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卖国贼(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

“亲王阁下,您不要太没自信。我们的出价并不高。只要他们将消息发回国内,只要两国的领导层没疯就该知道拉拢我国的重要性。

也是我们之前表现得太过温吞了,让他们忘了时间的重要性。

放出消息说我们的舰队可以起航了。”

施瓦岑贝格亲王面对弗兰茨的命令有些不可置信,因为按照他的设想,至少要确定敌友之后再行动,毕竟英国地中海舰队还在。

如果可以的话施瓦岑贝格亲王还是希望能够先解决这个隐患,现在奥地利帝国海军的兵力有限,分兵的风险还是太高了。

但如果可以先分清敌友,那么就不存在问题。如果支持美国人,那么就直接先干掉英国地中海舰队;如果支持英国人,那就不用再担心地中海舰队的偷袭。

可现在...

“陛下,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局势还不明朗,如果我们的舰队冒然离开很可能会被人偷袭。”

“不会,我们只要放出风声,英美的行动一定会快过我们。”

“可如果英美都没有行动呢?”

“那就先让运兵船起航,反正我们的目标也是西印度群岛,让军队先在尼加拉瓜待命。”

弗兰茨顿了顿又说道。

“放心,我们的运兵船是不可能遭到袭击的。先不说在海上拦截运兵船的可行性,只说我国还未参战他们就没有理由袭击我们的运兵船。”

施瓦岑贝格亲王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不过他知道现在并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

“遵命,陛下。我立刻就去。”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弗兰茨的权威太盛,哪怕是他不经过首相直接下达命令,各部门也一样会执行。

在弗兰茨这样的君王面前,所谓的首相更像是一个传声筒。

比起如何夺取西印度群岛,夺取之后如何治理才是麻烦。

这些岛屿太过分散意味着弗兰茨不得不将自己的兵力分成无数份,但他也不想留下麻烦,所以只能猛猛增兵了。

至于施瓦岑贝格的担忧在弗兰茨眼里就是瞎操心,无论是西印度洋群岛,还是科罗拉多州在其固有体系内的地位都相当低。

曾几何时西印度群岛确实是英国的钱袋子,是大英帝国皇冠上那颗最璀璨的宝石,但此时早已风光不再。

至于为啥又是明珠?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人均明珠,这个词已经让英国人用烂了。

首先便是蔗糖产业的竞争加剧,此世在奥地利帝国的干预下蔗糖产量更是节节攀升,西印度群岛的蔗糖自然是备受打击。

哪怕是曾经的古巴危机也没能拯救西印度群岛的蔗糖产业,归根结底除了全球贸易的竞争和冲击以外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他们自己身上。

英国在1833年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之后,当年就宣布解放了西印度群岛的所有黑奴和土生白人。

这直接摧毁了西印度群岛种植园经济的基础,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骤然飙升,许多种植园主的经济都陷入了困境。

此时英国的银行业充分发挥了其传统艺能,他们开始联合多方势力对于那些庄园主进行敲骨吸髓式的打压。

他们将其称之为“正义”、“报应”,而他们则是正义使者。

事后银行家们倒是赚得盆满钵满,但那些庄园主就惨了。要么直接破产、要么沦为债务的奴隶。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之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毕竟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资本就是最大的罪过。

此外一部分废奴主义者将西印度群岛视为一个“伟大的社会试验场”(历史描述)。

这些人希望可以在此建立一个自由、文明且由黑人组成的“成功社会”。

这正是为了占领道德制高点的必要牺牲,它关系到英国的文明使命和废奴的正当性。

然而这种社会实验一般来说成功率都很低,代价么自然是要由殖民地承受。

以上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才造成了西印度群岛的光速衰落。

虽然此时的西印度群岛远未到一文不值的地步,但它已经逐渐转变为一个英国在经济上的包袱。

至于科罗拉多州作为美国刚刚从法国手中获得没有多久的土地,其上根本没有多少人口,更遑论什么产业。

除了一些印第安人原住民以外,只有一些牛仔和冒险家,货币的流通程度有限很多时候人们只能以物易物,将其说成是位于文明之外的地带也不过分。

不过几代美国总统都号召民众到科罗拉多和犹他的新边疆去践行美国的使命,其实就是另一种移民实边。

赫尔特的家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居家迁往了科罗拉多州,并成为了一镇之主。

然而此时的科罗拉多州说好听点叫处女地,说难听点就是一块不毛之地。

弗兰茨真不觉得二者有拒绝他的理由。

奥地利帝国军队即将开拔的消息其实进行了严密封锁,不过以此时英国的情报网络想要获知大致消息也并不困难。

弗兰茨始终觉得让对方自己找到答案更有可信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的帕麦斯顿便已经发现了答案,他立刻想到了一种可能奥地利人可能已经和美国人达成了交易。

再加上之前英国地中海舰队战败的消息,帕麦斯顿很容易就联想到奥地利人又要对地中海舰队下手。

英国地中海舰队始终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要害上,奥地利人肯定也要等着这个机会。

帕麦斯顿明白这种事情是拖不住的,毕竟他只能拖住一个人,不可能拖住一整支军队。

现在他能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通知地中海舰队小心防范,第二再给伦敦发一封急电把事情说清楚。

另一方面美国公使赫尔特的反应则要慢得多,他还沉浸在俄国打败英国的幻想之中。

奥地利帝国的情报人员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赫尔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过这位公使大人的思路非常奇葩,他觉得等华盛顿的回复肯定没信了,而自己又做不了这个主。

索性直接把英国的使者干掉算了,他召集了一批枪手准备趁着夜色冲进英国大使馆把对面杀个精光。

然而现实是赫尔特手下的亡命徒刚出现在大街上就被奥地利帝国警方发现,于是乎双方便打了起来。

其实奥地利帝国的警察部队已经很久没看到过大规模的蒙面持枪匪徒了,他们直接叫来了军队。

维也纳方面理所当然地将其当成了叛乱,大军一到蒙面匪徒被迅速镇压。

经过连夜审讯发现这是一群美国人,目标是隔壁的英国大使馆。

起初审讯官觉得对方是在耍自己,在一连活活审死了三个人之后他才确信自己并没有听错。

消息很快就上报给了弗兰茨,他也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而且美国人的效率很高,他们成功地干掉了那名负责传递情报的英国使馆人员,并截获了情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