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惊天大劫难(六)(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靖康沉思录》最新章节。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不管你在外面是如何威风,如何牛气,到了“柏台”,任何人都是“魂飞汤火命如鸡”,成了刀板上的鱼肉。

更何况苏轼还只是一个书生。

十二月,大理寺的判决出来了。

这是一个当时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案子,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在摒息凝神等着大理寺的结果。

崔台符,这个名字因为这个案子足以载入史册。

他当时是大理寺的一把手。

在他的领导下,大理寺官员通过非常专业的“检法”程序,判定苏轼所犯的罪应该得到“徒二年”的惩罚。

这几乎完全推翻了御史台的努力。

都是中央部门,不怕得罪同僚而坚持原则,大理寺非常不容易。

还没完,因为朝廷刚刚发布了赦令,苏轼“徒二年”的罪行也应该在赦免之列。

大理寺的最终判决是:苏轼有轻罪,但可赦免(毕沅《续资治通鉴》:“初,御史台既以轼具狱上法寺,当徒二年,会赦当原”)。

舆论哗然,一片叫好。

但御史台脸面挂不住了,李定上奏折抗辩。

当然,专业性比不过大理寺,所以李定抗辩的角度是大局观,全局性。

李定:“如果苏轼这样不听话,天天阴阳怪气搞讽刺,跟朝廷大政方针对着干的人不诛杀,轻则毁坏社会风气,重则破坏新政(毕沅《续资治通鉴》:“于是中丞李定言:‘轼之奸慝,今已具服,不屏之远方则乱俗,载之从政则坏法,伏乞特行废绝’”)。”

言下之意,不听话的人不严惩,以后谁还会听话呢。

变法图强才是赵顼的大事呀,对苏轼这样的人要杀鸡儆猴才行。

赵顼一听,对呀,听话能干事的要褒奖,不听话捣乱的要严惩,不然怎么带队伍搞事业?

苏轼,要严惩。

危急关头,两个重量级人物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