客人,通常会在茶楼内设一些娱乐项目。”

“如在茶楼内增设吹拉弹唱表演,弹子房,麻将房等等。”

“有些茶楼还会竭力招来一批商人来茶馆晤谈生意,把茶楼逐渐变成交易场所。”

“还有些会在茶楼内提供报纸售卖,算命服务,书场,甚至设名人字画、古董交流等特色活动,以此来吸引工商界人士和文人雅士聚集。”

“换句话说,淞沪的茶楼不单单只是喝茶谈事的地方,还是大众消遣放松的去处。”

“作为一个三教九流会面之地,可以说,一座大的茶楼,就是一个小社会。”

“所以,想要在淞沪这么多家茶楼里生存下来,可不是件易事。”

“明白。”包通晓点了点头,道:“曹先生,您可否带我去淞沪几家茶楼转转,我想知道他们都是些什么经营模式,这样我好做参考。”

这事即便包通晓不提,曹子建也会带他去逛逛,毕竟说得再多,不如看上一眼来得感受真切。

.........

曹子建带包通晓来得第一家茶楼,名为‘宛在轩’。

待两人来到茶楼门口后,曹子建就跟包通晓介绍了起来。

“通晓,这座茶楼算是淞沪租界内规模最大,生意最兴隆的茶楼之一了。”

“跟咱们刚入手的那家茶楼一样,都有三层,不过在规模上,比我们茶楼还要大。”

听着曹子建的话,包通晓将目光落到了茶楼内部。

确实,这茶楼的规模真的很大。

一楼,光茶桌,就摆了五六十张,加上二楼和三楼。

按照包通晓的估计,这茶楼一次性最多可接待上千名茶客。

“这里一层是给普通大众喝茶歇脚的。”曹子建继续道。

“二层除了提供基本的茶水服务,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各大行业的‘茶会’场所,包括银楼、地皮、药材等行业的商人都在这里探听行情,进行交易。”

“每个行业的商人都有自己的固定时间,如药材都是每天的早上八点到十点,银楼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这样安排,能够让各行各业互不干扰。”

“三楼则是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地方了,不仅每天有着专门的表演可以供客人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有时候还会举办个类似串货场一样的古玩交易啥的。”

“当然,古玩交易啥的,我还没在这遇到过,好像是一个月才会进行一次。”

包通晓听得十分认真。

“既然要看这里的经验模式,一楼咱们就不逗留了,没有任何参考性,二楼大致情况跟聚义堂差不多,都是一拨人齐聚一堂,进行讨论,所以今儿咱们直接上三楼。”

“听曹先生您的。”包通晓应道。

之所以说三楼是有钱人才消费得起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三楼的消费最高。

而是想要来到三楼,必须先缴纳一笔‘上楼费’。

这所谓的上楼费,就是每人得支付一块大洋。

这一块大洋相当于买了一张入场券,并不包括在三楼的消费。

曹子建付了两块大洋后,便是有人领着他跟包通晓上到了三楼。

同一楼的拥挤,二楼的嘈杂不同,三楼不仅显得十分雅静,装潢也是肉眼可见的豪华。

光是在茶桌茶椅的配置上,就比一二楼要高级很多。

都是红木所制。

有点验证了一分钱一分货的意思。

虽然没有特设包间,但每张茶桌之间的间隔都相当远。

像一楼能摆放六十几张茶桌,三楼仅仅只摆了二十张而已。

这么摆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来此的茶客足够的私人空间,防止交谈声被邻桌的客人给听到。

曹子建运气不错,刚好赶上了白天场的一场说书。

这就简单点了一些吃的喝得,同包通晓听了起来。

“曹先生,这里的生意可真不错。”包通晓看着三楼的上座率,朝着曹子建开口道:“二十张桌子,仅有两张没客人。”

“这说书请的都是比较专业的,每场也要付给他们报酬的。”曹子建接口道。

随着说书结束,曹子建见茶点也吃得差不多了,这就准备招呼包通晓去下一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原本表演说书的舞台上响起一道声音。

“诸位老板,马上就要开始本茶楼一个月一度的古玩交易会。”

“倘若有对古玩感兴趣的老板,等会都可以上台来查看要出手的古玩。”

“不过事先说明,这些古玩并非本茶楼提供,而是买家自己带过来的,所以本茶楼不保证古玩的真伪。”

“全凭诸位老板凭借自己的眼力自行判断。”

“至于报价方式,还是老规矩,袖内拉手。”

“但凡你的出价买家接受,即可买走。”

这句话让曹子建双眸微亮,他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赶上了该茶楼举办的古玩交易会。

这让他原本还想招呼包通晓离开的心顿时收了起来。

他准备留下来看看,有没有值得自己入手的古玩。

随着那中年男子的话音落下,曹子建就看到一个个买家拎着大大小小的盒子来到了台上,开始将自己要出售的古玩给摆放了起来。

虽然曹子建距离舞台有点距离,但是以他的目力还是能够看清那些古玩的样式。

“这盘子胎体坚硬细密,形制优美。”

“内、壁器底施白釉,外壁施霁红釉,釉色深沈匀净,红釉泛黑红,釉质光亮,釉面莹润,典型的乾隆时期霁红釉盘。”

“当下的市场价值估摸着在一百块大洋左右左右,也不知道在这里要多少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